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糖尿病中醫護理論文

學問君 人氣:1.95W

1資料與方法

糖尿病中醫護理論文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經本院診斷並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78例作爲研究對象,採用隨機表格法將患者隨機分爲常規康復護理組和中醫康復護理組,各89例。其中常規康復護理組男49例,女40例;最大75歲,最小34歲,平均(54.89±20.29)歲;中醫康復護理組男48例,女41例;最大年齡74歲,最小35歲,平均(55.23±19.69)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身體狀況以及病史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根據病情給與有效治療,並囑咐兩組患者低鹽、低糖飲食。常規康復護理組給與常規糖尿病護理;中醫康復護理組在常規糖尿病護理的基礎上給與患者中醫膳食調理、中醫生活起居調理及心理疏導等中醫護理及康復指導。1個月後,分別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及患者對治療效果等康復護理情況的滿意度,並比較。

1.3療效標準

病情穩定:患者血糖值明顯下降,持續在較低範圍內,無相關併發症出現;較爲穩定:患者血糖值有所下降,偶有浮動,但對患者生活、工作不造成影響,且無併發症出現;不穩定:患者血糖值下降不明顯甚至有所上升,甚至出現併發症。總有效率=病情穩定率+較爲穩定率。滿意度依據本院自行擬定《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分爲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4統計學處理

對文中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採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採用2檢驗,P<0.05爲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比較

一個月後,分別記錄兩組患者糖尿病治療情況,並比較。可以看出,中醫康復護理組總有效率(93.26%)明顯高於常規康復護理組(79.78%)。均P<0.05,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對醫院的護理及康復指導的滿意度,並比較。可以看出,中醫康復護理組滿意度(96.63%)明顯高於常規康復護理組(85.39%)。均P<0.05,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分泌功能障礙或胰島素功能缺陷等原因造成的血糖值升高的一種代謝性疾病,其主要以“三多一少”爲臨牀特點,可能導致肝腎及心血管等併發症,嚴重的.可導致死亡。由於現代醫學對於糖尿病無法根治,只能依靠降糖藥及胰島素維持血糖值,所以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及康復指導尤爲重要,然而現代臨牀對於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及康復指導內容單一,不夠全面,導致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甚理想。糖尿病屬於中醫“消渴症”範疇,中醫認爲,消渴的主要病因除了與患者自身素體陰虛、虛勞過度等身體原因有關以外,還與情志失調、飲食不節以及作息時間不規律等因素有關,所以在糖尿病患者的中醫護理及康復指導方面,同樣需要注意上述幾方面:

①素體陰虛、虛勞過度:中醫認爲糖尿病主要是由於患者本身陰液不足,或虛勞過度,損傷陰液所導致的,所以根據中醫“藥食同源”的理論,在糖尿病的中醫護理中,可以多進食一些滋補陰津的物品,輔助患者的康復。

②飲食不節:中醫認爲,飲食不節以及過食肥甘厚膩等食物,損傷脾胃,氣血津液生化失常,故呈消渴。所以在患者的康復指導中應囑咐患者規律飲食,定時定量,禁止暴飲暴食以及不按時進食

③作息時間不規律:中醫“子午流注”理論認爲,人體氣血在不同的時間灌注於人體不同的經絡,並且人應該根據氣血灌注特點進行起居。例如:子時氣血歸入肝膽經,以養人體陰血,人應該臥榻而眠。如若不然就可能損傷人體陰血,造成人體損傷。所以在糖尿病中醫護理中,應囑咐患者起居有常,按時作息。

④情志不調:糖尿病是伴隨患者一生的慢性疾病,並且可能出現併發症危及生命,這就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負擔,在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也影響患者的病情穩定。同時中醫也認爲,情志可以影響臟腑功能的執行,長期處於消極的情緒中會導致臟腑功能失常。所以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對患者的康復護理有一定積極的影響。本次研究記錄並比較了兩組患者治療情況及患者對治療效果等康復護理的滿意度,對比了中醫護理及康復指導與常規糖尿病護理及指導的臨牀效果,結果表明:中醫康復護理組總有效率爲93.26%,常規康復護理組總有效率爲79.78%,中醫康復護理組總有效率明顯高於常規康復護理組;且中醫康復護理組滿意度明顯高於常規康復護理組。均P<0.05,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從而可以看出,中醫護理及康復指導有助於糖尿病的治療,值得深入研究與臨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