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肺結核患者家屬產生負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干預

學問君 人氣:2.91W

 摘要:目的:探討肺結核患者家屬產生負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干預療效。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5月我院診斷爲肺結核的患者家屬作爲本次研究對象,共200例,按住院單雙號順序分爲2組,100例研究組(接受心理干預)和100例對照組(不接受心理干預)。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心理護理前及心理護理後焦慮、抑鬱自評量表評分。結果:研究組和對照組心理護理前焦慮、抑鬱自評量表評分結果比較無差異(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心理護理後焦慮、抑鬱自評量表評分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結論:本次研究認爲認真分析肺結核患者家屬產生負性心理的原因,並進行及時的心理干預能夠明顯減輕患者家屬焦慮、抑鬱自評量表評分。

肺結核患者家屬產生負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干預

關鍵詞:肺結核;原因;家屬;負性心理;心理干預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支桿菌引起的疾病,以肺結核最常見,目前隨着我國人口基數的不斷增大,流動人口的增多,使得結核病患病人數迅速增加,結核病又死灰復燃。WTO在2009年全球結核病報告中指出每年在全球約有1000萬例新發結核病,全球約有20億人正在遭受結核菌威脅,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結核,其中絕大多數人口來自亞洲、非洲等貧窮國家[1]。有學者指出家屬在與肺結核患者交流、相處過程中,難免會產生焦慮、抑鬱等負性心理。因此我們擬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5月我院診斷爲肺結核的患者,探討其家屬產生負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干預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5月我院診斷爲肺結核的患者家屬作爲本次研究對象,共200例,按住院單雙號順序分爲2組,100例研究組(接受心理干預)和100例對照組(不接受心理干預)。研究組平均年齡(58.3±12.8)歲,男性55人,女性45人,文化程度爲大學、高中、初中、小學;對照組平均年齡(57.2±11.3)歲,男性60人,女性40人,文化程度爲大學、高中、初中、小學。2組人員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入選標準 (1)年齡40~60週歲,入院後臨牀資料完整。(2)自願參加試驗,簽訂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納入研究時生命體徵不平穩的患者。(2)肝炎病毒攜帶者,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惡性腫瘤,消化道疾病者。

1.4 心理護理方法

1.4.1 培訓 參與本次研究的護理人員,集中培訓,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及護理技巧。

1.4.2 心理護理方法 (1)護理中首先要引導患者家屬正確認識肺結核病。讓患者及家庭成員掌握痰結核菌陰性的肺結核患者是不傳染的,可以鼓勵菌陰的患者融入家庭活動,參加社團活動。(2)對痰菌陽性的.患者,應讓患者及家屬提高防護意識,讓患者咳嗽時用手捂住口鼻,痰紙做好焚燒。(3)在肺結核患者隔離期間,家庭成員應該爲肺結核患者創造一和諧、耐心的支援環境,良好的社會心理支援可以爲病人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肺結核的治療效果。(4)此外護理人員還要鼓勵患者家屬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克服患者自卑心理,走出自我封閉的狀態,充分利用家庭成員的幫助。(5)可以在醫院門口、科室走廊加強肺結核的宣傳,爲患者家屬發放宣傳手冊,門診設立諮詢處,爲服藥治療的患者做健康指導。(6)教育患者的家屬、朋友不是所有的肺結核患者都具有傳染性,探望患者時,不要有心理負擔,戴口罩就可以切斷傳播途徑,減輕人們對肺結核患者的恐懼心理,多方位的提高患者社會支援水平。

1.5 評價方法 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心理護理前及心理護理後焦慮、抑鬱自評量表評分。

1.6 統計分析方法 將資料錄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採用 描述,使用t檢驗。當P<0.05,判斷有統計學意義。

2、結 果

2.1 研究組和對照組心理護理前及心理護理後焦慮、抑鬱自評量表評分比較 研究組和對照組心理護理前焦慮、抑鬱自評量表評分結果比較無差異(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心理護理後焦慮、抑鬱自評量表評分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1。

3、討 論

我國結核病病人數量居世界第2位,患結核病將對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負擔。肺結核患者除受到疾病自身和藥物不良反應的影響外,社會成員的歧視也會造成患者的心理壓力,延緩患者的康復,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 。

目前肺結核患者中以來自農村或邊緣山區、流動人口多見。此類患者家庭收入較低,初次就診後,因醫療費用的昂貴或其他原因,導致他們就醫的依從性差,複診率低,還有研究[2]指出此類肺結核患者年齡以中青年爲主,一旦此類人羣感染疾病後,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負擔。而且此類患者多爲外來務工打工人員,缺乏家庭、朋友情感上的社會關愛和幫助。加上鄰居對患者有冷落、歧視現象[3]。更加造成肺結核患者有冷落、歧視感,不能享受到父母、夥伴與社團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援,造成肺結核患者社會支援水平低下[4],從而影響治療效果。

因此本次研究中我們讓患者家屬認識到肺結核的發病原因、傳染途徑及預防措施。改變他們存在的錯誤認識,主動接近肺結核患者[5]。消除他們認爲肺結核患者會透過觸摸、握手、講話傳播的錯誤觀念。從而使得肺結核患者逐步融入社會,放棄自暴自棄的心理,改變自我封閉的人格,提高家庭的支援感。護士也要鼓勵患者家屬勇敢接納患者,幫助患者戰勝疾病。

綜上所述,護士應重視家庭、社會因素對患者的影響,透過認真分析肺結核患者家屬產生負性心理的原因,並進行及時的心理干預能夠明顯減輕患者家屬焦慮、抑鬱等負性心裏。

參考文獻:

[1] 黃麗,羅健.腫瘤心理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75.

[2] 劉明,高睿,王金俠.肺結核患者社會支援與生活質量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誌,2005,40(2):141-143.

[3] 黃曉芳,方盼.心理干預對肺結核心理狀況的影響[J].當代護士雜誌,2012,9(8): 114.

[4] 徐靖,梅卓君,毛吉.強化家庭護理干預對社會高血壓患者的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誌,2011,26(16) : 1499.

[5] 顏美瓊,Linchong 患者社會支援與生活質量的研究[J].中國臨牀醫學,2011,7(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