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從人口狀況看統萬城周圍環境的歷史變遷-統萬城考察札記一則

學問君 人氣:1.89W
畢業論文

   關於統萬城遺址周圍環境的變遷,學者們進行了很多和討論,筆者是外行,本無權置喙。但有幸實地考察,又翻閱史書,發現有1些材料尚待進1步研究利用,故作如下陳述。<?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統萬城的荒廢、毛烏素沙漠的形成和,其主導性因素是什麼,許多研究者認爲,人類的過度開發是罪魁禍首,但討論中對這1點並沒有提出非常有力的直接證據.要使這1論點成立,需要證明統萬城附近地區人口總量及人口密度的變化與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而且,應當說明上的人口密度確實已給當地環境造成重大壓力。鄧輝等先生曾著文討論過這1①,他們認爲從西漢到北宋初,統萬城地區人口1直維持在較高水平,過度耕墾和放牧使草原變成了沙地。筆者認爲,鄧先生等人文章中的歷史人口數據推導有1些問題,需要重新研究,而這些數據的修正必然其結論的成立。1是對所討論人口數量的行政地理界限沒有明確確定,因此有些數據是否具有可比性就成爲疑問,例如文中將西漢奢延縣等同於後來的巖綠縣或朔方縣就有待論證,如果我們對照1下譚其驤先生主編的《歷史地圖集》中的相關部分,以各個治所估計其縣界,似乎漢奢延縣可以囊括唐夏州人口稠密的整個中南部,夏州全部轄縣朔方、寧朔、德靜、長澤治所均在其範圍之內。又如,將歷史上1個縣(甚至大於1個縣)的人口總量與現在內蒙烏審旗納林河鄉的人口總量做比較,其可比性肯定要大打折扣,由此得出的人口數字“要遠遠低於西漢、106國、北魏、唐代和北宋的人口數字”的結論就很難成立了。2是將依據本地資源進行生產並在本地生活的人口,與並非在本地進行生產且其生活資料也未必來自本地的性居民混爲1談,例如所述大夏時期人口爲4萬,其中3萬爲軍隊“步騎”人口,1萬爲“夏王、公、卿、將、校及諸母、后妃、姊妹、宮人”,均非生產性人口。另外,對農業人口和畜牧業人口的區分也比較勉強,例如說宋代蕃戶爲畜牧業人口,亦有武斷之嫌,宋代夏州1帶的党項人,“生戶”大概仍保持遊牧生活,但“熟戶”與漢人雜居,大概有許多已經以農業爲生,正是有這種農業基礎,党項人後來才能在興、靈兩州(今銀川平原地區)大興農業。

    涉及統萬城附近地區人口狀況的統計資料很少,如果只考慮依據本地資源進行生產並生活於此地的人口,可以找到如下1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鄧輝、夏正楷、王琫瑜:《從統萬城的興廢看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的影響》,《中國歷史地叢》2001年第2期。

 

l、《隋書》卷29《地理志上》:“朔方郡,統縣3,戶1萬1千6百7103.巖綠,寧朔,長澤。”

2、《舊唐書》卷38《地理志1》:夏州“舊領縣4(爲德靜、巖綠、寧朔、長澤1引者注),戶2千3百2103,口1萬2百8106。天寶,戶9千2百1103,口5萬3千1百4。”

另有8個“寄在”羈縻府。寄在朔方縣者6:“雲中都督府”,“戶1千4百310,口5千6百8101”。“呼延州都督府”,“戶1百5105,口6百5”。“桑乾都督府”,“戶2百7104,口1千3百2103”。“安化州都督府”,“戶4百8103,口2千5103”。“寧朔州都督府”,“戶3百7104,口2千2107”。“僕固州都督府”,“戶1百2102,口6百7103”。寄在寧朔縣者2:“定襄都督府”,“戶4百610,口1千4百6103”。“達渾都督府”,“戶1百2104,口4百9105”。(以上8府總計3,422戶,14,320口。)

3、《新唐書》卷37《地理志1》:“夏州朔方郡,……戶9千2百1103,口5萬3千1104。縣3:朔方、德靜、寧朔。”

