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的外語教學改革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7W

教育作爲培養人才的基本手段,改革從未間斷。外語作爲因時而生的一門課程更需不斷調整。自改革開放以來,根據理論聯繫實際原則,外語教學增設實踐課堂,培養學生的操作和應用能力,作爲一種新事物以S型曲線的形式發展,初顯成效。多媒體豐富了教學手段,遠程教育等拉近了教學距離,網絡籠罩下的學習終端形成世界性的大課堂。學生主體性被激發,不再固守學習的客體角色,而是轉向新領地成爲參與主體。一些院校甚至推出外語機考改革、人機對話測試等項目。但隨着S型曲線進程的加快,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外語教學的新弊端凸顯。

大學的外語教學改革論文

一、內外交困

當下大學外語教學面臨多方面的挑戰。“一帶一路”輻射範圍小,對非沿線城市的學校影響有限。語言學習是一種社會化過程,需要內外環境多方面配合。就母語和外語的區別來看,母語學習開始時間早、持續時間長,並且參與了個人成長的社會化過程,母語習得被認爲是生存必須。外語學習順應時代產生,是客觀環境變化產生的發展需求。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越是低層次的需求對個體越重要,且只有當低層次需求滿足後纔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所以,外語交流環境的先天不足,使外語學習顯得沒有那麼必要。此外,外語這種發展需求產生之時,政策性的強制和指示較多,學習主觀動力不足,這又加大了外語學習的難度。隨着國際化進程加快以及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外國留學生越來越多,但除了直接對口的相關專業常組織活動進行交流外,中外學生日常互動較少,語言學習和語言應用兩張皮,增加了理解障礙。院系之間聯繫不緊密,教師質量待優化。專業課教師與公共課教師之間研討頻率低。公共課教師不專業,語法知識講解多,專業外語補充少;專業課教師基礎差,專業外語發音不準確、使用不恰當,由此,學生公共外語一般、專業外語匱乏。教師進修機會較少,一些低層次的院校多是照本宣科,鮮有新鮮養分注入;教師缺乏對外語原版知識的吸收和反饋。外教利用率不高。隨着學校對教學質量的重視,外教引進越來越多,但也徒有虛名,多數使用中國版本的編譯教材授課,未見原版教材因地制宜地投放,教授過程中亦很少開口,更缺乏互動。教育根本在於學生。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認爲,隨着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所得到的效用增量遞減。在我國最爲重視的英語教育,自小學至高中長達十年之久。英語作爲一種學習消費品,隨着學習年限增加,邊際效用降低,學習疲勞感上升。加上學不能致用,興趣和效果自然減弱。就專業自身來看,雖有“一帶一路”政策的帶動,但外語就業前景依然不明朗,於是主動選擇外語專業的少,被動調劑者居多。學生的惰性因素仍是重要障礙。傳統應試教育的壓力使步入大學的學生如出籠之鳥,學習動力和積極性減弱,“不加分不去,無測試懶得去,覺得沒用更沒必要去”成爲典型的學習心理。標準化考試的透過只需及格,及格成爲學生透過考試的唯一目標;突擊學習態度成爲常態。因此,大學外語教學改革顯得尤爲必要。

