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網絡地理資訊系統在環境科學中的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1.28W

【摘要】環境科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各要素及其相互關係包括人類在認識和改造自然中人和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本文論述了DCOM的分佈式網絡地理資訊系統和AGENT技術的分佈式地理資訊系統在環境科學中的具體應用技術。

網絡地理資訊系統在環境科學中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地理資訊系統環境GIS分佈式

地理資訊系統是融計算機圖形和數據庫於一體的有關資訊的集合。它把地理位置和相關屬性資訊圖文並茂地輸出給用戶。用戶藉助其可視化表達可進行各種輔助決策。地理資訊系統的產生改變了傳統的資訊處理方式使人們處理資訊由數值領域進入到了空間領域。地理資訊系統一直與資訊技術息息相關。隨着分佈式計算技術、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分佈式計算技術作爲一個能夠承載地理空間資訊的平臺,已成爲目前GIS發展的最重要的方向。分佈式地理資訊系統是建立在分佈式空間數據庫基礎上由一組分佈式服務器協同爲客戶端提供地理資訊服務的網絡地理資訊系統。網絡資訊系統能夠有效地管理一個大的地理區域複雜的污染源資訊,詳細分析區域環境影響諸因素的變化情況,以及主要污染物的地理屬性和特徵等。

一、網絡地理資訊系統的特點

(一)隨着網絡的迅速普及,依賴網絡獲取資訊擴大地理資訊系統的應用領域。將網絡軟件透過普通瀏覽器,享用地理空間資訊服務,從而降低數據散發成本。比如數字地圖的出現,使得人們得以拋棄傳統的印刷地圖,可以在網絡上簡便地查詢地點和路線。對同一區域不同時段,不同的環境影響因素進行特徵疊加,分析區域質量演變與其它諸因素之間的相關係。對區域的環境質量進行預測。此外可在一張地塊地圖上顯示重點污染源的位置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二)實現資源共享。爲實現資訊的共享,建立面向用戶的、資源共享的開放式網絡。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和數據處理功能充分利用網絡的功能模組結合選定的環境監測模型可以對多源環境資訊進行處理從中發現環境演變的動態規律,建立科學的監測模型,實現對環境的綜合動態監測。

(三)速度快,精度高。利用網絡分佈技術可以將數據與地圖相關聯建立拓撲關係進行空間分析,實現對各類專題地圖輔助決策和管理。不僅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最主要的是獲得成果的速度快精度高。

(四)透明性,位置透明,即用戶不需知道檔案和數據庫的位置,資源的名字資源無須更名就可自由地在系統中流動外界不需要知道系統爲使資源均衡而改變對象的位置。系統可以隨意地爲檔案進行附加拷貝而無須用戶知道,並且在用戶沒有感覺的情況下並行發生。隱藏數據表示和調用機制的異同,可以將出錯和恢復事件隱藏在對象內部,以達到糾錯的目的。

二、網絡式地理資訊系統的主要表現方法

(一)DCOM的分佈式網絡地理資訊系統

1.具有數據管理功能:(1)由關係型數據庫管理屬性數據,地理空間數據以義件的形式存儲,由空間數據管理軟件包進行空間操作。地理空涮數據檔案和關係型數據庫之唰以指針或關鍵詞建立聯繫;(2)對關係型數據庫進行完善,統一管理屬性和空間數據在關係數據庫中引入面向對象技術,建立對象關係型數據庫或純對象數據庫,對象和底層表示分離,空間屬性和非空間屬性定位平等,實現了屬性數據和空間數據的一體化管琿。隨着技術進步,客戶端能採用新的協議,利用web技術完善地理資訊系統的新技術,能夠在瀏覽器上顯示多媒體數據,而WebGIS中的資訊透過交互操作,對空間數據進行查詢和分析。用戶可以瀏覽站點上的空間數據,進行各種空間數據檢索和空間分析。

2.分佈式網絡系統的表現方法:

(1)插件方法。利用布式網絡系統,一些簡單的操作都需要服務器完成並將結果返回。當網絡流量較高,就需要利用插件技術,利用能夠同瀏覽器交換資訊的軟件,將一部分服務的`功能轉移到客戶端,加快了用戶操作的反應速度,減少了網絡流量和服務器負載。而且簡單操作,使普通用戶也能方便的獲取所需的資訊。利用通用的瀏覽器進行地理資訊的發佈,通常使用免費的插件,大程度的降低用戶的經濟負擔;

(2)跨平臺性:無論客戶和服務器採用何種系統,服務器端使用何種軟件,用戶都可以透明的訪問WebGIS數據,實現遠程異構數據的共享;

(3)可移植性:能夠實現有狀態的空間數據傳輸協議,經過同樣的數據傳輸過程,數據傳輸之間建立聯繫,減少網絡傳輸負擔較重。它作爲一種進程內擴充方法,有效減少進程耗費的時間。客戶端同樣不具備數據管理機制,執行的速度比較快,網絡和服務器負擔輕。

(二)AGENT技術的分佈式地理資訊系統

它是以數字化的形式反映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地球空間的現勢和變遷的各種空間數據,以及描述這些空間數據特徵的屬性,以模型化的方法來模擬地球空間對象的行爲,在計算機軟、硬件的支援下,以特定的格式支援輸入/輸出、存貯、顯示以及進行地理空間資訊查詢、輔助決策的有效工具。一句話,地理資訊系統爲人們提供了管理地理資訊和開展空間分析的先進工具。隨着計算機網絡、計算機通信等技術的發展,Agent系統放鬆了對集中式、順序控制的限制,提供了分散控制和並行處理,解決了網絡分佈系統應用領域之間的協同工作問題,不同領域的系統透過相互合作完成相關的應用,分析地理資訊和地理應用的互操作問題,相互訪問資訊和異構地理資訊處理環境下的互操作,實現資源的有效管理問題,高質量地進行地理資訊和服務的交流,減少了服務器和客戶之間的頻繁交互,可用於測量和地理建模等本地地理計算和二次處理,對數據進行個性化的展示。數據的具體表現可以描述任意複雜的內容,而且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特點,包括實現了空間數據與網絡分佈服務共享、高性能的計算、數據資源的安全性等。

參考文獻:

[1]郭達志盛業華杜培軍等編著《地理資訊系統原理與應用》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2

[2]陳述彭魯學軍周成虎編著 《地理資訊系統導論》 科學出版社2000

[3]邊馥苓等編著《地理資訊系統原理和方法》 測繪出版社1996

[4]鄔倫等編著 《地理資訊系統原理、方法和應用》 科學出版社2001

[5]李滿春 .等 編著 GIS設計與實現 科學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