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人類文化史的實質及時代劃分

學問君 人氣:3.23W
人類文化史的實質及時代劃分
 “文化”的概念

    文化這個概念從辭源學的角度加以考慮,會得出使人感興趣的結果。文,是個代詞,代表某種東西,這種東西便是人(人類)的精神和文明,化,是個動詞,表示一種變化、一種轉化和進化。因此文化這個詞可以理解爲精神轉化,人有文化就是人有精神素養,人已從它的狀態轉化爲精神狀態,從野蠻狀態轉化爲文明狀態。因此,文化的對應面就是自然;這樣,自然因素就不代表某種文化了,如自然的山、水、花、木等就不代表什麼文化。只有人透過其精神而創造出來的東西才具有文化性,如長城就作爲一種文化而存在,但長江則不是。

    對“文化”可以下這樣的定義:人們創造和接受某種精神的活動和能力。這裏,文化活動與能力有兩方面,一種是創造,另一種是接受(即接受別人創造出來的精神)這兩方面都是文化。因此文化便是指一種使人類精神得以創造和傳播的活動與能力,而文化的核質便是人類精神。

    人類文化史的實質

    一般人們總認爲人類文化史只不過是人類上許許多多文化現象的聚合體,這些文化現象之間的主要聯繫不過是年代和時間順序而已,而看不到人類文化史本身所包含着的根本實質。實際上,人類文化史整個地體現着一種實質,這種實質使通常被認爲是支離破碎的整個人類文化史顯出一種整體性,一種內在的有機聯繫。那麼,這種人類文化史的實質是什麼呢?就是人類的自由,民主和解放,自由,民主和解放是人類追求的最高目標,是人類的理想。

    人類的自由和解放最基本的是在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方面,因爲人的生存首先需要自然界不斷提供所需的物質。因此,這種“自由”和“解放”最基本的是人類在自然介面前獲得自由和解放,它包括人類的物質生產力和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等。只有在這方面獲得的情況下,人類才能從它自身的中獲得自由和解放,使每個人都過上自由、民主、充滿個性的生活。

    把握了人類文化史的這個實質,人們就會認識到,人類的整個文化史就是人類追求自由、民主解放的歷史,就是人類追求其崇高理想的歷史。人類文化史中的各個文化現象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和反映這個實質,它是任何一種文化現象所表現和反映的永恆主題。

    人類文化史的主線

    文化史就象一條線,貫穿着人類文化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主導這條線的是什麼呢?是人類自身的認識活動,是人類的思維、思想活動。因此,人類文化史的主線是人類的思想史。

    文化這個概念包含着許多因素,有認識因素,有情緒上的因素,甚至還模模糊糊地包含着非文化的因素(在許多人的頭腦中,‘文化的東西’與‘引起文化的東西’之間總無法區分,因此就使“文化”這個概念模糊不清了)。然而,對文化起決定作用的是認識方面的因素,因爲是認識決定和支配着人的情緒,決定着人的情感、熱情和興趣。在文化中,觀念總是起着主導作用。人的觀念產生於人對周圍環境的深切體驗和探索,是這種體驗和探索在人的頭腦中積累沉澱下來的結果,這個結果決定和支配着人的各種行爲與習慣。前文曾說過,文化的核質便是人的精神,而每個人的精神都有兩方面,一個是知(認識)方面,另一個是情感和意志的方面,前者決定和支配後者,即有什麼樣的認識,就有什麼樣的情感或意志,從而就有什麼樣的精神。在人的各種行動中,認識和思想起實質性的作用,而人的情感或意志則是一種精神力量,它促進人的行動的進行。因此文化的主導因素是人的認識、人的思想、人的觀念和意志。

    因此,文化產生於人們對周圍事物的體驗、探索和理解中,沒有這種體驗、探索和理解,也就沒有什麼文化。人類如果缺乏對事物和世界的經驗、探索與理解,自己就不可能創造出燦爛的文化來。另外,人類處於什麼生存環境,接觸什麼事物,就具有什麼經驗和探索,就具有什麼觀念,也就具有什麼文化;這就是各種人類文化的存在和區別的依據。比如,人類對自身服飾現象的探索與經驗,會產生出人類的服飾文化。

