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4W

一、《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

《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探討論文

當前《市場營銷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着連續性深入教學差,實踐性不強和課業壓力大等問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缺乏。阿里研究院在《互聯網+:從IT到DIT》一書中指出“互聯網+”仰賴的新基礎設施可以概括爲“雲、網、端”三部分。而爲了構建互聯網時代下有效的課程改革體系,“雲、網、端”也正是我們可以去着手依賴的。鑑於“互聯網+教育”的進一步推廣及本着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進而實現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掌握的目的,本課程將進行如下改革:以“雲”、“網”、“端”爲平臺,構建完善的課程改革體系。

(一)以“雲”爲平臺,實現課程聯接性學習

從“雲”上來說,雲是指雲計算、大數據基礎設施,有助於重構碎片化知識,實現鬆散科學知識體系的整合。市場營銷學作爲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基礎性學科,其內容涉及到營銷觀念、營銷環境分析、市場營銷調研、目標市場營銷戰略、產品策略、價格策略、促銷策略、渠道策略等,每個知識點都蘊涵極大的知識量與資訊量,與其他課程,如《商品學》《廣告設計》《市場調研與預測》等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他的課程甚至可以說是《市場營銷學》的擴展性課程。因此,爲讓學生們更好地深入理解其他課程的知識,《市場營銷學》應作爲貫穿每個學期學習的課程,除了利用電視、電影、電腦網絡等多種媒體技術組織教學外,我們更可以藉助雲端知識共享來實現深入教學。授課教師形成一個團隊,對其授課課程與《市場營銷學》課程的相關性進行剖析,形成知識地圖,使學生在每個學期的學習中能找到一個關聯性,使他們將最新的學習內容與以前學過的內容產生聯繫,這有助於他們理解新知識和記憶舊知識,而不會出現測驗一門扔一門的情況。從具體操作上來說,市場營銷專業可形成一個數據庫,該數據庫是以《市場營銷學》課程中的各個項目爲基礎,輔以就業崗位的分析,並在該就業崗位需求上輔以相關課程的內容,使學生能在課後就自己傾向的崗位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學習。以市場策劃崗位爲例,該崗位需要熟練掌握《市場營銷學》課程中的市場調研與分析及促銷策略方面的內容,並輔以《消費心理學》中對消費者心理活動、特徵及營銷場景等模組的知識、《公共關係》中公關宣傳與公關說服等知識和《客戶關係管理》中客戶體驗管理、客戶滿意管理等模組的知識,以此形成的完善知識地圖體系能有助於學生的二次學習,從而真正實現數據庫的作用,使得數據庫不會成爲一個擺設。此外,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成爲一項最重要的資產,對於專業學習來說也不例外。《市場營銷學》有效承載了學生對本專業的期待,爲實現更好的“教”與“學”的統一,應逐步形成完善的調研數據庫。在學生入學時、大一轉大二時、大二轉大三時、畢業時甚至畢業5年內進行跟蹤調研,透過持續性的調研數據分析,掌握學生偏好及就業崗位分析,從而建立更完善的課程體系和考覈體系。同時,雲數據庫也能爲完成學生的作業提供一個平臺。首先,鑑於目前學生抱怨作業多,課業壓力大等問題,教師團隊將作業要求都上傳平臺,並共同進行分析,確認是否有重合性,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使得作業能達到真正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而不是無效的.重複勞動。並同時上傳優秀的作業成果,作爲本屆甚至下屆同學的觀摩榜樣,就如教師學習優秀課堂教育一樣,學生也更應該對優秀的作業進行學習借鑑,充分吸收其精華。