4、《通典》卷173《州郡3》:“朔方郡”,“戶7千5百106,口4萬2千4百107.”“領縣4:朔方、寧朔、長澤、德靜。”

從人口狀況看統萬城周圍環境的歷史變遷-統萬城考察札記一則

$False$

5、《元和郡縣圖志》卷4:夏州,“開元戶6千1百3102,鄉210。元和戶3幹1百,鄉8。”“管縣4:朔方、德靜、寧朔、長澤。”“州境:東西2百1105裏,南北710裏。”

6、《太平寰宇記》卷37:夏州“元領縣4,今3:朔方、寧朔、德靜,1縣割出,長澤入宥州。……唐開元戶9千2百,皇朝管漢戶2千9106,蕃戶1萬9千2百910。”“州境:東西2百1105裏,南北7百510裏。”

  上述資料可列表如下:

 

 

 

    關於時期統萬城附近的環境變遷,通行的描述是:赫連勃勃,“這1帶是水碧山青的綠洲。魏滅夏後,這裏成爲牧場。唐初爲農業區,唐末以後,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於是底沙泛起成流沙。至北宋末,這裏已是1片沙漠.具有6百年曆史的統萬城,從此淪爲廢墟,湮沒在1望無垠的毛烏素沙漠裏。”“吸取毀林造成嚴重惡果的歷史教訓,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的”①。但是,這種描述與前述人口資料有明顯牴觸之處。

牧場變爲農田必然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人口承載力,應當表現爲人口的增長,但唐中期開元天寶年間與隋相比,夏州人口並沒有明顯的增長過程。目前所見數據並不統1,最多者是新舊《唐書》,爲9,213戶,《太平寰宇記》所記類似,但《通典》所記爲7,516戶,《元和郡縣圖志》所記爲6,132戶,原因爲何,無法知曉。按最高數計,由隋11,673戶變爲9,213戶,減少2,460戶,減少數佔原戶數的20%,而且依《舊唐書》、《元和郡縣圖志》、《通典》和《太平寰宇記》,唐中期夏州比隋還多含德靜1縣②,如果《隋書》未將德靜縣人口包含在內,則減少人口更多。即使按照《舊唐書》所述,加上“寄在”的8個羈縻府,人口方超出隋代962戶,但所超不及10%。若按最低數計,則由隋11,673戶變爲6,132戶,減少5,541戶,幾近1半。如果再以貞觀年間人口與隋相比,則減少9,530戶,達80%。因此,如果說夏州地區有1個由遊牧區變爲農業區的過程,那麼這個過程可能並不在唐初。另外,不論這種轉變何時開始,唐中期與隋相比,本地區人口明顯減少,至少可以說沒有明顯的增多,因此,環境壓力應當是減輕了而非加重,如果認爲人類過度開發造成了統萬城附近環境惡化,那麼此時環境應當有所改善而不是惡化。

唐後期夏州人口,僅《元和郡縣圖志》有記載,爲3,100戶,甚少,其原因在該書中似可找到某種解釋。書中所記唐開元天寶年間和元和年間夏州人口變化情況見下表,爲便於,對照列出全國和關內道相關數據③。

 

 

據上表數據,唐後期人口減少是全國普遍現象,但夏州人口減少率較低,爲49%,與此成爲對照,全國68%,關內道是60%。安史之亂及其後的全國性戰亂,的衰退,均田制崩潰後人口統計的.失實,均導致戶籍人口減少,這是唐後期人口減少的基本原因,並非夏州獨有現象,因此,這種人口減少與當地環境變化沒有直接關係,不能做出某種因果聯繫的推論。到宋初,據《太平寰宇記》,夏州僅統3縣,長澤縣被割出,但人口達21,386戶,爲已知數據中最高,達到唐代人口最多時的兩倍,而領縣又比唐少1縣.既然唐代人們的過度墾殖和放牧已經給環境造成巨大壓力,人類的破壞活動導致唐末以後流沙盛起,宋初怎麼還能容納比唐中期還要多出1倍的人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白壽彝:《通史》第5卷第2章第1節“3國兩晉南北朝都城遺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  《舊唐書》卷38《地理志1》夏州:“德靜,隋縣.”可見隋已有德靜縣,《隋書》所記朔方郡人口有可能包含德靜縣人口,也有可能不計在內。

