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拯救大兵瑞恩》的民族追求

學問君 人氣:2.21W

[摘要]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美國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爭大片,是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透過對人性的思考、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戰爭的反思體現了美國的民族特色。《拯救大兵瑞恩》突破了傳統好萊塢電影的瓶頸,在赤裸裸地表現戰爭暴力的同時,又聲勢浩大地讚美人性。因此,本文從文化角度出發,透過分析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民族特色,探討現實社會中人們民族意識的構建。

《拯救大兵瑞恩》的民族追求

[關鍵詞]《拯救大兵瑞恩》;民族精神;戰爭;審美藝術特徵;人性;自由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美國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爭大片,這部影片獲得了多項奧斯卡大獎和金球獎,被選入2014年美國“國寶影片”。影片敘述了執行特殊命令的八人小分隊在槍林彈雨中拯救生死未卜的瑞恩的故事。導演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呈現了一部蕩氣迴腸的創作,由此影射出人性價值觀的更高層次。《拯救大兵瑞恩》突破了傳統好萊塢電影的瓶頸,在赤裸裸地表現戰爭暴力的同時,又聲勢浩大地讚美人性。因此,本文從文化角度出發,透過分析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民族特色,探討現實社會中人們民族意識的構建。

一、電影《拯救大兵瑞恩》的思想內涵

從文化角度出發,電影一方面影響着社會公衆輿論,另一方面也推動着歷史的發展。隨着知識文明的不斷提升,電影創作的思想內涵與意識形態之間的矛盾被逐漸弱化,同時階級層次也被削減,不過在軍事題材的影片中我們依然能夠捕捉到潛在的民間文化價值。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雖然故事情節表意被簡化,但是影像表意卻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強,其注重主體意識與歷史文化思想,彰顯個體意向,符合後現代觀衆的視覺需求。雖然《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戰爭大片,但是影片中不乏對生活細節的描寫,從而賦予影片深遠的人文思想,同時提升了影片的觀賞性。

(1)對人性的思考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以獨特的話語承載了對人性深刻的思考。雖然在戰爭語境中,人性與意識形態存在極度的矛盾,不過在戰爭中反壓迫、反侵略,爲了追求自由而犧牲的勇士正是積極、正面的品性。影片大膽突破了意識形態性,巧奪天工地把一部戰爭片演繹成了一部追求幸福、和平的影片,將人性的一面發揮得淋漓盡致。

導演以獨特的視角爲觀衆呈現了一部充滿人性的話語、感人至深的影片。在真實的戰爭中,個人的生命僅僅代表着一個小小的標誌,這個標誌隨時都有可能被戰爭吞噬。在戰場中什麼是可爲的?爲什麼瑞恩值得讓八名士兵冒着槍林彈雨去拯救?影片對“人性”予以力透紙背的刻畫。這不僅僅是表面八比一的對照,而是對人性的思考,對於一個士兵而言,救人的價值遠遠大於殺人,透過自己的救助讓生命得到延續。當然小分隊也有過強烈的心理衝突,但是最後還是發自內心地去拯救大兵瑞恩,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轉變,讓人性的光輝照亮了黑暗的戰爭。

烽煙薄天的戰爭場面與人性關愛的強烈對比賦予《拯救大兵瑞恩》鮮明的戲劇性,對人性的思考使影片的敘事邏輯更加嚴謹。

(2)對自由的追尋

透過一部影片,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甚至是個人對自由的追求、對生命的探索。人類追求自由是一種積極的精神,對美的超越。對於戰爭片而言,其觀照的是一個團體的命運,甚至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勇士爲了自由而戰死沙場,影片中的英雄形象所昭示的正是自由。

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導演堅定不移地探索着生命與戰爭、生命與自由,實現對深遠的人生哲學的思考。影片中惟妙惟肖地展現了普通人的情感,在殘酷的戰爭面前,這些普通人表現出的是對生命的渴望,影片所演繹的是延續生命、追求自由的價值和意義。爲了一個生命得到延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不惜犧牲更多的生命,體現了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對情感的尋覓、對道德的追求和對生命的探索。美國是一個追求自由的民族,自由成爲美國民衆畢生追求的目標。影片中拯救一個生命,就是將自由歸還於這個生命,讓這個生命重新感受自由的美好。影片透過對生命的追求、對自由的探索影射出這個民族對自由有着相同的期待。

(3)對戰爭的反思

對生命的尊重是一種大愛,生命的美妙在於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在殘酷的戰場上,對人性的生死存亡漠不關心,然而無論是哪一個民族都會極力維護自己民族的榮譽和利益,當民族利益被侵害時,所有成員團結起來對抗外敵責無旁貸,哪怕是犧牲自己的生命都義無反顧。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從一個平民的角度體現出這種民族意識,一位普通的母親將身邊所有的親人送往殘酷的戰場,米勒和小分隊所有士兵雖然對拯救瑞恩存有個人看法,不過他們還是以執行命令爲己任,成功完成任務。每一個人都明白生命的可貴,當民族面臨危難之時,個人的生命價值可以得到更深意義的詮釋。影片承載了美國的民族文化,在表現戰爭與和平的問題時極力削弱了政治立場,在探索思想與藝術的過程中彰顯出對人性、自由和生命的追求。

電影與現實相輔相成,兩者相互啓示又相對應。對於一些戰爭題材的影片在再現現實的過程中,爲了增加藝術的感染力,挖掘人性的深度,特意將戰爭與民族意識融爲一體,從而使人性的美麗與戰爭的殘酷形成鮮明的對比,賦予影片強烈的戲劇性。戰爭是殘酷的,生活是美好的,影片告誡我們要遠離戰爭,爲世界和平而努力。

二、電影《拯救大兵瑞恩》的審美藝術特徵

電影透過對紀實進行藝術處理,呈現出迎合人們視覺需求的文字,電影的美學特性就是揭示真實。電影的審美藝術特徵並不是表層的“美”與“醜”,而是由電影文字的類型、藝術特徵等元素的綜合體現,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有其獨特的場景畫面、音樂藝術、人物塑造以及敘事風格,這些獨特的因素相互影響,構成了獨特的審美藝術特徵。本文以美學爲原則,從影片風格出發,透過導演斯皮爾伯格的拍攝手法來分析影片的審美藝術特徵,探討影片中的民族特色及深刻的意蘊。

斯皮爾伯格是美國著名導演,他擅長使用長鏡頭和跟拍鏡頭,賦予影片強烈的藝術張力的同時拉近觀衆與故事間的距離。在影片中,每一段小故事或每一個場景,都會先給出一個特寫之後開啟全景,使影片的結構嚴謹、節奏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