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依據教育心理規律,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7W

【摘 要】健全學生人格,培育學習自主性,樹立主體意識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積累經驗,擴大知識背景,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基礎;在廣泛的不同教學內容中,進行遷移教學,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培養創新精神,開發創造能力,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核心;學會應用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是學會學習的歸宿。

依據教育心理規律,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論文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主體、遷移、創造、應用、學會學習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知識的學習過程都包含着一系列複雜的心理活動,學習效果如何,與這些心理活動的發展水平有關。師生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只有符合教育心理規律,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那麼,化學教學中如何依據教育心理規律,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呢?

一、 爲自主而育——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

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習處於被動狀態,依賴性強,還是主動積極、獨立性強,它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習的成效。”可見,健全學生人格,培育學習自主性,樹立主體意識是學生學習的前提。

1、激發主動性,消除被動狀態。

學習主動性是學習動機的外部表現,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習的首要條件。激發主動性,可以側重於下面幾點:強化學習目的教育,把學好化學與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結合起來,激發間接動機;講究導語藝術,巧設懸念,組織討論,開放實驗室,激發探究興趣;採用目標教學,在講新課前提出學習目標,並闡明將要學習的內容在本章甚至本冊教材中的地位乃至對將來學習的影響及其用途,激發求知慾。

2、培養獨立性,消除依賴習慣。

獨立性是學生主體地位的核心特徵,從個性發展來說,學習是一個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能引導而不能代替學生由依賴向獨立轉化。因此,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勤于思考,勇於質疑,養成遇到問題要先思後問,問後多思的良好習慣,教學過程中,做到精講精練,善於啓發,注重培養學生遷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後輔導要得法,對學生自主校對或互相校對作業,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讓學生自主地完成轉化過程。

3、鍛鍊堅韌性,消除脆弱心態。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處處充滿困難和挫折,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一遇到困難就畏懼、沮喪、退縮、逃避,學習也就半途而廢。化學教學中應注意遇到困難的時候(如化學用語的記憶及運用),及時鼓勵學生克服畏難情緒,並指導學生運用適當方法,採用分散記憶,聯想記憶,做到符號、名稱、實物及現象等的相互同一,賦予抽象符號一些生動形象內容,多寫多用,直到完成任務爲止,從而鍛鍊學生的堅韌性,消除脆弱心態,爲自主學習鋪平道路。

二、 爲積累而讀——學生學會學習的基礎

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習的目的是爲了遷移與應用,而遷移與應用是以經驗爲基礎的,“如果學生的經驗不足以掌握某一原則,他的經驗背景就必須擴大。”只有積累的經驗越豐富,遷移和應用才越有可能實現,而閱讀、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引導學生多閱讀課本及參考資料,多做實驗,多做多練,讀中悟法,練中鞏固,實驗中驗證,積累解題經驗,擴大知識背景,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基礎。

1、抽象,使知識概括化。

只有一個人對他的經驗進行了概括,纔可以完成從一種情景到另一種情景的遷移,才能做到活學活用,融會貫通。化學教學應在學生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引導他們用比較法、歸納推理法、聯想法、從實驗中認識問題等方法。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抽象概括出基本的規律和解題方法。如學了氧氣、氫氣的實驗室製法後,引導學生對比製取兩中氣體的反應原理,反應裝置及收集方法,可概括出如下規律:凡固體與固體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制氣體,都可用製氧氣的反應裝置;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制氣體,都可用制氫氣的反應裝置,進一步總結出:反應原理決定反應裝置,氣體性質決定收集方法這一原則,爲學習實驗室製取其他氣體作好了知識遷移準備。

2、例證,使知識具體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只用一個例子來解釋原則本身,學生就可能認爲只有這個例子適用於這個原則,其他結果就只有很少的遷移效果。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有些同學只知道空氣是混合物,當問到由金剛石和石墨組成的物質是否混合物時就不知道了。這除了沒有理解或不完全理解概念的原因外,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來解釋“混合物”這一概念的例子太少的緣故。因此,化學教學應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聯繫新知識去印證已學的概念或一概括出來的規律與方法,使概括化的知識返回到具體實踐中去,以求加深、加寬對各種事物的認識,爲遷移奠定基礎。值得一提的是,爲積累而讀不應機械重複,應根據保持與遺忘規律,採用科學合理的記憶方式(集中記憶與分散記憶相結合、部分記憶與整體記憶相結合、形象記憶與抽象記憶相結合),在“正確理解”與“高效保持”的前提下,實現知識經驗的厚積。