    不僅如此,人類對事物的探索和經驗的方式,也會決定人類文化的性質,這種方式是什麼,就會產生什麼樣的人類文化。根據這一點便可以對人類文化史加以和階段的劃分,因爲在人類文化史的長河中,人們對事物和世界的觀察、經驗與探索的方式會有很大變化。

    人類文化史的時代劃分

    根據以上論點,即“人類對事物的觀察、經驗和探索方式規定特定的人類文化”的論點,我們可以把全部人類文化劃分爲以下三個時代:宗教文化時代,文化時代,精神文化時代。

    1. 宗教文化時代

    這是人類文化在它剛剛開始時所具有的形式和時代,是人類幼稚和童年時期的文化形態。在人類的童年時代,由於人類精神還處於朦昧狀態,另一方面客觀事物在人類精神面前的展現也還很不充分,因此人類對周圍的客觀事物非常缺乏瞭解,人類不瞭解存在和發生於自己周圍的各種事物的實質,不瞭解它們爲什麼存在和發生。比如,在幾千年前的古代,人們對地震、日月變化、風雨雷電、甚至自己居住的星球的性質和形狀等等無數事物現象十分缺乏瞭解。另一方面,人類智能發生到了這樣的程度,它足以使人類對其周圍的各種事物的存在和發生感到好奇、害怕等等,使人類對這些事物發生了強烈的求知慾望。因此,便存在着這樣的矛盾:一方面人類對事物和世界極其缺乏瞭解,另一方面人類又對這些事物和整個世界存在着極大的求知慾望。這一矛盾是人類文化在宗教文化時代的基本矛盾,正是這一矛盾促使人類宗教文化的產生及發展。

    之所以說這個矛盾促使了人類宗教文化的產生與發展,是因爲人類精神正透過宗教的方式來解決這個矛盾,而使人類精神在這個矛盾面前的躁動平靜下來的。由於人類不能得出事物存在和發生的真實原因,因此人類便創造出一些擬人化、人格化的東西來代替事物的真實原因,以使事物得以“合理的”解釋。這樣,神、主、鬼、上帝等等便產生出來了,宗教也就產生出來了。

    宗教就是這樣產生出來的,它產生於人類童年時代的朦昧無知狀態中。在這個狀態中,人類精神總是用自己所想象到的東西來規定和理解客觀事物。這種宗教的主觀規定便是宗教文化中人類對客觀事物的經驗、探索和理解方式,這種方式決定了人類宗教文化的存在及其性質。比如,在宗教文化下,當人們遇到一件事物(如自然災難)時,總會意識到這是什麼神在起作用。在基督教中,世萬物(包括人)都是由上帝創造和支配的。因此在宗教文化中人們對事物的經驗、探索和理解總是出於一種人的主觀規定,沒有什麼實在根據。神的存在和作用只是人的主觀規定,而沒有實在根據;即在客觀世界裏不真實存在着神(當然在宗教文化時代人們並未意識到這一點)。這種沒有實在根據的主觀規定便決定了人類宗教文化的存在及其性質。
   宗教文化從最初的寓言、迷信、神話時代,到它的進階發達的、具有一定理性氣息的時代,經歷過好幾千年,其中歐洲中世紀是宗教文化最興盛發達的時代。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的初始形態,它曾爲人類文化提供過無數傑出的文化成果,它對人類文明和進步的是極爲深遠的。
  2. 文化

    科學文化時代產生於衆所周知的歐洲文藝復興時代,此時宗教文化已經走過了它的全盛時期,而走向衰落。隨着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接觸的廣度和深度的增加,人類開始意識到用宗教的主觀規定方式來了解和把握世界不盡合理。並且這種意識越益強烈起來,最終衝破宗教文化所設定的精神枷鎖。此時,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瞭解方式從主觀規定轉向了實證,即尋求事物實際存在的根據--尋求事物的實在根據,這種根據是能夠經過實在證明而存在的。這就是科學文化對客觀事物的經驗和探索方式,它決定了科學文化的存在及其性質。

