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本科畢業論文

學問君 人氣:7.69K

導語:教育管理本科畢業論文到底怎麼寫?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相關文章,歡迎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管理本科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本科畢業論文

[摘要]近年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聞傳播類專業的高職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這一行業的需求發展。職教與應用型本科的教育銜接勢在必行。新聞傳播類專業在二者教育間怎樣更好地銜接,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新聞傳播專業;高職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銜接模式

當前,新聞傳播類專業的高職院校畢業生作爲新聞傳播行業準高技能人才,不同程度地存在供需結構性失衡的突出矛盾。其外在表現爲人才規格結構與就業結構、產業結構、技術結構不相匹配;內在表現爲畢業生缺乏新技術應用轉化能力和麪向未來的職業發展能力。[1]近年來這一矛盾更加突出,這迫切需要轉變高校的新聞傳播教育模式,進行高職高專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合作銜接,大力推進學生知識能力轉型升級,以適應產業升級變化與高新技術的縱深發展。

一、加強廣西高校新聞傳播類專業的高職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銜接研究的意義

(一)能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增強學生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現在高職、高專的學生很多都想接受本科教育,這其中有兩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由於社會對學歷的不斷看重,文憑顯得十分重要,許多學生不想在“起點”就輸給別人。另一方面,許多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讀完大專出來以後,發現所學的知識不夠用,缺乏實踐技術,於是希望再考取本科以增加自己的專業素質。若廣西高校新聞傳播類專業的職業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能夠有效銜接,設定好教學模式和教學課程,不僅可以拓寬高職學生“專升本”的升學通道,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滿足終身教育的需要,還可以促進高職院校與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合作,提升勞動者的職業能力,促進廣西新聞傳播類學生就業數量和質量的提升。

(二)完善廣西新聞傳播專業高職教育的層次結構

我國高職教育在21世紀進入飛速發展時期。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才結構和需求的轉變,高職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國職教主要定位於專科層次,許多院校都與應用型本科教育銜接,但就廣西而言,受各種原因的影響和各種條件的制約,本科和高職的教育銜接得不夠,這種教育模式的發展遠遠跟不上經濟社會的現實需要。在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和媒介融合時代的時代背景下,社會需要的是複合型的人才,而高職教育所培養的學生達不到這個要求,因爲高職教育的層次結構出現了問題。若廣西高校新聞傳播類專業的職業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能夠有效銜接,更好地消除“層次差異”,完善高職教育的內部層次結構,優化學生資源,就能有效促進廣西新聞傳播學專業高職教育的發展。

(三)促進廣西新聞傳播專業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學發展

隨着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衆化時代,高職教育的發展帶動了整個教育的大衆化,並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新聞傳播專業是一門無論是在理論知識上還是在實際操作上要求都很高的學科。技能型的高職教育與知識型、應用型的本科教育的有效銜接,能促進廣西新聞傳播專業應用型本科的科學發展。加強廣西高校新聞傳播類專業的高職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銜接研究,準確定位,體現“有效銜接”與“實用性”,與時俱進,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實踐與教研研究,構建新聞傳播類專升本各專業的結構合理的課程體系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探索適應新時期社會需要的專業方向、辦學模式,對提高本科院校新聞傳播類“專升本”學生的專業素質,促進廣西新聞傳播專業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促進作用。可見,我們需要加強對我區高校新聞傳播類專業的“專升本”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探尋其內在規律及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繫、銜接方式,構建其人才培養模式,並切實加強其辦學針對性的研究。

二、新聞傳播類專業高職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銜接存在問題

廣西高校新聞傳播類專業“專升本”的培養模式起步晚、辦學時間不長,可以說一切都還處在探索之中。目前,在我區高校新聞傳播類專業的“專升本”教學實踐中,從課程銜接到教學管理上都存在許多問題。

(一)人們對高職教育認識上的誤區,致使二者銜接不暢

人們普遍認爲高職教育是沒有含金量的教育,與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不在一個層次上。一般來說,高職教育的高考錄取分數線爲專科線,是按分數錄取相應的中層次學生,這些學生的高考成績並不突出。作爲學生家長,也會認爲自己的子女在接受高職教育後,今後的發展前景不明朗。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學歷的要求逐步提高,高職教育的發展又遇到一個大的瓶頸。正是因爲人們的這種傳統思想,高職教育發展很緩慢,導致高職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銜接也較爲緩慢:一方面,報名“專升本”的人數有限;另一方面,學校在這方面的投入也不夠。

(二)高職本科在入學辦學理念上存在分歧,缺乏共識

現在不管是在廣西,還是在其他地區,高職學生入學本科,都要透過本科學校的“專升本”考試,同時本科院校還會看考生高職專科階段的成績。如考生在高職學習的每科成績需在及格以上,參加“專升本”考試的成績需在70以上,英語考試需透過四級或在390以上等,全部符合條件者才能進入本科院校。雖然這些條件對本科學生來說並不算高,但對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來說仍存在負面影響。在入學方面,高職和本科生源本來就不一樣,現在這種“專升本”的入學方式同樣也缺乏科學性。高職與本科銜接教育,最終的目的就是實現高職專科與本科的縱向貫通,有效銜接,提升高職人才培養層次,其職業性的類型特徵不能缺失。但在試點過程中,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還只是定位自身的學校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本科教育上缺少共識,辦學理念不明朗。[3]

