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主體化和多樣化相結合

學問君 人氣:9.06K

主體化和多樣化相結合

國家語委主任許嘉璐同志1997年12月23日在全國文字工作會議上的報告中說:“尊重語言文字自身發展規律,還要求我們正確處理好語言文字主體化和多樣化之間的關係。比如,推廣普通話,促使公民普遍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並在必要的場合自覺使用普通話,這是堅持主體化原則;推普不是要消滅方言,方言在不少場合具有其自身的使用價值,這是貫徹多樣化原則。”

這個“對未來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的經驗,是“在工作實踐中”取得的,也是吸取了12年來語言應用研究的重要成果。尤其在雙語雙方言研究方面,許多學者發表了這樣的意見。例如詹伯慧先生在《普通話“南下”和粵方言“北上”——在香港中國語會的》(《方言·共同語·語文教學》,澳門日報出版社,1995)的結論部分說:“普通話‘南下’和粵方言‘北上’體現出在‘以建設爲中心’‘大力發展經濟’的形勢下,、經濟、諸因素正在全面影響語言生活的發展,長期以來主要靠政治因素左右語言(方言)發展的局面已經被打破,經濟因素制約語言(方言)發展的作用在粵方言‘北上’中正充分顯示出來。”“儘管經濟因素對社會語言生活的發展能夠產生影響,在制約語言發展諸因素中,仍然是政治因素更爲突出。……粵方言和普通話會同時得到發展,但它們始終保持主從的關係:普通話是主導,‘南下’是主流;粵方言是從屬,‘北上’是支流。”“語言生活多元化是當今世界語言發展帶普遍性的趨勢。”國家語委語用所爲主的一些單位的學者1997年5月13日還以“多樣化:語言生活的大趨勢”爲題開展了一次語言對話。

這裏說的主體化,是跟多樣化結合的主體化。這裏說的多樣化,是跟主體化結合的多樣化。主體化和多樣化是相互結合的兩個側面。多樣化,一方面相對於簡單化、貧乏、一體化。指的是豐富:品種豐富,情況豐富。品種,如包括雙語雙方言、地方普通話。語體,包括亦莊亦諧、書面語和口語的交融。現在,許多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是一種書面語和口語交融的狀態,細分起來,情況也很豐富。廣播的品種增加了,廣播電視語言的情況也多種多樣了。再拿詞彙來說,有基本詞、新詞語、流行詞語、詞、外來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進一步注意服裝的樣式和色彩了,進一步注意飲食的色香味了,也進一步注意語言的樣式、色香味了。多樣化,另一方面相對於雜亂、不規範。多樣化,是在規範層次比較高的基礎上形成的。多樣化,選擇的餘地大,便於表達多種多樣的內容、情感、色彩。交際是雙方的事,對方需要豐富,能理解豐富,這一方纔好使用和發展他豐富的語言。而且有主體化,才談得上多樣化。多樣化的總的標誌,是語言生活呈現出立體、多層次,多種多樣,進一步滿足多樣化交際的需要,並且使用者總體認可這個趨勢,推動這個趨勢。多樣化、豐富,是語言和語言生活健康發展的重要標誌。

我們過去對語言品種的多樣化有比較多的認識,而對同一語言內語言生活的多樣化認識得還不夠。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裏,我們對語言生活的多樣化的認識比較模糊,甚至不怎麼主張多樣化,以爲語言生活多樣化了就不利於交際,就會導致語言交際的困難、混亂。如果不提多樣化,勢必將主體化理解爲一體化。一體化實際就是對語言生活的認識簡單化、純粹化,有時導致我們語言工作的粗糙化、粗暴化。主張多樣化並不主張語言生活的隨意性。在提倡多樣化的同時,我們還要提倡主體化。沒有主體化就談不上多樣化,就是分散化,就會導致語言生活羣體的分裂,不利於語言生活的健康發展。將多樣化和主體化對立起來,這不是辯證的觀點。辯證不是折衷,而是分清主次,是承認矛盾的現實同一性,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語言生活是分層次的,語言是分層次的,一體化不符合語言生活的本來面目。一體化排斥多樣化。主體化有助於多樣化。多樣化爲主體化提供豐富的營養,有助於主體化。普通話就是吸取多方面的營養包括方言的營養而發展的。主體化是多樣化的主導方面,不是多樣化的對立方面。主體化在多樣化裏屬於上位層次,其餘處於隸屬地位,在下位層次。兩者相互促進,相互保護,形成良性循環。

