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會計電算化形勢下的會計審計論文

學問君 人氣:9.82K

本文分析了會計電算化的意義、特點,以及給會計審計行業帶來的影響,提出了會計電算化的形勢下,爲提高會計審計的質量而採取的幾項措施,以供共同探討。

談會計電算化形勢下的會計審計論文

 電子計算機在會計中的應用即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的實現使會計資訊處理快捷、準確,極大地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量。隨着資訊系統和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審計工作由手工處理髮展到計算機處理,帶來了審計工作空前的效率化和便捷性,產生了積極的意義,但也顯現出了一些不適應性有待於我們去認真分析和研究,找到途徑加以改善。

一、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帶來了會計行業日新月異的變化,也產生了普遍的、積極的影響和意義,提高了會計覈算質量,降低了財務人員勞動量,使會計資訊的傳輸及時有效,大大增強了有用性。我們對會計電算化的實現帶來的實際意義作簡要介紹:

1.計算機的高精度、準確性和邏輯性強的特點,大大提高了數據準確性。記賬過程由計算機完成,減少了人爲因素造成的失誤,提高了會計覈算的質量。

2.計算機處理數據,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財務人員從繁雜的數據抄寫和計算中解脫出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節約了社會資源。

3.隨着資訊技術的發展,網絡會計資訊系統實現了企業在內部與外部市場之間的數據共享,使資訊快速傳遞,極大提高了會計資訊的時效性,增強了資訊處理的深度,並且爲會計資訊使用者準確、及時地獲取資訊提供了可能,這也便增強了會計資訊的有用性。

二、會計電算化帶領會計覈算和審計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領域,首先我們需要對會計電算化的特點做一些瞭解,比較其與傳統會計方式的不同,對會計電算化的要求進行分析:

1.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中,會計數據是無紙化的形式存儲,不再象手工會計階段記錄在帳簿中,而是與其他電子數據一樣,具有存儲方便、修改與刪除不留痕跡的特點。但這也同時給會計數據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帶來了威脅,一旦出現問題難以尋找根源。

2.傳統的手工會計方式管理人員可以透過職能分割、人員分工形成內部控制體系,與透過憑證、賬簿、報表之間的相互牽制制度結合來確保資訊的正確性。會計電算化由於數據處理的集中和連貫性,必須設立針對性的措施,確保憑證、賬簿、報表等一系列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性。電算化會計對企業內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追求數據處理的集中化和自動化:手工會計崗位分工覈算的各個工作,在電算化會計中都由會計資訊系統集中處理。隨着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系統的複雜性越高,數據的處理就越集中;人工操作和干預減少,會計系統自動進行控制處理,

4.對會計人員整體業務素質有更高的要求:僅具備會計單方面知識的會計人員已很難勝任資訊化的會計工作。會計電算化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

三、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和發展,也對會計審計產生了較大影響,表現爲以下幾方面:

1.在傳統的會計審計中,會計人員對經濟業務都可透過書面記錄加以審計。審計人員利用這些資料從原始憑證開始,透過記賬憑證、賬簿追蹤到會計報表,透過可見的審計線索檢查證、賬、表所反映的經濟業務的合法性等。但在電算化會計中,計算機的使用改變了會計記錄的存儲與處理,處理過程都在機內檔案間進行,審計人員難以像在手工操作環境下那樣對經濟業務進行追蹤審查。傳統的手工審計方法和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已不相適應。

2.會計覈算軟件系統程序設計是否符合會計法律、規範要求,所以審計的範圍也應擴大到對會計軟件的設計等範圍,但這項工作複雜,且受審計人員綜合能力的限制而難以進行控制。這也對我國相關的約束制度和監督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3.隨着會計資訊化的發展趨勢,審計的手段也要求與電算化相適應,進行計算機審計來進行應對。同時也要求完善新的審計標準和審計準則,來進行科學化、效率化的審計。

4.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的審計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審計人員,審計計劃和程序的確定,審計技術、方法的採用,都必須由審計人員操作和指揮。審計人員要具有豐富的財務、審計、計算機等專業知識和技能,這對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四、爲了維護良好的經濟秩序,在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分析形勢,採取新的措施來保證審計質量:

1.根據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完善法律法規,從制度上對電算化會計進行立法和規範,進行強制化要求和約束,使有法可依,並加大行政部門執法力度。如採取對電算化軟件的開發及二次修改實行備案審查等,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等。

2.要求企業做好內部電算化會計行爲的管理和控制

(1)完善企業的組織機構,尤其會計部門的組織結構。經營負責人、主管人員、財會人員和有關監督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責任追究到位,制定合理的會計監督制度並執行到位。

 (2)要保護資產安全性。資產安全性會計控制包括資產控制和業務執行控制。資產控制:實物、現金、票據、債權等,包括實物控制和會計記錄的控制,可參考手工會計對各會計崗位行爲的規定執行安全保護;企業經濟業務的執行都要有一套審批制度來進行控制。

 (3)保護會計資料和數據。嚴格保管會計檔案;數據修改應設立權限,敏感數據的修改權應集中在會計主管或企業決策者手中;調用會計數據或調讀有關程序及說明,應該有一定限制措施;系統維護與數據錄入人員相分離,覈對與錄入人員相分離等。

(4)企業內部建立獨立的監督體系,設立內部會計審計部門,定期進行會計審計,經常檢查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工作情況,審計人員應參與和了解會計軟件的開發工作。

 3.外部審計機構在採用傳統審計技術的同時,可將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手段與其他審計方法綜合使用,明確審計目標,確定好審計事項,並考慮如何採用調查、盤點、觀察、手工檢查等方法配合計算機輔助審計,落實審查問題。進行細緻的比較、覈對和分析,判斷被審計單位的電算化會計覈算是否真實、合法、有效,認真進行會計審計。

會計電算化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也逐步向全面資訊化的趨勢發展,我們需要積極探索,完善會計資訊化趨勢下的會計審計工作,提高審計質量,爲社會經濟的順利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