(三)二者在專業課程設定和教學方法上不能進行有效對接

在廣西新聞傳播學專業的高職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銜接過程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二者在專業課程設定和教學方法上的重複與不足。高職教育的新聞傳播類專業,一般會教學生一些技能上的東西,偏向媒介經營、廣告設計和常用軟件使用等方面,而本科教育則更側重於新聞學、傳播學等理論上的知識。高職學生在經過“專升本”的考試進入本科學習後,本科院校在專業課程設定上與高職有重複,或者開一些與專業不太相關的課程“湊學分”,這樣的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學生的應有培養模式。同時,在教學方法上,教師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根據新媒介的變化而及時更新,也較少引用實踐例子,較少與學生一同實踐,沒有達到高職學生“專升本”的要求。

三、新聞傳播類專業高職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銜接模式

教育部《關於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拓寬高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生進入本科學校應用性專業繼續學習的渠道,鼓勵高等職業學校與行業背景突出的本科學校合作探尋高端技能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專業碩士培養制度。[4]根據推進高職教育改革創新的精神,高職院校作爲銜接貫通的前階段主體,既要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整體目標與要求,科學定位專科階段教育目標與質量標準,又要主動加強與本科教育的合理銜接。

(一)課程培養目標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行業、企業對新聞工作者的`學歷和能力要求都越來越高,其更加註重學生的真實水平。由於高職與本科的生源質量不同,二者對於學生的培養目標也應該是有所區別的。新聞傳播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其對學生的知識架構和實踐能力都要求較高。對於高等教育中不同階段的學生,新聞傳播學的課程培養目標也應該是不同的。在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銜接的過程中,課程的培養目標應具有一致性;在人才培養的側重點上,則應加以區別。在應用型本科教育中,學生的培養目標應更側重於學生新聞敏感度、動手調查、寫作能力等方面。這樣有助於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滿足學生和學校需求。

(二)課程設定

對於新聞傳播學專業來說,高職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教育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其課程設定和授課內容也是不同的。在高職層次的教學內容上,教師更注重某種技能或軟件的講解,例如,教師會向學生教授新聞傳播的基本概念,PS、CorelDraw等軟件的運用,用市場上的案例讓學生來做設計策劃等。而在本科層次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對上述能力培養的教學內容外,教師還會着重培養學生較深厚的理論知識,讓學生了解新聞傳播的歷史發展淵源,並融合現代新媒體發展的趨勢進行講解,對學生進行縱向的培養。有些高職學生本身學的並不是新聞學或傳播學,而是廣告學、媒介經營、動漫設計等專業,那在應用型本科教育時,相關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設定課程,補充他們的弱項,加強強項,促進學生的全面科學發展,這也是二者銜接的重要意義所在。

(三)教學計劃內容

新聞傳播學專業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標準學制一般爲兩年,彈性學制是2-4年,專業必修和選修課共有16門,公共必修和選修有6門,還有3門職業教育類課程。根據教學計劃,結合教學安排和學生實際,可將新聞傳播學的課程分爲不同的模組進行教學,譬如理論模組、廣告學策劃設計模組、市場營銷模組等,這些模組既相對獨立又前後連貫,有利於學生在有效時間內掌握核心知識和提升操作能力。除了將新聞傳播學的課程分爲幾個不同的模組外,還可以將這些課程進一步細分爲二級、三級的子模組,根據學生實際選擇相應的教學層次。這樣在高職與本科層次教育銜接過程中,就避免了知識重複授課,從而能更好地完成課程銜接。

(四)課程考覈

現階段新聞傳播學專業的考覈還是以傳統的閉卷考試爲主,雖然實踐課時(實習)的考覈比例有所增加,但是理論考試仍是考覈評價的主體。很多學生考試都是“臨時抱佛腳”,而考覈本身也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考覈。在新聞傳播學專業的高職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銜接上,應對學生的考覈方式做出相應的調整。可將期末的課程考試分爲兩個階段,即傳統閉卷考試佔50%,實際操作案例或實習佔50%,從而進行綜合考覈。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銜接的目的就在於培養更優秀的、能夠爲社會所需要的複合人才。傳統的閉卷考試並不能檢測出學生的優秀程度,只有進行適當的課程考覈調整,才能正確地評測一個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實際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長安.緩解大學生就業難:人才結構與產業結構有效對接[J].求知導刊,2013(4):78-80.

[2]魯武霞.院校協同:高職專科與應用型本科銜接的主體支援[J].職業技術教育,2011(31):12-17.

[3]孫杏林.高職與應用型本科院校銜接試點的理性思考[J].現代教育管理,2014(9):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