似乎有人說,語言品種越少的地方經濟越發達,語言品種越多的地方經濟越落後。我們認爲,既多樣化又主體化,從長遠來說,比一體化的或者幾乎一體化的更有力量,這個力量包括經濟力和文化力,或者叫綜合力。似乎有人說,語言品種和情況多了,學起來是很大的浪費。我們要較真兒的話,那麼計劃經濟倒是省事。多樣化,不是規定每個人把語言的所有品種和情況都精通了。我們提出普通話的標準是一個,但是不同的人說普通話的水平不強求一致,這也是一種多樣化,沒有要求每個人把標準普通話、各種地方普通話都掌握了。再者,據說,小孩子學話期間,如果正確引導,多學幾種話不很困難,而且對開發智力很有用處。

多樣化是事物發展的一種趨勢,語言生活自然也不例外。要求用普通話統一漢語方言,實際上還是沒有充分認識語言是個什麼樣的工具,沒有真正將交際作爲語言的根本屬性。應該說普通話和漢語方言各有各的交際價值和交際要求。普通話的地位高於漢語各方言,但也要考慮到具體情景下漢語方言交際的特定效果。只要它彌補了普通話交際的某些空白、沒有影響普通話的全國通用語地位、沒有干擾普通話的交際需要,我們就應該歡迎這樣的多樣化。語言生活既需要全國通用語又不鄙棄漢語方言的交際。這實際上體現了尊重語言、尊重語言生活、尊重社會交往和人際關係的情懷。所謂健康的語言生活,就是在各種條件下,無阻礙地、充分實現語言的交際功能。

世界本來是多樣化的,社會本來是多樣化的,語言生活本來是多樣化的,語言也本來是多樣化的。說穿了,在語言生活多樣化方面本來不需要我們做多少事情,不去阻礙也就行了。阻礙也阻礙不了多少、阻礙不了多久。這既然是個大趨勢,就不是一些人長久阻礙得了的。順乎自然,因勢利導,可以做一些促進工作。

語言並不是全民一致的,而是爲不同層次的人交際服務的,它本來就不宜於單一。這是說總體的`單一。大家說話在最基本的部分有許多基本的要求,而語文水平高了之後,個性的東西也越多,包括羣體的差異和個人的風格。我們重視並且研究社會語言學、文化語言學、語言風格學,正是適應語言生活多樣化的需要。社會發展時期,思想活躍時期,往往重視和呈現語言生活的多樣化。這個時候,特別需要包容。社會發展時期,已經有了或者正在形成主體化,對進一步促進主體化充滿信心,也敢於多樣化。

多樣化是語言生活的大趨勢。任何時代、任何社會、任何國家、任何語言都存在這樣的趨勢,只不過在不同的情形中,多樣化的表現方式和形式、表現的深度和廣度有所不同罷了。即使在很封閉的社會中,多樣化也是一種客觀事實;改革開放更加促成了多樣化的展現。語言不可能長久處於很穩定的狀態。據說一些共同語早就推廣得很好的發達國家,出現了新方言或者準新方言。多樣化也是語言發展的要求,是語言能量的發散,是語言資源的開發。語言是爲所有的人服務的。多樣化的根源在於人的多樣化(個人的層次不同和人羣的層次不同),在於人的社會關係的多樣化。既然人的多樣化和人的社會關係的多樣化是客觀現實,那麼連接人際的語言生活自然表現出多姿多彩的特色來。具體到實際的語言交際中,表達者的多樣化(多層次性)使語言表達多樣化,接受者的多樣化(多層次性)也引導語言表達的多樣化。兩者相交更增加了語言生活的多樣化。何況每個人都是表達和接受的綜合體。語言的交際工具性是無所不在的,語言的人文性是語言生活豐富多彩的人文生活的展示。開放性與語言生活的多樣化互爲因果,層次性是語言生活多樣化的體現。多樣化體現在動態的過程中,動態的趨向便形成了語言生活的多樣化趨勢。

迎接、歡迎、研究、引導、促進這個大趨勢,是正確、積極的態度。主體化和多樣化結合,比一體化高、好。會有一些雜亂的情況出現,要研究、引導。不必去宣傳一體化,比如宣傳某某市是沒有方言的城市,這也不切實際,一體化不比多樣化好。目光看遠一點,不必爲了追求一體化而人爲地損害多樣化。我們需要的是發展主體化,而不是限制多樣化。不必認爲系統就是單一。以前說現代漢語裏也使用方言、文言等,但是認爲現代漢語同方言、文言是不同的系統。其實,任何時期的語言都不是單一的,系統本來也不單一。任何對語言靜態的線性的認識都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