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全球化、民族性與新發展觀-立足於民族經濟學的學理思考

學問君 人氣:6.33K
全球化、民族性與新發展觀——立足於民族經濟學的學理思考

內容提要:本文從經濟文化的全球化與民族性關係出發,分析以往研究的一些缺憾;進而從新發展觀的視野考察我國民族經濟學的研究現狀,並對這門學科的形成、發展及其學理價值、科研特徵與應用前景進行初步的探討和闡釋。強調加強民族經濟學研究對於中國經濟學、民族學等學科的發展以及西部大開發等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全球化 民族性新發展觀 民族經濟

全球化、民族性與新發展觀-立足於民族經濟學的學理思考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成爲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反映了生產要素國際性流動趨勢的加速和經濟文化聯繫的日趨增強。“全球化”涵括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系統綜合互動的演進過程,並與“本土化”交織疊合共存並進,尤其是經濟文化的全球化與民族性無法割裂,這就爲積極應對提出了要求。影響本國全球化的另一要因是秉持怎樣的發展觀,這關係到民族性的保持和國家發展的趨向。相關研究已有多種,問世的成果亦如雨後春筍。(1)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全球化”是人類共同發展的客觀歷史進程,並非今天才出現,中華民族曾對世界做出積極貢獻,現在也並不是只能被動待“化”!(2)



經濟文化的全球化進程與民族性發展既有衝突又有一致性,兩者的因果關係也比較複雜,“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是這種“差異共生”現象的較好表述。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的全球化同樣明顯加快,證實了經濟文化具有內在關聯性,全球化爲民族性提供豐富自身的機遇和吸收外來養分的新契機。然而,無庸諱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歷程中有着不同境遇和利益落差,後者的發展以弱化本土的民族性內涵爲沉重代價的實例並不乏見。劣勢就會失去“話語權”,其民族經濟文化必然面臨多方面的衝擊和挑戰。但歷史發展並非“線性”趨態,如世界經濟進入“滯漲”或“不況”時期,中國經濟卻能克服各種困難包括從天而降的災難,保持高速增長——這說明強與弱、主動與被動等不是絕對的。中華民族在WTO框架下不僅要順應全球化發展,同時應當光大優秀的民族文化特質,有着數千載光輝歷程迄今依舊綿延賡續的中華文化,必將在全球化的時代顯現其強勁的生命力。

關於“民族”這一概念,學界有着多種界定,筆者是從兩個層面來認識的,一是泛指相對於世界其他民族的中華民族,這可以說是宏觀層面;二是指中華民族內部的各民族,也特指少數民族,這可以說是微觀層面,即如今一般講的“民族地區”、“民族經濟”、“民族幹部”等。不過,“民族經濟”一詞在特定語境下也有其他含義,如講近代中國遭受帝國主義侵略,民族經濟受到嚴重摧殘,這就是指中華民族而非少數民族經濟了,故而注意語詞或概念的歷史語境與特定指向很重要。本文即是在上述兩個層面上使用“民族”概念的——相對於世界各民族指的是中華民族;而談本土的區域經濟、民族經濟時,則專指少數民族。

就中國經濟的發展現實而言,除了“全球化”的衝擊和影響外,經濟發展不平衡也是重要問題。以往談不平衡多指城鄉、區域等的差別,筆者認爲此外民族經濟的反差也是制約中國發展和應對全球化的“瓶頸”!中國的少數民族人口相對雖少,但分佈地區卻佔全國面積的63.72%,而且主要集中在經濟落後的西部及沿邊地區。由於歷史等原因形成民族交錯居住的基本格局,即使在少數民族較爲集中的民族自治地區,其他民族所佔比例也很可觀。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爲例,這裏的回族只佔回族總數的六分之一,其他回族人口則分佈在全國97.3%的縣市。據統計我國跨越國界而居的民族就有33 個,內陸邊境線上多是民族地區。(3)

中國的貧困人口絕大多數分佈在中西部,這正是少數民族聚居較爲集中的區域。國務院曾制定《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當時全國八百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當中,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占40%,而他們的總人口還不足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共592個,其中少數民族地區就有257個,佔總數的44%。有學者指出:“我們無法否認少數民族的貧困問題是極爲突出的。”由於少數民族與漢族在語言、風俗、習慣和心理等方面存在差距,因此與中西部漢族人口相比更加封閉,難以分享現代經濟發展的利益,這是其貧困發生率高於同一地區漢族羣體的原因之一。(4)近年來,隨着國家政策的落實情況發生一些改觀,但總的趨勢還沒有變化。據中國科學院的系列研究報告,在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質量以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總能力及“生存支援”、“發展支援”、“環境支援”、“社會支援”、“智力支援”等系統的各種排序中,民族地區基本都還處於倒數地位。(5)再一項較爲重要的系列研究,是中國科學院的《中國現代化報告》,據此,民族地區基本都屬於“欠發達地區”,現代化的各項指標也多落在後位。(6)上述研究主要採用量化統計分析的實證方法,具體數據或許尚可推敲,但基本狀況和趨勢大抵可信。注重和借鑑不同學科領域的研究十分重要,尤其是以量化數據來驗證規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