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析價值決定問題新探

學問君 人氣:2.18W

論文關鍵詞:價值理論 價值決定問題 勞動價值論

試析價值決定問題新探

論文摘要:價值決定問題是經濟學理論一再探索而未能完全解決的難題。中國正處在發展市場經濟過程中,弄清經濟學的這個基本理論問題,對堅持和深化改革同樣具有深遠意義。

一、研究價值決定的理論路徑選擇

考察商品價值決定,要從商品本身的特徵人手。政治經濟學認爲,商品的特徵有二:一是勞動的產物;二是使用價值。商品的這兩個外在特徵,必然引致人們會從勞動和效用兩個方面去認識價值。商品的兩個特徵也的確與價值有密切的聯繫。商品是由勞動創造的,勞動自然就構成價值實體;商品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效用自然是價值表現。勞動是價值的抽象規定,效用是價值的現象規定。用勞動定義價值,還是用效用定義價值,都不失爲可供選擇的理論路徑。勞動價值論和效用價值論,都是對商品特徵的認識,兩者應當是互補的,而不是排他的關係,在原理上應當是互通的,是彼此能夠解讀的,最終的結論也應當是一致的。兩種價值論都是理論工具,只要能夠說明問題,用什麼樣的工具都無可厚非,不存在誰對誰錯,只要是科學理論必然會爲自己開闢道路。

在價值理論上,勞動價值論主張以“勞動時間”作爲價值尺度是正確的。問題在於如何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量。斯密有兩種價值論:一方面認爲價值由“勞動時間”決定;另一方面又認爲,價值是指一種商品能購買的`商品的量。斯密實際上是用後者規定“勞動時間”的量。馬克思批評斯密是用價值證明價值,陷人了循環論證川。李嘉圖認爲,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生產單位產品的最大勞動耗費。這樣價值就成了排斥競爭的規律,這是與價值規律本身的性質不相符合的。馬克思認爲,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由生產商品的平均勞動耗費來決定。這與李嘉圖的定義差別不大,不過是把競爭界限劃定在中等生產條件上,競爭仍然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他所說的“平均勞動時間”又是用算術平均法求得的,這就把價值決定簡單化了。價值決定是一個社會平均過程,馬克思的定義也認爲“勞動時間”是根據“社會平均的勞動強度和勞動熟練程度”形成的。“社會平均”,就是指透過交換使個別勞動轉化爲社會勞動。但是,勞動價值論卻把交換排除在價值決定之外,超越這一社會過程直接在勞動這個抽象層面上定義價值,這就使價值決定失去了客觀依據。中國學者在討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兩種含義時,暗含的一種理論要求,就是把交換(需求)和價值決定聯繫起來。但是如何建立這種聯繫並沒有成爲討論的主題,而是固守馬克思的定義,用馬克思的話證明馬克思。這就很難實現理論創新。要真正理解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含義,必須研究這一範疇產生和形成的過程,這正是經典作家沒有解決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正確思路,應當是從價格人手。價格與價值是現象與本質、個別和一般的關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只有在價格運動中才能得到證明。

未被勞動價值論充分重視的價格問題,在效用價值論那裏卻是一個熱門話題。所謂效用決定價值,也就是需求決定價值。效用是指物品滿足需要的程度,對效用的研究必然把價格作爲研究的主題。19世紀70年代,傑文斯、維塞爾等人提出的邊際價值論,是價格理論的重大突破。在此以前,價格分析是平均分析。邊際價值論認爲,價格決定於滿足需求的最後一個產品的價格。聽起來這有點匪夷所思,仔細思考一下確有道理。這“最後一個產品”,是需求的邊界,是滿足需求不可缺少的增量。“邊際”一詞就是指增量的邊界。在衆多的產品中並不是任意一個產品都能代表需求的滿足,只有邊際產品才能代表需求的滿足,從而這個產品的價格是所有產品的真實價格。在邊際產品上,供需平衡價格是買賣雙方都滿意的價格,這就是均衡價格,均衡是價格變動的趨勢。

均衡作爲價格變動趨勢,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價值決定。但不能因此斷言均衡價格等於價值。均衡有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短期均衡價格是可變動的價格,屬於價值決定過程,長期均衡價格是穩定不變的均衡,具有價值屬性。研究價值決定,也就是研究短期均衡如何轉變爲長期均衡,這是效用價值論尚未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