    人類文明正處於這個科學文化時代,在這個時代裏,人們最顯著地意識到這樣一點:科學實質上不過是一種被利用的手段;科學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它爲人類的其他目的服務的地位。在科學文化時代,人類創造出了無窮的物質財富,這是宗教文化時代所不可比擬的。而這些物質財富歸根到底正是人類利用科學技術所創造出來的,--因此在這個時代人類在面前獲得了空前的.自由與解放;沒有科學及技術,人類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創造出如此豐富的物質財富。但使這些物質財富得以創造出來的動力是什麼呢?是人的需要與慾望;這種需要與慾望在宗教文化時代曾被禁錮起來,現在它則解放出來了。因此支配着人類科學文化時代的是人的各種需要與慾望,對物質財富的無限佔有慾。正是這種人的需要與慾望使科學繁榮起來,因爲靠科學能創造出無窮的財富。人的慾望的現實基礎是人的切身需要,人的切身需要得不到保證,人就趨向死亡。因此,對人的慾望也沒有什麼可指責的,只好讓其完完全全地合法地得到最大滿足好了。

    目前人類正一般地處於商業時代(而現在的也正努力擺脫幾千年來的舊時代、舊文化的束縛而試圖闖進這個商業時代),這是一種以人的自然欲求爲主導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人的自然欲求被看作是絕對正確的。人們需要什麼,社會就生產什麼,“顧客是上帝”。

    因此,在科學文化時代,科學只不過是一種手段,而不是一種目的。這也是科學的社會實質;科學從人類總體上來說只能處於這種從屬的受利用的地位。許多人都把人類的科學文化時代看成是進階完善的文化時代,其實科學文化時代只不過是一個使人類的各種物質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的時代。如果人類能夠透過這個時代,即能夠使人類普遍滿足各種物質需求,則人類文化將會達到一個更進階的時代。

    3. 精神文化時代

    人類文化的最高形態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時代則是人類文化史的最高時代。人類的科學文化時代所遇到的基本是人的慾望及使這慾望得到滿足的問題,而人的精神文化時代的基本問題則是人的價值、人生意義的問題;這種差別構成了這兩個文化時代的本質不同。顯然,人只有在自己的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後纔會真正地去考慮自己的存在價值和生活意義的問題,因此精神文化時代只有在科學文化時代高度發達之下才能產生。高度發達的科學文化時代爲人們提供了十分豐富的物質財富。在當代,人們似乎覺得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不管社會上物質財富如何豐富,人們對這些財富的佔有慾仍然不減。因而人類似乎永遠只處於慾望的左右之下,而不能達到一個崇高的精神境界。但是,當人們在追求物質享受之餘,也常常會感到空虛無聊,因爲難道物質享受就是一個人的生活目標和精神支柱?就是其生活意義的全部?許多人,在想到自己一生將要幹什麼,將有什麼樣的理想和事業,有什麼樣的人生意義時,總感到一種空虛和苦悶,不知自己該怎樣活,而自己也不能完全確定目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值得去做,是否有意義。因此許多人都不願去觸及自己的這些心靈難題,不願提出和考慮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的問題,而抱着安心現狀、得過且過、得樂且樂的態度。但人類的精神文化時代將把人的這些心靈難題揭示出來,使人正視它的存在,尋求解決的辦法。人類一定並且必須要達到其精神文化時代,因爲,難道物質享受和慾望的滿足就是人類追求的最終目標嗎?

    如何尋求和確定人的生存意義、存在價值,是人的價值問題的重要,只有懂得如何去尋求人的價值,人的價值問題纔有可能得到解決。那麼究竟如何去尋求這種價值呢?在這裏,我們最好把人和人類也看成是一種有用的“物品”,有它的使用價值。任何一個物品的使用價值也就是這個物品的價值之所在,是這個物品的意義之所在。因此,一個物品有什麼樣的作用,它就有什麼樣的價值。對於人及整個人類情況完全一樣,一個人在社會上、在世界中起着什麼樣的作用,這個人就有什麼樣的價值;人類在整個世界中起着什麼作用,人類在世界中就有什麼價值。人的價值與人所發揮的作用是一至的。

