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補《全宋詩》34首

學問君 人氣:2.46W
補《全宋詩》34首

《全宋詩》的編纂,乃一世之工程,其所取得的成就,已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可以斷言,在今後的歲月中,她必將澤惠更多的學人。然正因其工程浩大,遂難免掛漏之失。自其陸續問世以來,已有不少學者本着嚴肅認真的態度,本着對她的推崇愛護之心,不憚翻檢之勞,紛紛進行補直拾遺的工作,庶幾使之臻於完美之境。出於同樣的態度、感情和目的,筆者不揣譾陋,有此補遺之文作。
  本文所補18家34首詩,全部輯自清末歸安姚氏刊本《鳳墅殘帖釋文》(以下簡稱《釋文》)。《鳳墅殘帖》乃南宋曾宏父(字幼卿)所刊《鳳墅法帖》的殘存部分。雖非全帙,但系據宋人手澤模刻上石,故其真實性毋庸置疑。關於此法帖的原貌,道光年間姚衡有過如下描述:
  曾宏父鳳墅帖,每卷前篆書“鳳墅法帖卷第幾”,石約高今衣工尺一尺餘(工部營造尺一尺一分一釐。原紙屢經裁裱,不復可考),寬四寸五分,字高九寸二分。每卷後載:石“自某年至某年,共若干帖,並對真跡,鐫石於廬陵郡鳳山別墅,系第幾卷,曾宏父謹識”;次行鈴“鳳山”二字鼎印,“清江開國”朱文方印,末行書“亳社張節模丹上石,刻工歐陽信明”,字稍偏左,“前載計幾千幾百幾十幾字,共幾片幾十板”,每一札後鈐“曾氏家藏”長亞字印,每札前有長欄居行之中標書者姓氏、官位,有諡則書諡,下旁書某宗某某幾年,亦有止書一姓空二格不書者。是帖卷帙次第備載宏父《石刻鋪敘》中。宋時書翰之盛,莫備於此。顧傳世久遠,罕有全帙。漢陽葉東卿郎中藏正帖六卷,續帖二卷,爲真定梁氏故物,墨光如漆,生動欲飛,希世珍也。因依次備錄,庶幾後有遇者,四十卷燦然具足,豈獨好古之幸,亦斯帖之幸也。
  關於此帖的.淵源及價值,這裏擬引用乾隆三十四年(1769)錢大昕的跋語作說明。錢氏雲:“《鳳墅法帖》者,南宋曾宏父幼卿所刻。正帖二十卷,續帖二十卷,皆宋人書。其雲‘鳳墅’者,鐫於廬陵郡之鳳山別墅故也。予所得僅兩卷,一爲‘南渡名相帖’,一爲‘南渡執政帖’。……卷中所載,皆諸公書翰,而與其父少師往還之帖居其太半。古人書問,不輕假手門客。行草大小疏密不拘,要皆秀逸可愛。宏父未冠失所怙,然藏@①手澤久而不忘,亦徵名臣之有後矣。”(着重號爲筆者所加)跋中“與其父少師往還之帖居其太半”一句,最關緊要,它十分清楚而雄辯地說明了曾氏此帖的文獻來源和文獻真實性。本文所補即有諸家送宏父之父三複赴任之詩10餘首,足證錢氏所言不誣。
  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趙希弁《附志》著錄有曾宏父《鳳墅帖》二十卷,《畫帖》二卷,《續帖》四卷,當是曾氏刻石未全時本。從以上所引姚氏、錢氏之語不難看出,因爲種種原因,四十卷《法帖》流轉到清乾隆以後,只存葉氏所藏八卷、錢氏所藏二卷,合計十卷,僅及原帖四之一,二氏分別據原刻之行、草書體加以釋文,是爲《鳳墅殘帖釋文》。而今日所見之《釋文》,亦有三種版本,其一即錢氏所藏二卷本,見錄於《貸園叢書初集》、《叢書集成初編》兩種叢書中,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均另藏有清抄本;其二爲葉氏藏八卷本,所知僅有南京圖書館藏清趙氏非昔軒抄本,有清趙宗建校、跋之語;其三爲十卷本,最爲全本,是合葉氏、錢氏所藏匯刻而成,前八卷排以“釋文一”至“釋文八”之序,當來自葉氏藏;後二卷以“釋文上”、“釋文下”標卷次,當來自錢氏藏。書口下題“咫進齋叢書 歸安姚氏”,而考歸安姚氏光緒九年所刊《咫進齋叢書》,並無此書,當是未及收入者,此足以補其缺。
  值得注意的是,《鳳墅殘帖》不但是一部法帖,具有書法史、書法的價值,而且,它還以“手澤”的形式儲存了宋人的一些原創作品,爲文學研究提供了頗資借鑑的材料。如其中卷4所收張元gàn@②《賀新郎》(夢繞神州路)真跡,與現行張詞相較,有5處異文;而詞後周必正、楊萬里等人之跋,從思想上、藝術上對張詞進行評論,亦足以發其幽隱,個別評語似未曾經人引用過,筆者曾在《豪放詞》(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年)一書中予以吸收。又如其中所收張孝祥一通書信,亦不見於張氏《於湖居士文集》40卷本及其他各種本子,筆者亦於《張孝祥詩文集》(黃山書社,2001年)的整理本中加以吸收。本文所輯,則全屬詩歌作品,對豐富《全宋詩》、推動宋代詩歌的研究,應該都具有一定的意義。而這裏所據的底本,即是十卷本的“足本”。爲行文之便,原詩中的作者自注,以小字隨文附出;原書信中有關作者字號、作書時間等材料,一併於詩後以按語形式標出。作者名號不詳者,以姓加“某”字稱之。《全宋詩》已收之作家,僅補其詩;《全宋詩》未收之作家,則依《全宋詩》例,於詩前冠其小傳。

TAGS: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