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中國電影市場虛浮下的中國電影精神

學問君 人氣:3.13W
淺析中國電影市場虛浮下的中國電影精神
    [摘 要] 人們看電影,是源於內心需求和精神渴望。正因爲這樣,電影最本質的流行元素是其精神性。在中國電影市場之下,我們所能感受的電影精神的元素在日漸消融,一些電影過度追求娛樂至上,搞笑爲王,只追求票房收益,只講刺激眼球;一些電影急功近利,內容膚淺,以惡搞、戲說、低俗、媚俗爲噱頭。中國電影市場虛浮下,到底是經濟磨損了電影,還是市場決定了意識。
  [關鍵詞] 精神;中國電影;商品價值;電影市場
  
  電影,是再現和反映生活的一門藝術,而生活,在很多時候給予我們濃厚的創作慾望與靈感,但有些時候,也會在不經意間成爲模式化的負擔。中國電影從誕生至今,經歷了無數次的發展與演變,隨着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各時期的中國電影都呈現出各自的模樣。然而,回望我們所能窺見的中國電影市場,每一年層出不窮的各類國產影片充斥着眼球,各色導演也顯露神通般的將某些題材疊來折去,彷彿不折騰個十萬八千里就對不起中國的電影市場。可當我們在正視中國電影時,依然需要感嘆的是中國電影不應該失去一些精神的東西。看電影,有時就像是在看一個時期、一個社會,甚至於說,更像是能觸探到一些人文心態的媒介體,你能從中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一時的市場需求、文藝價值,或多或少的,還能感受到社會羣體的心態情感。所以說,電影在中國的市場佔據的不僅僅是消費空間,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衍射。可惜的是,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更多人看重的卻是商業價值與經濟效益。不可否定,電影原本就是作爲一種生產體系,一次性文化商品的製作,在影片的商業操作系統中,它便要遵從大衆化、通俗化、商業化的操作規則,不能過多地片面地強調主體個人的藝術愛好和追求,相反,倒需要將主體的藝術愛好和追求服從於大衆的商業文化的創制規則與要求。然而,這卻讓我想到了韓小磊先生所提到的當下影視創作中的流俗心態,《電影導演藝術教程》中有這樣的描述:“流俗心態在其影視創作中呈現爲:作品思想的膚淺、粗俗、僵化和老化;對低下的世俗文化需求的曲意迎合;賣力地圖解權力話語符號等。”中國電影市場中,這種流俗心態雖不是整體狀貌,卻彷彿有了一種時代性的趨勢,就像一種潛意識中的蔓延。我們不禁要問:“中國電影市場除了票房、經濟收益,還需要看重些什麼?”
  有資料顯示,2006年,中國電影總票房26.2億元,按平均票價30元計算,共計8 700萬電影觀衆。而20世紀80年代初,電影票的平均票價是0.1元,全國每年有297億觀影人次,票房收入近30億元。20多年的時間裏,電影票價上漲300倍,票房卻縮水近1/3。北京平均每人每年的觀影次數是0.78次,這個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數字與美國(平均每人每年5.5次)、韓國(平均每人每年2次)相比,差距實在太大。看電影的人太少,看電影的頻率太低,這是中國電影產業面臨的一大困境。 而導致看電影的人太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能被觀衆喜愛和接受的國產電影太少。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認爲,中國電影必須走出“原創疲軟、形象匱乏、精神潰瘍、侵權盜版”四大困境。而我則認爲,這些困境最爲根本的原因則是:中國的電影市場需要擺脫經濟利益營造出的虛浮感,打破票房數值所帶來的虛假滿足空間,中國電影人應該認真反思自己所創作出的電影作品到底能夠給觀衆帶來些什麼?如何能夠從中國本土找到更爲值得借鑑和推崇的電影題材。這樣的市場能夠孕育的是真正的電影,而非那種片面迎合的視覺影像。觀衆的價值取向,在某些時候也是中國電影目前狀況所造就的,所以說市場、電影、觀衆羣體本身就是相互牽引與制約的。時代在變化,觀衆與市場的需求同樣也在變,面對海外各類電影作品的衝擊,如若沒有對中國電影的遠瞻與開拓,中國的電影市場將會停滯不前,甚至盲從。2010年,票房過億元的國產影片有17部,但是,在超過100億元的城市票房中,進口影片就佔了44.38%的份額。如今,縱觀中國電影市場,我們從中不難看出,一些電影過度追求娛樂至上,搞笑爲王,只追求票房收益、只講刺激眼球;一些電影急功近利,內容浮淺,以惡搞、戲說、低俗、媚俗爲噱頭。試想,中國如此龐大的電影市場,在巨資的轟炸之下,竟然找不到幾部讓觀衆側目的好電影,實在是一種諷刺味極重的.幽默。我們不難發現票房霧障之下,中國電影匱乏着:精神。 
  好萊塢電影有他們的商業精神,歐洲電影具有他們的藝術精神,日本電影具有他們獨立的情感精神,香港電影具有地域精神,哪怕是韓國電影都具有他們上進的一種精神。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部電影也都是獨立的個體,好萊塢有好萊塢的特色,它似乎更關注人性,它以美國——這樣一個全球經濟大國的眼光關係着人類的生存,就像華語電影宣揚民族精神一樣。日本電影有日本電影的特色,熟悉日本動漫電影的朋友很容易發現,日本人熱衷於宣揚一種堅持,僅從這一點來說,是可貴的。影視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只是彼此的方式有所不同罷了。“精神”一詞可能是我們從小就在學習的一個詞彙,也是在各種報道輿論中使用率比較高的一個詞彙,然而在我們的環境之中彷彿越是見得到、聽得多的詞,越是最快地被人遺忘!正因爲很多人都遺忘了什麼是精神,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渴望和諧,恐怕現在要牽連到的就不僅僅是電影這一個行當,因爲大面積的人羣忘卻了精神,所以才誕生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琳琅滿目的精彩的跟不精彩的社會新聞。庸俗本身並不可怕,相反,大衆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都屬此列,可怕的是以庸俗爲美,做着庸俗之事業,卻大言不慚地辯稱高雅,這就成爲惡俗。就拿廣告而言,廣告的終極目的並非宣傳品牌,更主要的是構造商品特質和昇華品牌精神。電影亦然,即便它僅僅是娛樂產品,快速消費品,也須得擁有些許的精神訴求。一部電影不一定能夠百分之百地具有厚重感,但是它一定會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和精神,這些特色和精神讓電影飽滿,有血有肉,讓觀衆能夠從多個角度品味出不同的東西。
  布努艾爾曾說過:“電影是表現夢、情緒、本能的最好的工具。”一直以來,電影要順應社會大衆的文化心理需求,其實也是電影的本質使然,並不單是商業利益驅動下的文化操作。在各門類藝術中,惟有電影能最真實、及時地再現人類現實生活的狀貌,能最準確地反饋當下的日常生活與社會心理願望,當代人更願意看到自己的存在,電影人的意識與社會職責,讓電影理所當然地要關注着社會現實,現實生活中人的存在、人的現狀、人的心理及精神的渴求。對大多數人來說,看電影不外乎一個目的:逃避,逃避不完美的現實,逃避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