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歷史教學分析

學問君 人氣:1.66W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求,中學歷史教師需要予以重視。在進行教材分析時,要將課程標準擺在突出的位置。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高中歷史教學分析

摘要:隨着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傳統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下高中歷史的教學需要。透過對課堂討論環節的優化,可以實現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在辯論及求知的過程中,相互啓發。這種新型課堂討論環節的應用,實現了師生間教學地位的協調,改變了傳統的板書課堂式教學局面,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爲主動式學習,很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利於學生日常歷史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課堂討論環節;教學效率;師生互動;教學氛圍

一、優化課堂討論環節的必要性

實踐證明,透過對課堂討論環節的優化,可以有效提升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這種教學模式的轉變,使得教學氣氛更加積極、生動,實現了課堂教學環境的民主性、和諧性,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教學主體性,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透過對課堂討論環節的優化,使得學生的學習節奏變得微妙化,學生會耐下心思認真查閱相關的歷史資料,積極發言,在民主性的課堂氣氛中,更易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實現高中歷史知識的有效性學習。透過對課堂討論環節的優化,提升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學生能夠利用辯證唯物主義及歷史唯物主義的相關原理,進行日常歷史問題的解析。透過對課堂討論環節的優化,培養了學生對各種歷史知識的應用水平,透過師生間的互動發言,有利於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課堂討論環節中,學生踊躍發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化了學生歷史知識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具有更高的學習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多角度命題,提升課堂討論質量

新思維產生於不同問題間的碰撞,透過多角度的命題,可以有效提升課堂的討論質量。多角度命題意味着命題的角度突破傳統的教學思維,擺脫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爲目標,以深入學習教材知識內容爲出發點,多角度命題側重於提升學生對於基礎歷史知識的理解力及掌握程度。命題的角度以重大歷史事件及代表人物爲出發點,緊密聯繫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

1.保證命題的綜合性

透過對命題綜合性的掌握,可以有效提升高中歷史課堂討論的效率。如下命題:在哪個歷史階段中,西方國家的資產階級走向反動,東方國家的資產階級呈現出革命性的特點,結合相關的歷史知識進行這兩種特性表現的分析。這個命題涉及到“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等章節的相關知識,這種命題方式有利於幫助學生整合歷史教材的相關知識,讓被割裂的、複雜的知識系統變得體系化、網絡化。

2.強化命題的橫向聯繫

透過對命題橫向聯繫的強化,可以強化不同學科間的聯繫,在實際教學中,歷史知識與語文知識、地理知識、政治知識等密切相關,透過對命題的恰當應用,可以將解決問題的角度延伸到不同的學科中,更加有利於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有利於實現學生不同思維方式的整合,有利於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如下命題:聯繫蘇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闡述我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開放經驗。這種命題方式有利於學生從歷史史實中借鑑經驗,得到啓示,深刻意識到我國改革開放的必要性,意識到改革開放是我國曆史發展的必然潮流,從而正確看待我國國企職工的下崗及再就業等社會現象,實現高中歷史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3.保證命題的新穎性

爲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命題的不斷變化是必要的,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學習複雜多變的歷史知識,保證命題的多層次及新穎性,有利於學生聯繫所學知識,進行不同角度下的歷史人物、歷史史實、歷史現象等知識的分析及比較,有利於學生掌握相關的歷史發展規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思維。如下命題:分析布拉格之春及匈牙利事件的性質,並假設蘇聯不出兵的狀況,捷克斯洛伐克將何去何從。針對上述問題,學生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未來做出以下假設:這個國家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自此脫離社會主義陣營,可能成爲不結盟的國家之一。隨着該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資產階級不斷髮展,捷共領導者脫離了社會主義的發展軌道,走向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該國出現了社會主義的領袖人員,堅持發展社會主義道路,經濟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大大促進了該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爲同陣營的國家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經驗,在這種趨勢的引導下,蘇聯沒有解題,整個世界的發展歷史發生了變化。在這種命題假設下,學生放飛了自己的想象力,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創造性思維。

三、實現師生互動教學方式的優化

3.1透過對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優化,可以保證課堂氛圍的民主性、和諧性,爲了滿足現階段師生互動教學的需要,進行師生課前準備體系的健全是必要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提前告知學生下節課的討論題,然後提出相關的教學目的及要求,要求學生根據老師所佈置的任務進行相關參考資料的`收集。在課堂討論前,教師需要選出課堂討論中的主要發言代表人,可以是各個小組組長,也可以是教師所指定的人選,討論小組劃分完畢後,各個小組需要由小組長根據教師的要求查閱相關資料,寫出發言提綱,在這個過程中,集思廣益,務必要求每位組員參加。

3.2在課堂討論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爲主體,教師起到輔助者的角色地位。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啓發學生思考,掌握好課堂討論的節奏。課堂討論需要鬆和緊的結合,過鬆或者過緊都不好,這類似於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在課堂氣氛出現沉默時,教師要適時點撥問題,打破沉默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進行發言。在課堂討論進入高潮時,教師要趁熱打鐵,緊扣討論的主題,將學生引入知識討論的更深處。在課堂討論總結階段,教師要安排各個小組長踊躍發言本組的意見。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避免走進傳統知識學習的誤區,教師要及時給與學生學習上的鼓勵,幫助學生找到學習過程中的不足,讓學生的思維認識更上一層樓。

3.3比如,在羅斯福新政的歷史影響討論中,有的學生認爲我國的經濟問題類似於美國當年的經濟危機,這兩者的解決之道也相類似,美國的羅斯福新政適應於我國當下經濟問題的解決。針對這些學生的疑問,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回憶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解釋資本主義發展的內部矛盾,幫助學生理解資產階級經濟危機的週期性。爲了將高中歷史知識與我國的經濟發展相聯繫,教師可以介紹我國經濟困難後的發展之路,引導學生回憶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所取得的經濟成就,讓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必然要經歷一個曲折的過程,但是這種發展過程中的曲折,只是暫時的、局部的,大大區別於羅斯福時期的美國經濟危機,從而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社會經濟與美國經濟的差異性,借鑑國外資產階級的發展經驗,應用於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

四、結語

實踐證明,透過對課堂討論環節的優化,可以有效提升高中歷史的教學效率,這需要教師實現師生間合作模式的優化,實現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殷玉新.社區教育高效能教師成長的原型觀分析[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3,(04).

[2]吳慧堅.實踐共同體理論對學校教育變革的啓示[J].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4,(02).

[3]李利.實踐共同體與職前教師實踐性知識發展———基於教育實習的敘事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