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中國傳統圖案在標誌設計中的運用

學問君 人氣:2.22W

論文關鍵詞:傳統圖案 標誌設計 意蘊 借鑑

淺談中國傳統圖案在標誌設計中的運用

論文摘 要:標誌是以單純、顯著、易識別的物象、圖形或文字元號爲直觀來代表企業、組織、團體或個人形象,還可以傳達豐富的資訊。中國的標誌設計伴隨着改革開放大潮,從最初接受歐美、日本、港臺式的設計風格和手段發展到今天,經過中國當代設計師的吸收、消化,從圖形語言到表現手法,已經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設計之路,形成了與衆不同的設計風格。特別是中國傳統圖案在現代標誌設計中的融合,蘊涵深厚的底蘊並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具有極強烈的精神,賦予了標誌設計獨特的魅力。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的範圍也相當廣闊,傳統圖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細流。而正是這支永不枯竭的細流至今依然澆灌和滲透在許多的現代領域之中,標誌設計就是其中之一。
  一、中國傳統圖案
  傳統圖案是我國勞動人民在幾千年的生產勞動中所創造出來的,是一切工藝,的淵源和基礎(如:年畫、傢俱裝飾、青銅器具、戲劇臉譜、亭臺樓閣和民間剪紙等等)。從上看,一切形式的工藝美術,都是在傳統圖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從傳統圖案存在的基本形態和創作來看,它的創造目的是“實用與的完美結合,是勞動人民以其豐富的藝術想象力,綜合了理性和感性思維方式,運用了獨具魅力的視覺形態”①P6,向世人傳達着獨具特色而樸素宜人的視覺資訊,重疊了實用意識、民俗風情、、宗教習俗等逐步發展起來的,是世代相傳的文化心理的藝術形態體現。
  從傳統圖案的歷史淵源來看,“早期的甲骨文字圖形符號,彩陶抽象幾何紋樣圖案,青銅時代的器具紋樣,漢畫裝飾藝術,古代的壁畫,民間的各種裝飾紋樣(如青銅器具紋樣、戲曲臉譜、亭臺樓閣、玩具、年畫、剪紙等等)以及中國曆代書法圖形符號等”②P6,形成了氣脈貫通,連綿不斷的中國傳統圖案藝術形式。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從其地域的文化特徵來看,由於各地區形態和區域文化背景的差異,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之間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傳統圖案特徵,形成了華夏民族傳統圖案的資源體系。
  二、傳統圖案的思想意蘊
  從古至今,世世代代,人們之所以反反覆覆地描摹着同一個圖形,不僅僅是因爲它的外形具有很好的欣賞價值,更重要的是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傳統圖案後面,往往蘊藏着更多的意蘊。外在的形態是內在意義藉以表達的方式,是內在涵義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於人們對自然和宗教的崇拜的傳統圖形,經過時間的衍變進而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貴康樂”等許多的美好象徵意義來。③P6
  中華民族的思想素質、文化心理結構是由儒、佛、道三家爲主而構建,的運轉與維護以此“三合而一”的思想爲軸心,我國傳統圖案對此也有充分的體現。
  傳統的動物紋樣如龍鳳、麒麟、獅虎等以其威嚴的外貌,在佛教中它們是皇室、貴族及寺院等地的守護者。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爲天之四靈以鎮四方,稱四方(東西南北)之神。以後爲道教所信奉,作“衛護神”,以壯威儀。被所崇尚的竹與梅、蘭、菊、鬆,因有出衆的奇姿、高尚的品格而深受文人志士的偏愛,被大家稱爲“歲寒三友”和“四君子”,歷史上許多文人樂於爲它們賦詩予以讚美。佛家宣講佛經時手持如意,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以後又把柄端改成靈芝形或祥雲形,其糟微曲,造型優美,供玩賞用,曾被作爲天帝力量的象徵。道教的“太極圖”概括世界發生、發展變化規律的圖式,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相生,完美的造型、永恆的哲理,獨顯魅力!另外由於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創造,又產生了一些內容豐富的符合勞動人民情趣的民間傳統圖案。它們大多含有吉祥意蘊,符合勞動人民對生活的追求。
  三、傳統圖案在現代標誌設計中的運用
  傳統圖案的藝術法則儘管是老調重談,但是它對於現代設計師的藝術創作思維來講,又總是會產生出許多現實意義來。這些傳統圖案的藝術審美規律,往往時時刻刻地在影響着我們的美術設計,如果我們能運用現代人的思維,對傳統圖案作進一步細緻探究,那肯定會產生別開生面的藝術效果。傳統圖案的審美藝術規律,對於現代美術設計來講,它無疑有着或多或少的聯繫,也是一種寶貴的文化財富,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傳統圖案必將會產生愈來愈積極的作用。

TAGS:淺談 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