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浮世繪藝術

學問君 人氣:3.04W

江戶時代爲日本封建社會的晚期,它與我國的清代相吻合。由於經濟的增長,城市中先產生“町人文化”(市民文化)。浮世繪的初期稱作“肉筆浮世繪”,是畫家用筆墨色彩所做的表達人們日常生活的風俗畫,因此這個畫派的開始就有“裝飾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論文範文,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內容請瀏覽()。

淺談浮世繪藝術

摘要:浮世繪爲日本的風俗畫、版畫。是江戶時代日本市民文化興起後,形成的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風格畫。日本浮世繪在亞洲和世界藝術寶庫中呈現出特異的色調與風姿。本文將以描述浮世繪各個時期幾位重要大師的創作風格、藝術表達方式甚至創作“偏好”及藝術成就爲脈絡,分析浮世繪的創作特色。

關鍵詞:浮世繪;中國畫;中國風俗版畫

一、浮世繪小介

浮世繪爲日本風俗畫、版畫。爲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即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民族特色藝術風格。是典型的世俗風格藝術。主要描繪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演劇、藝伎等。浮世繪常被認爲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爲錦繪),即浮世繪;此名稱的由來是因爲其內容最初主要描繪“浮世”的歌舞伎和花街柳巷。除版畫外,浮世繪也有手繪作品,浮世繪的早期就是“肉筆浮世繪時期”即畫者用手描繪畫作的時期。浮世繪歷經300多年,影響深及歐亞各地;19世紀歐洲從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諸流派大師也無不受此畫風啓發。

二、浮世繪的發展

江戶時代爲日本封建社會的晚期,它與我國的清代相吻合。由於經濟的增長,城市中先產生“町人文化”(市民文化)。浮世繪的初期稱作“肉筆浮世繪”,是畫家用筆墨色彩所做的表達人們日常生活的風俗畫,因此這個畫派的開始就有“裝飾性”。浮世繪最初盛行於京都和大阪,由於市民文化迅速發展,需求量擴大,需要大量印製,降低陳本,易於購買,以供需求,於是浮世繪開始由“肉筆浮世繪”階段進入“版畫浮世繪”階段。這一時期作者雲起,“版畫浮世繪”的印刷技巧初爲單純的墨摺本,後發展爲丹繪和漆繪;真正的套色版畫在1643-1765前後出現。這一時期浮世繪的印刷技術達到高潮,代表日本民族在藝術上的高度成就。1)1670年,菱川師宣將單一墨色印刷的木版畫售出,被稱爲浮世繪的“創始人”。起初,市場上僅有單一墨色印的畫(墨摺繪),但不久出現了“赤版”,以紅色爲主,再加印黃和綠。2)1750年左右,由於歌舞伎的繁盛,木板技術的進步,以及浮世畫深受人們歡迎;以畫美人畫而聞名的大師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出現。其中鈴木春信創造出了彩色印刷的浮世繪——“錦繪”。但這些人的作品沒有個性,缺乏活力;往往暗示着那個頹廢的社會。3)與喜多川歌麿同一時期出現的東洲齋寫樂是描繪男性主體的高手。如果說喜多川歌麿是美人畫的頂峯,那麼役者繪的巨擘則非東洲齋寫樂莫屬。寫樂第一次出版的浮世繪是1974年5月在江戶的三個劇院爲演員繪製的特寫像。演員的頭部及上半身突出於深銀灰色的背景,他們的個性及所扮演角色的面貌與姿態都使人難以忘卻,寫樂以高超的敏感度捕捉到藝人的個性特徵。他手下的作品,都是同樣的強烈手法,同樣的無情誇張而處理的。與浮世繪典雅精緻或浮華豔麗的美完全相反。寫樂的創作方式使人物從背景中剝離出來,這是前所未有的題材——肖像畫。4)在人物和風俗的主體已近枯竭時,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原名“安藤廣重”)帶來了新的主體內容——風景。葛飾北齋受到西洋銅版畫的影響,立志風景畫的創作,他在《富嶽三十六景》中採用大膽的構圖和色彩,受到觀者的喜愛。此後,他在自己的浮世繪創作中描繪了各地的風景名勝。歌川廣重在《北海道五十三次》系列畫中以抒情的筆調描繪了日本的旅行者。他的名望甚至超過了北齋。歌川廣重後期又創作了《木曾路六十九》等以日本各地爲題材的系列畫。

三、浮世繪最主要的創作題材

1)美人畫:是以年輕美麗的女子爲主要題材,是早期浮世繪最重要的創作主體。這些女子的.身份以藝伎、遊女、和茶屋的招牌女郎爲主。代表畫家喜多川歌麿。2)役者繪:役者指著名的歌舞伎演員,與他們相關的浮世繪有肖像畫和廣告招貼畫。代表畫家東洲齋寫樂。3)名所畫:對名山大川和屋宇樓寰的描繪。用來滿足當時無法遷徙和旅行的民衆對花花世界的好奇心和渴望;偶爾也起到旅行指南的作用。代表畫家歌川廣重。

四、浮世繪的創作特色

1)由於浮世繪的創作方式以版畫爲主,因此其線條中的濃淡、粗細、寬窄變化甚微,均以色彩區分物體間的關係及作者情緒的變化。由於西方繪畫的衝擊,浮世繪的線條在人物外部造型時可以準確、果毅的將人體結構表現出來。在此基礎上,浮世繪人物畫尤以誇張豐滿的姿態出現,此間可以看到中國唐代人物畫在日本人物畫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2)浮世繪普遍用色大膽,尤其與同時期的中國畫相比;但浮世繪色彩間的關係控制和諧,因此畫面效果極趨統一。其裝飾圖案中以簡明概括的圖形爲主,浮華中不失淡雅。3)浮世繪由於受中西方繪畫的共同影響,風景畫中“焦點”、“散點”透視均有所體現;但其特色是以某處“小情境”爲主要刻畫對象,與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大場景”相較有些許區別。且浮世繪山水畫更加寫實,也更有生活氣息,民俗風味也更加飽滿。

五、結語

浮世繪藝術是日本繪畫中的瑰寶,在世界美術史上的作用也功不可沒。在浮世繪藝術中既能夠看到對中國繪畫的傳承,也能看到它吸收中國畫美的精髓後與本民族文化、審美、風俗以及世界美術的有機結合。19世紀末,隨着茶葉包裝流傳到歐洲的浮世繪藝術被當時許多畫家所吸收;如莫奈、德加、梵高、高更、馬蒂斯等,在他們的繪畫中往往都能看到浮世繪的身影。可以說浮世繪對西方印象主義和後印象主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此外,浮世繪中的色彩搭配及構圖設計也奠定了現代日本平面設計的基礎。

作者:牟逸萌 單位:西南大學

參考文獻:

[1]姜文清.東方古典美--中日傳統審美意識比較[M].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

[2]劉曉路.日本美術史話[M].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

[3]潘力.浮世繪[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

[4]宮竹正.藝伎的故事[M].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5]潘力.浮世繪的故事[M].科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