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5R”理論框架下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討

學問君 人氣:6.55K
“5R”理論框架下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討
摘 要 循環是建設節約型的必然要求。探討了循環經濟與節約社會的關係,介紹了循環經濟新規範——5R,並探討了在形勢下如何建設和建設什麼樣的循環經濟體系。
關鍵詞 循環經濟 5R理論 節約社會
1 循環經濟的內涵和特徵
循環經濟主要指在人、資源和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淨消耗線性增加的粗放鏈式經濟,轉變爲依附於自然生態良性循環發展的集約閉環經濟。形成“自然資源—產品—消費—再生資源”的物質循環過程,實現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經濟發展。這一觀點是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旨在解決資源枯竭、環境惡化和經濟發展的矛盾,實現經濟增長與自然資源的和諧發展。
循環經濟是經濟增長方式的一種創新,是自然資源高效利用的最高境界,其創新性主要體現在:一是新的系統觀。循環是指在一定系統內的運動過程,循環經濟的系統是由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等要素構成的大系統。二是新的經濟觀。循環經濟觀要求運用生態學來指導經濟活動,不僅要考慮工程承載能力,還要考慮生態承載能力。三是新的價值觀。循環經濟觀在考慮自然時,不僅僅視其爲可利用的資源,而是將其作爲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需要維持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在考慮科學技術時,不僅考慮其對自然的開發能力,而且要充分考慮到它對生態系統的修復能力,使之成爲有益於環境的技術;在考慮人自身的發展時,不僅考慮人對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四是新的生產觀。循環經濟的生產觀念是要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儘可能地節約自然資源,不斷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循環使用資源,創造良性的社會財富。五是新的消費觀。循環經濟提倡物質的適度消費、層次消費,在消費的同時就考慮到廢棄物的資源化,建立循環生產和消費的觀念。
2 “5R”理論——循環經濟理論的'新規範
傳統的循環經濟觀要求遵循“3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環(recycle)原則。資源利用的減量化是在生產的投入端儘可能少地輸入自然資源;產品的再使用原則,是儘可能延長產品的使用週期,並在多種場合使用;廢棄物的再循環原則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排放,力爭做到排放的無害化,實現資源再循環。
在循環經濟的發展進程中,這三個原則得到了廣泛的並在日本、德國等國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循環經濟的理論也是與時俱進的,它在各國的推廣和實踐的檢驗中不斷的發展、擴充和完善。循環經濟理念的最新規範體現在原則的變化上,已經從3R原則變成了5R原則。
2005年3月26~30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舉行的“思想者論壇”大會上,我國著名學者吳季鬆教授參與了國際循環經濟理念從3R向5R轉變的討論,會上提出了5R循環經濟的新經濟思想,並得到一致認同,循環經濟的發展從此有了新的指導原則。5R理念主要包括:
再思考(Rethink):改變舊經濟理論。新經濟理論的重點是不僅資本循環、勞力循環,也要研究資源循環,生產的目的除了創造社會新財富以外,還要保護被破壞的最重要的社會財富,維繫生態系統。 充分挖掘資源節約的潛力。目前,由於管理水平低、監督不力,我國在資源開採、儲運、生產、消費等各個環節都存在着大量的浪費現象,節約的潛力十分巨大。加強管理監督,是近期節約資源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應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制訂明確的節約目標和切實有效的節約措施;建立資源節約技術服務體系,加強資源節約的統計工作和資訊發佈制度,爲企業和各個方面節約資源提供良好的服務。
減量化(Reduce):除了原有的改變舊生產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工程和企業土地、能源、水和材料投入的概念外,還延伸到減少第二產業的城市化集中,在提高人類的生活水準中合理地減少物質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