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探機械設計的教學改革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1W

1機械設計實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初探機械設計的教學改革論文

1.1教學與實訓脫節

加上事先對設計題目沒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和思考,學生自身又有一定的惰性,亂抄亂設計。這都使得設計問題層出不窮。

1.2設計題目單一化

傳統的實訓設計題目和給定數據多年不變,只需要按設計任務中的步驟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即可,形成相互抄襲的後果。學生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同時,傳統實訓題目與專業、畢業設計相關度不大,使得設計與專業課程學習不同步,達不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1.3計算機繪圖欠普及

傳統機械實訓,手工繪圖貫穿始終,工作強度大、效率低。加上空間想象力不足,學生面對二維設計圖紙難以想象出機器的整體結構,導致學生對設計缺乏全面認識,極大地影響了設計的積極性。

1.4協作與團隊意識差,缺乏創新意識

以往的機械設計實訓,雖說每組學生一個題目,題目類似而參數不同。但學生在設計過程中互不往來,缺乏溝通與交流,難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協作團隊精神。而現實生產中,任何一個機械設備不可能單靠一個人就設計完成,必須集思廣益、廣泛討論。

1.5考覈制度不完善

在幾周的實訓過程中,大多數同學都很認真,因此對自己最後辛苦所得的成績也比較在意。而機械設計實訓的考覈主要包含了三個部分:圖面成績50%、平時成績30%和答辯成績20%。但圖面成績實際上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成績,老師們各憑印象標準,自行決斷,並不能像正式考試那樣給出一個讓學生一目瞭然、欣然接受的`成績。這既有可能造成學生成績評定的不公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即便是答辯成績學生相對心裏有數,但倘若老師們在答辯過程中所問問題難易有所偏頗,也極易造成學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2機械設計實訓教學模式改革措施

2.1實訓與理論教學過程相融合

改變實訓與教學脫節的問題,就必須在機械設計課程開始階段將實訓任務佈置給學生,使實訓與教學相同步,使學生分步完成實訓的基本內容。帶着設計任務聽課,既有利於學生充分理解課程內容,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給出時間逐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最近兩年的機械設計課程中,將實訓與教學相融合,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有了更大的積極性和更好的課堂效果,而實訓過程中又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重複工作。由於課堂講授與實訓同步進行,實訓中的常見問題、難點、重點大部分學生已經心中有數,遇到問題大都能自己解決,節省了時間,使老師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解答設計中個別的疑難問題。

2.2題目的多樣化和實用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挑戰是最好的催化劑。選擇一些多樣化、具有實用性和挑戰性的題目,加強專業特色,讓學生自行組隊選題,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並參考其他院校引入一些新的題目,從題目的質量和數量上提高設計的質量。

2.3改革設計手段,加強計算機的運用能力

機械設計實訓多在二年級進行,學生已經學完了計算機繪圖課程,對CAD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同時,由於在機械設計課程開課的同時,己經佈置了設計任務,可以要求學生用AutoCAD軟件二維功能繪圖,也可針對自己的興趣學習某一種設計軟件。Solidwork和UG是參數化的三維CAD/CAM軟件包,具有零件三維造型功能。學習和掌握某一種或多種設計軟件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設計能力、設計效果是一個全方位的嘗試。

2.4分組設計、分組考覈,加強團隊意識

實訓任務佈置過程中,讓學生自行選題組隊。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分任務進行,及時瞭解同組其他同學的設計思路和進度。同時要求學生積極爲其他同學在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出謀劃策、指出問題,督促學生培養團隊協作精神。以往老師們要逐一檢查每個學生的設計計算、結構方案和設計進度,需要花費老師大量的時間去糾正和講解。分組設計可以指定小組長定期集體收集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基本問題,將大多數問題查閱資料後自己解決,部分疑難問題討論後不能解決的,等待和老師討論。這既有利於鍛鍊學生自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有利於加強溝通,培養團隊協作和團隊創新的能力,同時還節省了老師和同學的時間。

2.5加強實訓過程的監督,考覈制度透明化

可以在設計伊始就向學生公佈考覈過程中老師主要的考覈標準,評分依據,同時接受同學的監督,鼓勵同學提出好的意見、建議。這將使得學生心中有數,做到心態平和地將所有精力放在設計任務上。以往實訓的考覈與答辯是單個學生逐一進行,既浪費時間,又不能充分體現學生掌握知識的全面性。學生分組設計之後,將考覈與答辯均分組進行。考覈過程中注重小組的整體進度與表現,同時兼顧個人。這有利於督促小組成員之間互相激勵,共同進步。

3結束語

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多樣化和實用性的設計題目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提供前提。改革設計手段,把學生作爲設計的主體,爲其提供廣闊的學習環境,自由的討論空間,相互協作的友好模式,合理、完善的考覈制度,積極引導其創新思維,激發其創新潛能,必將逐步推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