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網絡視閾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3.08W

摘要:隨着科技以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在大學生學習以及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同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文透過分析網絡視閾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探討了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

網絡視閾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關鍵詞:網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隨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當代大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同時也逐漸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在網絡視閾下合理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擺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網絡視閾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

1)大學生人際交往出現問題。由於網絡存在虛擬性以及匿名性等特點,大學生在網絡的交流方式主要爲人機對話,在虛擬的空間當中大學生可以無拘無束的與對方交流,盡情釋放自己內心的情緒,這種方式自由性較強,同時也拉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從而影響了大學生正常的人際交往以及心理髮展。

2)大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欠缺。網絡作爲巨大的資源庫,能夠給學生提供數以萬計的資訊,大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基本都能在網上找到答案,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對於網絡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性,久而久之,就漸漸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3)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紊亂。現如今多元價值取向、多元文化交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嚴重影響着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現時代大學生思想上還不夠成熟,難以應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無法分辨錯誤的價值觀念並及時規避,在此種情況下,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趨於多元化,價值選擇也更加迷茫。

二、網絡視閾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

1)加強大學生網絡行爲的自我管理和約束。開展以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爲主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防止大學生網絡心理障礙及網絡行爲失當。高校應當加大網絡監管力度,正確引導大學生實現自我管理及約束,給大學生提供“引導”,而不是單純“灌輸”,最大限度地開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項活動,正確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2)加強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開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以傳統的方式進行,主要集中在教室以及心理諮詢室等地方,這種方式對於一些性格內向、對隱私保密要求較高的大學生來說,交流起來相對困難,他們更傾向於採用網絡諮詢的方式,我們可以藉助網絡的開放性、互動性等特點,構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可以透過電子郵箱、QQ、留言板等形式,實現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透過建立網上心理論壇,及時發現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並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

3)健全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資訊庫,切實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干預體系。從新生入校開始就對其基本資訊、心理測試結果、心理特點等資訊建立個人檔案,並不斷進行追蹤瞭解,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以及特點,有效地進行心理干預,建立切合實際的干預體系,高校還應該強化對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研究,及時找到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特點的有效教育方法,尤其是把心理健康問題分門別類進行區分,同時建立相應的心理健康檔案及心理健康預警記錄,及時爲以後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4)充分開展社團活動,幫助學生獲得健康心理。爲了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藉助社團的力量,透過社團的活動調查學生的心理髮展,有助於及時發現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建立貼吧、公共平臺、論壇、微博等,教師和學生可以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及時解答學生的心理問題。各類社團和協會是高校優秀學生的集聚地,在大學生羣體中影響力深厚。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植根於社團和協會的活動中,有助於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程,尤其是成立心理健康協會,透過舉辦心理健康月、心理拓展訓練等大型活動,結合心理徵文等日常教育活動,舉辦心理話劇、心理知識競賽,心理影片賞析等活動,爲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知識提供豐富的資源。另外,班團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更易於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有助於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了有利條件,尤其是促進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發展,我們應該把握機遇,有效利用網絡教育陣地,開創網絡視閾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陳崢崢.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創新[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9,19(5)

[2]張永飛.網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及教育對策分析[J].大理學院學報,2006,5(5)

[3]沈曉梅.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國青年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