③  樑方仲:《中國曆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6頁。

 

  那麼,統萬城地區又如何從宋初這1人口數量高峯期突然走向衰落呢?原因顯然並非流沙等環境因素,而是因素。994年,宋爲了削弱李繼遷,防止党項“據城自雄”,下詔廢毀夏州城,移民於銀、綏2州。996年,陝北發生大地震,“潼關西至靈州、夏州、環慶等州地震,城郭廬舍多壞”①,震災又使統萬城地區遭到某種損壞。但即便如此,997年,統萬城似乎仍具有重要地位,宋對李繼遷“授夏州刺史,充定難軍節度使、夏銀綏宥靜等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②。直到1003年,李繼遷佔領靈州並改爲西平府,將政權中心由夏州遷往西平,同時將大量人口遷移至銀川平原地區,夏州方逐漸衰落。

除上述之外,還可以透過估算人口密度做出某些推測。

關於夏州轄境,譚其驤先生主編的《地圖集》隋、唐部分均只標出1部分邊界,無法據此進行.中只有兩個數據,《元和郡縣圖志》記爲東西215裏,南北70裏,《太平寰宇記》分別記爲215裏和750裏。前者所記南北70裏顯然字有脫漏,當以《太平寰宇記》數據進行計算。唐尺大約0.31米,爲計算方便,姑且以今尺計之,即唐1裏相當今0.5公里.以南北和東西兩個長度做爲夏州轄地的軸線進行估算,則長方形面積最大,爲40,312.5平方公里,菱形面積最小,爲20,156.25平方公里,取其中數30,000平方公里③,可以得到如下1些估算數據。

唐中期按最高值《舊唐書》所記口數67,424人計算,夏州人口密度爲2.24人/平方公里;按最低值《元和郡縣圖志》所記戶數6,132戶計算,每戶平均以5人計,則夏州人口密度爲1.02人/平方公里;穩妥起見,取平均數,人口密度爲1.63人/平方公里。作爲對照,此時唐全國人口密度爲13.80人/平方公里,被屬之關內道爲3.45人/平方公里,相鄰之京畿道爲46.41人/平方公里④。

宋初夏州只有戶數統計,無口數統計,據樑方仲先生統計,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全國戶均人口2.34人,與夏州有關之永興軍戶均人口2.78人⑤,此數顯然偏低。宋史學者多認爲此僅爲男口,1戶口數當在5口。依此計算,則宋初夏州人口密度爲3.56人/平方公里,與唐中期關內道人口密度相當。

作爲對照,還可以列出統萬城所在之靖邊縣清代的人口密度數據。目前尚無清代準確縣境面積數據,但其與今天沒有太大變化,姑且以今全縣面積5,088平方公里估算。乾隆年間有“編戶”6535戶,以每戶5口計,總人口爲32,675人,人口密度6.42人/平方公里。道光3年(1823年)全縣人口74,800人,人口密度14.70人/平方公里⑥。當然,以今之靖邊縣1縣人口密度與隋唐夏州全境相比,必然有1定誤差,但從中至少可以看到基本的趨勢。

由上述計算結果可以形成兩個初步看法。1、夏州人口密度1直處於1個較低的水平,直至清後期方有較大上升。2、從唐至清,生產力發展水平並無大的變化,但人口密度從1.63人/平方公里上升到接近14.70人/平方公里,幾近10倍。自清道光至解放初1百餘年,本地區仍是農牧業,人口密度雖有波動,但大致仍維持在此水平,如靖邊縣1949年人口密度爲15.43人/平方公里。如果說,在這1人口密度下人類仍然可以生存,那麼唐、宋夏州人口密度顯然在環境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宋史》卷67《5行志5》。

  ②  《宋史》卷485《夏國傳上》。

  ③  薛平栓先生據譚其驤先生《中國歷史地圖集》,用方格求積法求出隋朔方郡、唐夏州屬今陝西省部分面積爲12,134平方公里(薛平栓《陝西曆史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7、98頁)。直觀譚圖,隋朔方郡、唐夏州屬今陝西省部分大約佔其不足1半,故上述估計可以考慮。另外,即使面積有若10出入,對總的平均數據也不會有太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