    那麼,如何瞭解到人及整個人類的作用呢?這種作用不單取決於人和人類自身的願望,它涉及到許多因素,涉及到人與它周圍環境的各種聯繫。概括來說,人及人類的作用取決於人及人類在其周圍環境中所具有的地位。一個人在社會上具有什麼地位,它在社會上就具有什麼樣的作用;人類在自然世界中具有什麼地位,它在自然世界中就具有什麼樣的作用。因此,要想了解人及人類所具有的作用,就要努力追究人及人類在其周圍環境中所處的地位。這種追究就是要了解人及人類的本質,瞭解它與其周圍世界的聯繫,瞭解世界的最終本質。因此這種追究也是極費複雜艱難的。對人及人類的本質、對整個世界的本質的追究和探索是用科學的方式,而不是用宗教的方式進行,即用(更深刻的)實證的進行,而不是用主觀規定的方法進行。但是在這裏,無論是用科學的方式,還是用宗教的方式,它們所要達到的目的只有一個,也就是人的本質及世界的本質。這也即是精神文化與宗教文化所具有的相似之處,因爲宗教也是努力探究人及世界的最終本質的。

    對以上精神文化的論述可以概括如下:精神文化的主題是人的價值問題,而人的價值與人所具有的作用相一至。人的作用又與人在其存在的周圍世界中的地位相一至,人在與其周圍世界的千絲萬縷的聯繫中處於什麼地位,人就具有什麼樣的作用,因而人就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和意義。這樣,要了解人的價值之所在,就要深入人與世界的聯繫,研究人的本質和世界的本質,探討世界的最終本源。因此,對精神文化可以歸結爲這樣的一句話:探究世界的最終本源。

    結 語

    以上,本文十分粗略地闡述了人類文化史的實質、主線與時代劃分。人類文化史實際上是人類自由、民主和解放的,因此在這個歷史的最高、最後階段即精神文化時代,人類的自由、民主與解放的崇高目標得以真正實現。而到這個時代,人類也才真正懂得自由、民主與解放的真正含義。一個人,只有具備人的價值、人的意義,他纔是自由和解放的人,他的自由和解放只有在他過上有意義有價值的生活時纔會真正實現。在宗教文化時代和(人類目前所處的)科學文化時代,人類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民主與解放,因爲宗教時代不用說,就科學文化時代來說,人類還處於謀求滿足物質需求與慾望的時代,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圍繞着這個核心任務而進行,此時每個人(或絕大多數人)只是爲了生存的需要而去活動、去工作。而不是爲了發揮自己的價值、獲取生命的意義。單純爲了生存的需要而去活動,是不可能獲得自由和解放的。人們參與物質生產過程,成爲這個生產過程中的一個構成因素而與別的生產要素處於相同地位,這樣人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民主和解放。而人之所以願意遵從於這樣的地位,是因爲只有這樣人才可以獲得生存所需要的物質資料。因此人的自由程度與人脫離生產過程而生活的程度成正比,當人完全脫離生產過程後,人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纔有條件實現他自已的自由,選擇最有價值的事業,從而使一個人的生命具有意義。因此,在精神文化時代。人類已普遍地脫離物質生產過程,此時生產過程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之下已完全實現自動化。總之,只有當人類不再爲獲得基本的物質需求而奮鬥、拼命工作時,人類纔有條件尋求自身的價值,實現自身的價值,創造生命的意義,此時人類才真正享受自由、民主與解放。

    另外,要懂得人類文化史的整個過程是人類對世界(包括對人類自身)之瞭解的不斷深化的過程。在宗教文化時代,人類對世界只有一種感性的瞭解,而爲了解釋這種感性,人類便設定出一些神和主來。科學文化時代則使人類對世界的瞭解深入了一大步,但它還沒有達到對世界本質的真正瞭解。精神文化時代則是人類對世界、對人類自身瞭解最深刻的時代,它努力從整體上探求世界的本質,探求人類在世界中所處的地位。只有達到這一點,人類纔有可能真正獲得自由、民主與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