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雲南省教育投入與經濟發展關係分析

學問君 人氣:2.75W
雲南省教育投入與經濟發展關係分析
    【摘要】 教育和經濟發展相互適應,相互促進。本文首先透過與全國其他省區對比,分析雲南省近年來的經濟發展狀況,指出雲南省與其他發達省區間的差距,然後利用聚類分析法探討雲南省的教育投入與全國其他省區的差異,再透過迴歸分析法建立全國教育投入與經濟發展的多元線性迴歸模型,最後建立了雲南省近年來教育投入增加與生產總值(GDP)增長的曲線迴歸模型,爲進一步研究雲南省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對促進雲南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關鍵詞】 教育投入 財政性教育經費 GDP 聚類分析 迴歸分析
  
  西方經濟學的奠基者之一馬歇爾認爲:“在所有投資中,最有價值的是對人本身的投資”。20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西奧多·舒爾茨提出“人力資本”論,簡單地說就是透過對人的投資,能夠提高生產力的部分。他指出,學校教育是人力資本投資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主要形式。人力資本投資既是發達國家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也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更是雲南省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和經濟發展是相互適應、相互促進的。在全中國經濟大發展的情況下,作爲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西部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問題就成了我國經濟協調發展的當務之急。雲南省是我國經濟發展落後的西部省份之一,故研究雲南省的教育與經濟的發展狀況對我國整體實現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意義重大。
  
  一、雲南省的經濟發展狀況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從1997年到2007年全國及各地區國內生產總值(以下簡稱GDP)有了顯著的提高,全國GDP從1997年的78060.8億元到2007年的251483.2億元,增長了2.22倍。其中雲南省經濟也有了很大的發展,GDP從1997年的1676.17億元到2007年的4721.77億元,增長了1.82倍。北京市發展較快,GDP從 2075.63億元到2007年的9006.23億元,增長了3.34倍。具體GDP的變化情況如圖1和圖2。
  我們看到,從1997年到2007年,中國的GDP增長很快,儘管雲南省經過多年的建設,經濟有了明顯的進步,GDP有顯著的增長,但相對全國增長是緩慢的,增長速度在中國屬於落後的。對比北京市,發現雲南的經濟發展緩慢,雲南GDP總是低於北京GDP,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差距越來越大。
 
 
  爲了說明這一點,我們計算出雲南省的GDP佔全國GDP的比例,見圖3。從圖3可以看到雲南GDP佔全國GDP的比例從1997年的2.15%,1998年略有提高,然後逐年下降,到2007年爲1.88%,說明儘管雲南的經濟是在發展的,但在全國經濟比重中呈下降趨勢,也說明在中國相對其他大部分地區,雲南省經濟發展的速度緩慢,屬於發展落後地區。
  從衡量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指標人均GDP來看(見圖4),全國人均GDP逐年增加,其中北京市人均GDP增長最快,從1997年16609元到2007年56044元,發展迅速,遠遠領先於全國,而云南的人均GDP也在逐年增加,從1997年4121元到2007年10496元,但一直遠遠落後於北京市,並且低於全國水平。2007年雲南省人均GDP不足北京的1/5,約爲全國的55%。
  10年前雲南和中國平均水平差距不是很大,但這十年來一些地區發展迅速,例如北京、廣東等地區,而云南的經濟也在發展,但發展緩慢,故云南和其他發達地區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透過對比,我們看到雲南省在中國不僅經濟落後,而且發展落後。
 
  
  二、雲南省教育投入狀況分析
  
  “經濟要發展,教育要先行”。經濟發展與教育投入息息相關,爲了促進雲南經濟長遠發展,儘快縮小與發達省區的差距。我們來分析近年來雲南省教育投入的狀況,以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作爲衡量教育投入的指標。
  按照全國各地區2000年到2005年的GDP,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計算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各地區GDP百分比,利用統計計算軟件SPSS13.0分別對全國31個地區進行聚類分析(聚類方法採用類平均法,聚類距離用平方歐式距離),分成三類,結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