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系統”內的實踐和“系統”外的思考

學問君 人氣:1.56W
初識“系統式家庭治療”是在“中德心理治療師連續培訓項目”中,學習伊始,頗有幾分無 奈,更有幾分好奇,我們是在強烈要求參加“精神分析組”“慘遭”拒絕後進入“系統家庭 組”的,如此的“轉診”背景使我們在入“系統”之前就存有幾分挑剔與不滿。15年來,對 東方傳統的文化思想及西方的精神分析、行爲治療、存在主義、人本主義等理論精華的非成 熟、非系統的吸收,在治療理論與治療風格初步定型,因而在學習系統之時,經常不由自主 地跳出 系統之外來審視自己的系統實踐及所學的系統理論本身。學習之初,也難免受以往定式的影 響,難以進入“系統”,學起來也不那麼正統,多少有些走樣。現在是否真正進入了“系統 ”,我們對此仍有幾分疑慮。在此,將系統之內的實踐所得及對“系統理論”的思考發表一 點我們的淺見,以作畢業時的體會和同志們商討。
  在治療實踐之初,內心衝突最大的是治療取向由“問題取向”轉變爲“系統取向”(1) ,病人的症狀或問題不再是治療關注的焦點。首先,我們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會奏效;是否 會讓病人失望;來訪的家庭常常帶有明確的解決問題的目的,如果訪談時間的大部分都花費 在家庭系統的關係層面及其交流上,家庭是否會覺得訪談是無效的;另外,來訪的家庭在訪 談中常會努力將治療挽回到“問題取向”上來。但是,不斷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經過系統 式家庭治療,許多家庭中的問題會奇蹟般地好轉,並且整個家庭均會獲益。首次訪談結束時 ,從家庭成員滿意的表情中,似乎看不出初期的對治療方法的疑慮。另外,在治療之初向家 庭簡要介紹一下要進行的治療方法會使家庭更快地進入到合作中來。系統式家庭治療爲我們 的心理治療臨牀工作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手段,解決了多年臨牀工作中的一個困難。如來訪的 青少年多是因行爲或情緒問題而由家長或學校督促而來。傳統問題取向的工作策略難以取得 青 少年的積極配合,治療關係較難建立。而關係取向的系統家庭治療常能得到青少年的良好合 作,甚至帶有敵意的青少年也能在“好玩的循環提問”、“不批判的中立態度”及“新奇的 假設”中異乎尋常地給予配合。例如,一個厭學的少年在經受了家長、學校及同學等各方面 督促其上學的壓力仍未奏效的情況下,被迫隨家庭來訪。本來以爲心理治療者不過是家長的 說客並做好了對抗的準備,沒想到訪談中治療者的中立態度不僅沒有絲毫批評指責之味,而 且循環式提問使得少年人有機會公開評說具有權威性的父母間的關係。少年人似乎體會到可 以有很多方式向父母的權威挑戰,父母也似乎並不反對自己的獨立,對厭學的興趣也在成長 的意識及對自己的責任感中逐漸減退。
   系統式家庭治療對問題變化所持的中立態度及對症狀的資源取向(1)令我們產生深刻 的印象。治療者對症狀的改變有着一種超然的態度,他們並不太關注症狀的減輕與加重。相 反,還在努力尋找症狀中的陽性作用,讓症狀行爲者儘量保持症狀甚至加重症狀的悖論干預 更是讓人拍案叫絕。雖然系統治療理論爲此遭到“沒有同情心”的非議,但我們深刻感受到 這正是智者的博愛。問題的系統對問題的過分關注使得問題得以持續,而去問題化的態度反 而使得問題失去了存在的動力。一個爲考試而焦慮的中學生,他的焦慮使得父母爲他的考試 成績而擔憂,整天憂慮地關注他的情緒,並極力想法減輕他的憂慮。當這位學生意識到父 母對他的`情緒的關注與焦慮後,他自己的焦慮情緒會更重並進一步鞏固下來。如果父母將生 活的全部重心放在夫妻關係上,對孩子的焦慮相對“忽視”並充分相信孩子的應付能力,相 信孩子能處理好自身的困難,同時在情感上(而非知識與技巧上)給予理解與支援,那麼,這 位中學生應付壓力的能力會逐漸提高,焦慮的程度亦會不斷減輕。
  在學習系統式家庭治療之前,筆者曾見到這樣一個個案。一個九歲男孩的媽媽在兒子出生不 久就發展出一種症狀,即,見到兒子時,腦中經常不由自主地出現一種將兒子扔出陽臺(他 們住十層樓房)的衝動。深愛兒子的她非常害怕這種衝動的出現,並極力想控制。無奈,越 想控 制,這想法出現越多。經多方治療均告失敗後,她抱着最後一線希望來京求治,卻仍不滿意 。這位可憐的母親失望極了,痛哭一場後對自己說,看來我命該如此,我再也不治了,愛怎 麼樣就怎麼樣吧。從此她不再爲消除症狀而努力。令她感到萬分驚奇的是,症狀居然奇蹟般 地消失了。這一個案對筆者的觸動極深,也使我們對道家“無爲而無不爲”的思想有了進一 步 的理解:不刻意追求消除症狀而達到消除症狀之目的,不想治好而達到治療的結果。在學系 統治療之前,筆者曾在一篇總結神經症的個別心理治療的文章中,闡述了這樣的思想:要消 除焦慮,首先要改變對焦慮的態度,不要追求對焦慮的消除(2)。學會接納焦慮並 與之和平共處,從而達到減輕焦慮的目的。如能更進一步,即,不僅接納焦慮 症狀,而且能在症狀中尋找意義,與症狀交好朋友,則使病人獲益更大。如能認識到中國的 一句傳統名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現在遭受這種症狀之苦 ,正是對自己的一種磨練,如果體驗到這麼痛苦的情緒卻還能心平氣和地與之相處,那麼, 將能極大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這均是從中國的道家“無爲”的思想及儒家的“中庸之 道”吸取的理論精華。系統式家庭治療的這種對變化的超然態度及悖論干預的策略,均與東 方傳統思想不謀而合。即,君子所見略同。
  系統式家庭治療另一魅力所在,是它的強大的生命力。系統式治療強調治療作爲擾動的功能 ,注重的不是治療而是擾動,及擾動所引起的變化。治療師只需對家庭系統進行擾動從而引 起 變化。至於變化成什麼樣子則並不考慮。它並 不認爲什麼樣的家庭是健康的、好的,因而這就使得它的適用性具有非常廣闊的 領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類型的家庭,不同的問題與症狀均可適宜於系統式治療。如在 比較強調忠孝、克己的東方家庭同樣可以在治療師的擾動下發生變化。並且,似乎治療性的 擾動更能引起具有較多禁忌與硬性現實構想的東方家庭系統的變化。例如,東方家庭常會有 這樣的現實構想:青少年時期不會有性愛的慾望,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孩子的學習成績好 是理所當然的,用不着表揚,而缺點與錯誤則是必須要批評的;一對戀人結婚以後就成了一 家人了,用不着不斷地表達愛意,也不用爲對方的好意表示感謝;父母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 孩子,萬一不小心孩子出了事就不好辦了;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是家裏的小皇帝等等。這些 家庭的現實構想常是問題產生的溫牀,而擾動促進了系統之內的交流,增進了彼此的理解, 衝擊了傳統的家庭理念。因此,筆者在應用系統家庭治療時,不僅極少碰到象其它治療理論 所碰到的那種文化上的牴觸,而且常見到奇蹟般的效果。
TAGS:系統 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