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析優質中粳稻連粳7號無公害栽培技術

學問君 人氣:2.52W

摘要:闡述了連粳7號的主要特徵特性,介紹了其無公害栽培技術,以期爲該品種的推廣種植提供參考。

探析優質中粳稻連粳7號無公害栽培技術


關鍵詞:中粳稻;連粳7號;無公害;栽培技術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優質安全健康的無公害食品越來越受到重視,將優質水稻與無公害栽培結合起來,爲人們提供優質、安全稻米的同時也爲稻米外銷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也能爲廣大稻農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連粳7號系連雲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育成的優質粳稻新品種,2010年1月透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現將其特徵特性及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特徵特性
  連粳7號系連雲港市農業科學院以(鎮稻88×中粳8415)F3爲母本,(中粳川-2×武育粳3號)F1爲父本雜交經系統選育而成的優質中粳稻品種。熟期適中,全生育期152 d左右。穩產性好,產量水平高,高產可達11.25 t/hm2以上。一般有效穗數爲345萬~375萬穗/hm2,每穗總粒數130粒左右,結實率90%以上,千粒重26 g。熟相好,易脫粒。米質理化指標達到國家二級、國標三級優質稻米標準。株高96 cm左右,株型集散適中,長勢旺盛,莖稈粗壯,抗倒性強,葉色較深,劍葉挺舉,穗半直立,分櫱性好,成穗率高,後期生長清秀。田間種植表現爲高抗條紋葉枯病。適宜在江蘇淮北及沿淮地區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種植。
  2無公害栽培技術
  2.1產地環境選擇
  良好的產地環境條件是無公害稻米生產的前提條件,生產前應對產地環境條件進行調查,監測評價,下面幾種情況不能作爲無公害稻米的生產基地:產地周圍及產區內有工礦企業、醫院等污染單位,排放的廢氣、廢渣等對產區農業環境會造成嚴重污染;產地爲農作物病蟲草害的高發區;產地排灌設備不健全,不能做到旱澇保收;透過對產地環境質量指標進行監測評價,某一單項重點污染指數超標,或若某一單項非重點污染指數超過1,且綜合污染指數不達標。保持產地空氣清潔,產地要做到四周無工礦企業污染,距醫院和主要交通幹線等有污染源地域1 000 m以上,必要時按大氣污染物標準濃度限值要求進行測定確認。保持產地灌溉水清潔和排灌方便,產地稻田用水要控制污染源,對附近工廠、醫院廢水經過嚴格處理後,經抽查監測符合農田灌溉水質要求,才能灌入基地使用。另外,要選擇水源條件好、排灌方便、旱澇保收的稻田作基地。產地要選擇土壤耕層深厚、肥沃、通透性良好的稻田,pH值5.0~7.5,有機質含量1.2%~2.0%,且具有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壤符合無公害生產土壤環境質量要求。禁止施用帶污染的有機物和工廠的廢泥、廢渣,及未經登記的肥料和激素類肥料。
  2.2播前準備
  所用的連粳7號種子要求種子優良具有本品種特性,即種子真實純淨一致,清潔乾淨,飽滿充實,發芽健壯整齊,無檢疫性病害,乾燥耐貯藏。所選原種或良種各項指標符合規定的標準。旱育秧每秧田備種750 kg/hm2。爲提高勞動效率,減輕水稻生產的勞動強度,增加經濟效益,提高秧苗素質,無公害水稻生產以肥牀旱育培育標準化壯秧。旱育秧苗牀應選擇地勢高爽、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土壤pH值較低、靠近水源、遠離麥田和柴塘的成片菜園或永久性旱地作苗牀,不提倡稻田或水秧田作苗牀,因爲老稻田土質黏重,地下水位高,耕翻時間晚,細整難度大,花工多,漬害重。苗牀、大田面積比爲1∶20左右。旱育秧苗牀培肥一般分3次進行:第1次是秋冬自然培肥,秋收後、入冬前以秸稈培肥爲主,施草2~3 kg/m2、土雜肥3~5 kg/m2、過磷酸鈣80~90 g/m2。施後耕地,使草、肥、土拌勻;第2次是春季突擊施肥,2—3月,以腐熟的農家肥培肥爲主,施腐熟農家肥3~5 kg/m2,施後耕地;第3次是播前臨時培肥,以化肥培肥爲主,施尿素30~50 g/m2、過磷酸鈣75~120 g/m2、氯化鉀40~50 g/m2。施後旋耙3次以上,使肥料充分拌合在0~10 cm土層中。菜園田可適當減少培肥次數。按苗牀寬1.4~1.5 m,溝寬30~35 cm、深15~20 cm做牀。苗牀長度超過30 m時,中間開1道腰溝,寬30 cm,深25 cm。田頭溝寬30~40 cm,深50 cm。旱育秧田地下水位在50 cm以下,做到牀面土細面平,下雨後無積水。旱育秧的蓋種土應選用培肥後苗牀土,過篩後作蓋種土。備土10~15 kg/m2。旱育秧田用辛硫磷3.00~3.75 kg/hm2,對水750 kg播前噴灑畦面,防治地下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