三、 爲遷移而教——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學生的學習不應僅僅是個別精選出來的教材,而是學習如何把它更有效地遷移到其他有關的學習中去。然而遷移不是自動的,所獲得的知識、方法和技能本身,並不能保證它們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遷移。只有在廣泛的不同內容的教學中,慎重地進行遷移教學,學生纔會使已理解掌握的知識與方法得到廣泛的遷移。這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1、分析,使知識類化。

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論指出:“只有當兩個機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時,一個機能的改變才能改變另一種機能。”但是,即使兩種情境之間有同一性,還不能保證遷移的出現。只有這個同一性被學生所感知,對他有清楚的認識,遷移纔能有可能實現。因此,化學教學中(不管是新授課還是複習課、練習課)應引導學生對新出現的知識或習題進行分析,再與已有的知識或經驗進行比較,找出新舊知識的相同點(如二氧化碳與氫氣的實驗室製法的相同點在反應原理上都是固體與液體反應,所以反應裝置相同)以便找到相應知識的關聯點,把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中,使新知識類化,使知識遷移。

2、聯想,使舊知識再現。

聯想是在頭腦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動。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透過接近聯想、類似聯想、對比聯想、因果聯想和類屬聯想,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繫和關係,再現同類事物的有關知識,使在某一情景中學到的知識能遷移到新的情景中。比如,教學氫氣的物理性質要讓學生回憶氧氣的物理性質,教學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要讓學生回憶氫氣和炭單質的化學性質……,由舊促新,促進遷移。

3、頓悟,使舊知識遷移。

格式塔關係理論指出:“頓悟關係是獲得遷移的一般訓練的真正手段。”教學中應注意訓練學生憑藉着經驗去捕捉瞬間即逝的“靈感”,選擇某一概念或原理去解釋某一現象,或解決某一問題,使已學知識遷移到新學內容或新的問題中。

四、 爲創造而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核心

學生的學習雖然說主要是透過模仿來掌握前人積累起來的知識經驗,但是這些人類發現的成果,對於學生來說畢竟是新穎生疏的。學生每獲得點滴知識,都必須在模仿中經歷前人的創造之路,而且只有創造性高、創造力強的人,纔會高效地遷移應用有關知識去解決新問題。因此,培養創造精神,開發創造能力,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核心。

1、提問指導法,練思維廣度。

化學教學中,僅是單純的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學生圍繞問題尋找所謂的正確答案的做法是不夠的,應注意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模仿課文的練習題目,抓住重點知識,多方面、多角度提出問題並相互質疑問難,訓練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2、導思考方法,練思維靈活性。

如:指導學生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去認識同一物質及其屬性,訓練發散思維;指導學生從多種物質及其屬性可能具有的相似性的思考進行思維集中訓練,指導學生從結論出發思考解決問題,訓練逆向思維,訓練思維的靈活性等等。

3、導提要方法,練邏輯思維。

化學教學可以引導學生編擬實驗步驟、實驗方案等方法,訓練思維的邏輯性。

4、導評價方法,練思維批判性。

化學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實驗方案的優劣、解題方法的繁間以及學生答題的正誤進行評價,訓練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5、導想象方法,練思維的獨創性。

如:針對有些學生易把氧氣具有助燃性誤記爲可燃性,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氧氣可以燃燒,將會出現怎樣的後果?又如,在實驗過程中,針對某一裝置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不要這一裝置將會出現什麼結果?或加上某一裝置是否更合理等,啓發學生大膽想象,訓練思維的獨創性。

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必將使學生由模仿走向創造,學會自主學習。

五、 爲應用而學——學生學會學習的歸宿

教育心理學指出:“人的學習心向和感知到理解是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發展過程的一次飛躍,而從學習的理解到遷移和應用的過程則是一個抽象到具體化的過程,是比上一次難度更大更復雜的飛躍。”只有完成兩次飛躍,纔是前一階段學習的終結,又是下一階段的開始。可見,學會應用知識去分析和解決新問題,是學生學會學習的歸宿。在教學中應多創造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釋生活、生產實踐中的一些現象,創造條件讓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透過組織化學活動課把化學知識應用到社會生活實踐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化學知識,運用化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