二、不破不立

路徑依賴理論認爲,一種模式一旦被採納便會形成依賴難以突破。大學外語改革要認清思維與邏輯,明確功能定位,做到目的和手段相統一。思維與邏輯。漢語和外語有不同的思維邏輯。思維方面,不同語言在詞義表達和解釋、語序選擇和呈現各有側重。邏輯方面,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人們的思考和表達方式也大有不同。就英語而言,語法上將重要資訊置首再補充修飾語;詞義上會根據詞語代表事物的功能、形狀等進行詞義泛化。文化差異方面,陸路爲生使漢語表達更爲固定和刻板,水路給養使英語使用更爲靈活多變。不同語言圖式的差異性成爲語言學習的重要障礙。人們在學習一種語言時,會從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尋找路徑,將新語言歸納到母語圖式中並對其修正。人腦中的語法知識分普通和個別兩種,前者源於生物進化,後者產於後天習得。從這個角度講,母語和外語都屬於個別語法,有各自的知識體系,將其歸入普通語法圖式時便極易產生混淆。人腦的認知以圖式爲前提,因此,新圖式的建立尤爲必要。加之圖式的後天習得屬性,人們可以透過構建新型認知圖式,恰當轉換兩種不同的圖式,增強外語學習的有效性。目前大學所使用的英語教材多是專業翻譯人員的二次編碼,是外語圖式基礎上融合漢語圖式而形成的新圖式,這種圖式脫離了原有圖式的純粹性,成爲影響外語學習效果的潛在癥結。人腦先天地具有語言習得功能,提供正確的外語素材並加以訓練,更能有效地掌握語言。這就需要多接觸原語言教學,使用原版教材,利用遠程教育的便利性吸收借鑑新型課堂的形式,在學生自主學習原版課程之後,課上進行講解和討論。此外,在專業課方面,隨着新理論、新科研的不斷開展,要及時補充新的原版語言詞彙和資料,克服編譯教材的弊端。工具和人文。語言的首要功能是交流,因此,外語的工具性功能得以強化。從商務英語、中高口譯到韓語能力、俄語職業資格考試等,外語的工具性被最大限度挖掘。語言習得和語言學習是兩個不同過程。語言學習是有意識地學習並機械運用規則,習得則透過無意識的交流靈活掌握。有效的外語學習需要演變爲語言習得過程,這就涉及人文性的挖掘。所以,大學外語教學應該深化公共課的內涵,注重人文功能的發揮。不停留在語言學習的表層———語法和詞彙,還要增加文化知識的普及。加強外語基礎性原著的閱讀是必要手段,既能加深印象又極具挑戰性,激發學習潛能。大學外語的課程設定主要有三種。基礎性課程,將外語看作大學生必備的素質和能力;通識課程,以外語爲載體注重人文氣息的培養;學術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用外語進行學術問題討論的能力。目前越來越多的院校改革注重通識教育的開發,而真正有效的改革應將三者有機結合。既要加強公共性基礎知識的學習,爲專業外語奠定基礎;又要培養獨立解讀文字的能力,對專業英語進行補充。以往只有國際貿易等明顯與國際交流相關的專業纔會開設專業英語課程。隨着國際化推進,互動和交流已成爲各行各業的發展趨勢,因此,各專業相關外語課程的設定已是大勢所趨。在具體實施上,可將必修和選修相結合,增加學生的自主性和課程的趣味性,對評價較差或選擇較少的課程採取相關的.激勵措施。儘管外語的工具性功能得到強化,但現實中還面臨着發揮不充分的問題。在聽說讀寫譯能力中,用於實戰的聽說能力差,以致於出現了十年苦讀仍不會開口的尷尬場面。所以,工具性功能亦需優化。利用政策的權威性,擴展交流空間,營造日常交流的需求氛圍是不錯的選擇。智慧兼智能。智慧學習以物聯網爲手段實現教學生活網絡化;智能學習則更進一步,運用大數據、雲技術等推動校園生活數字化。智慧和智能使多模態話語更加立體、可感知,透過豐富話語和語境的形式,使外語交際更加有效。目前,互聯網雖被廣泛引入大學外語教學,但多是形式上的利用,實質還是教師的強制灌輸。智慧與智能的改革符合建構主義的理論構建。建構主義知識觀認爲知識具有動態性,需要根據新狀況不斷重構。智慧化建設不僅使教師也使學生隨時隨地接收新知識、更新新理念,豐富和補充已有知識體系。建構主義學習觀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互動交往性和情境化。主動建構側重於沒有教師指引而主動建立知識結構,構建屬於自己的意義空間。智慧和智能致力於課下學習、課上討論的新型教學模式,透過課上機制約束,倒逼課下學習機制,促使學生自主、自助學習外語。互動交往與智能時代交互理念不謀而合。相比於傳統網絡,智能化交往的觸角延伸更廣。對於外語學習而言,不只是全國範圍內的師生交流,更是本土學生與外國名師的直接對話。學習社區更爲開放、專業,學習態度更爲積極、奮進。對於學校而言,除了提供優質的網絡資源和環境外,還應該結合校情院情促進學習小遊戲的開發,使外語學習成爲一種時尚和潮流,增加認同感。情景化注重與實際應用活動的聯繫,強調活動情境存在的必要性。無論是80年代“理論聯繫實際”的號召,還是新時期網絡交流的使用,都沒有真正做到情景化:國內缺乏實踐外語知識和交際的客觀環境;網絡聊天充滿虛擬性、缺乏及時性。而智能時代構建的情境如VR智能語言交際情景,能根據交際對象和情境的變化做出不同的條件反射,增加外語交流的真實性和挑戰性。對比人機對話則較爲刻板,對話形式和內容較爲侷限,因此學習效果並不理想。建構主義學生觀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視爲主要,智慧和智能從內外兩層面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對於千姿百態的學生羣體而言,每個人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各有差異,這就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和特點補充學習內容,完善語言結構。學校可透過雲技術共享學習資源;利用大數據技術及時更新其他羣體的學習動態,利用羣體壓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建構主義教師觀着眼於教師指引、協助角色的構建,透過教學相長促進新知識的產生。智慧和智能時代教師的任務在於佈置課題、補充討論,實現了新角色的轉換;但也對教師角色提出挑戰:網絡資源豐富多彩,學生接觸到的內容可能並沒有被老師捕捉到。這樣就有利於克服教師惰性,透過與學生的互動以及相關知識的網絡檢索,實現無時無刻不進修。經過師生、生生之間對知識的共同建構,他們的社會關係也得以建構。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前行動力,必然面臨各種阻力,亦離不開堅定的信念支撐。大學外語教學改革是一場風險戰,亦是一場持久戰,不能忽視對改革對象的影響,不能輕視改革的長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