(二)以“網”爲資源,實現課程拓展性學習

“網”在教學體系中即我們所說的“互聯網”,有助於我們開展拓展性與互動性學習,並獲得學習便利,如利用“問卷星”平臺開展網絡數據調研,省心省力,而且這種方式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問卷星所形成的二維碼便於用手機進行傳播。隨着“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概念的逐步盛行,我們對互聯網的首要利用自然也應該是視頻學習,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924億元,預計到2015年將超過1600億元。但由於現在視頻內容過於繁雜,單純讓教師們進行視頻錄製並上傳的效果其實並不佳,我們可以選擇目前網絡課堂上優質的《市場營銷學》相關資源讓學生進行學習,如網易雲課堂、網易公開課、騰訊課堂、學堂在線等,突破課堂學習的侷限性,也能很好地彌補教師水平的缺陷,學生們能在這一過程中尋找“學習夥伴”,甚至可以形成網絡專題小組,在學習的同時達到社交的功能。並在掌握該內容後開展課堂討論,激發學生知識分享的動力,發揮教師“導”的作用,並進行統一考覈,同時計入學分。此外,我們還能利用互聯網開展“市場營銷案例大賽”,雖然案例教學法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只有透過親自去實踐,才能深入掌握。該大賽需充分結合《市場營銷學》課程內容的理論和實踐應用:首先,學生透過形成一個團隊選取一個企業進行調研,該調研可結合其他具有專業性性質的學科開展,如連鎖、物業等,調研重點放在該企業的市場營銷困境及解決方面的內容,並結合4P形成豐富的案例。然後,將該案例上傳大賽平臺,最終成績由學生投票和老師投票共同組成,而這個過程就需要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營銷,透過微信、微博、貼吧等社會化媒體營銷方式來推廣,而這個過程也計入最後的分數。透過這一系統的過程,學生對於該課程的掌握將更深入,而不是浮在表面的理論學習。

(三)以“端”爲工具,實現課程個性化學習

“端”則是用戶直接接觸的個人電腦、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等,有助於我們開展實時互動。教師可在課後開展微博主題討論,或直接在課堂上將投影做成微博牆,由學生透過微博做線上互動。調查顯示,相對於成年人來說,95後在社交網絡中發言的主動性高出10個百分點。利用微博直播、微博牆等輔助手段的混合教學能有效鼓勵學生活躍思維,積極討論,教師再對討論區進行總結,學生愛灌水的喜好在這裏可以得到充分展現,而這些都將作爲學生的一個考覈體系,突破傳統單純的試卷考試的侷限性。此外,隨着微信等社交應用的盛行,公衆賬號和自媒體人的一些賬號都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學習資源,而這些碎片化學習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在我們的移動端都可以順利完成。在課程學習內部,就幾個主要的推薦公衆賬號形成同一賬號的微信羣,由教師定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溝通分享,並作爲一個要求的技能完成,而這種過程同時解放了教師和學生的被動空間學習的限制,使得學習更便捷,更開放。綜上所述,《市場營銷學》改革以“雲”爲基礎,藉助“網”、“端”推進自主性與互動性學習,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實踐應用能力,真正實現高職教學目的。

二、《市場營銷學》改革推進支撐

(一)觀念

不要害怕互聯網,要擁抱互聯網。一些教師上課禁止學生使用手機,但在手機已經成爲一種生活方式的情況下,禁用反而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我們要在觀念上去肯定手機作爲一個移動端所具備的效用,將傳統的授課觀念轉換過來,利用互聯網,與學生一起互動成長。

(二)配套設施

實現校園的網絡覆蓋有助於推進互聯網教學改革的落地實施,配套下的校園數據庫建設,使各專業各課程的知識真正實現共享。同時,鑑於目前一些網絡教學課程詬病很多,認爲多數課程視頻的質量讓人失去觀看慾望。粗糙的課程設計、初級的拍攝方式、較低的分辨率都是阻礙學生接受網絡拓展學習的障礙,而精品課程纔是我們要真正去學習吸收的,而其中部分精品課程需要花資金進行購買,而這些課程的配套將能極大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師技能

互聯網時代的資訊瞬息萬變,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緊跟互聯網步伐,深入理解互聯網對該課程內容與學習的影響,同時對最新的互聯網教學技術都能有所掌握,如錄屏技術等,從而進一步實現互聯網下的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