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劉蕺山“虛無”思想論略

學問君 人氣:8.8K

[提要]:“虛無”既可從本體論上講,也可從價值論上講,還可從修養境界上講。儒家在本體論和價值論上反對“虛無”之說,但在境界上則是肯定此說的。境界上的“虛無”是儒釋道三家所共有的。但是,就儒家所言“虛無”僅僅是“境界上的”而論,它的虛無之說是與其它兩家的相區別的另一形態。劉蕺山的哲學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是爲矯正王學末流的虛蕩之弊而形成的,但是,其思想中不乏自境界而言的虛無思想。認識到這一點,可對蕺山哲學有一更全面的認識。

劉蕺山“虛無”思想論略

論者一般認爲,在明末的思想領域中,“王學末流之弊”的泛濫使得王x明的“良知學”呈現出一些“不良”的表現。這些不良表現的突出一點便是“狂禪派”的虛無思想。學者們也大都認爲,劉蕺山的誠意學是基於矯正王學末流之弊而自鑄偉詞。對此,筆者並無異辭。不過,筆者願補充一點:蕺山也有豐富的“虛無”思想。本文即欲對此加以論列,以便我們對蕺山的思想以及“虛無”之說的不同有一更全面的認識。

一 虛無思想的不同形態

一提起虛無之說,人們很容易聯想到佛教和道家的思想,將其與具有入世精神的儒家思想對立起來,其實這是不全面的。佛教哲學和道家哲學對虛無思想主張堅確、論述充分,這是世所共知的事實。但是儒家,尤其是宋明儒學,與虛無思想並不是絕緣的,它也有自己的虛無之說。儒家的虛無之說與佛、道兩家的有相通的地方,也有更多的不相通的地方,是虛無思想的另一形態。

佛教哲學講“虛無”是從本體論上講的。佛教認爲“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即世間萬事萬物,包括物質現象、心理活動和形式概念,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沒有自性,不成其爲實體。都是剎那生滅、遷轉流變的,沒有常住不壞、永恆不變的事物。這即所謂“萬法皆空”。佛教哲學認爲萬物皆非實體,意即一切皆是“虛”;認爲萬物沒有自性,意即一切皆“無”1。因此,佛教萬物皆空的思想,是一種典型的虛無思想。

道家哲學講虛無主要是從價值論上講的。道家是一種主義,崇尚自然、無爲,認爲是非、善惡、美醜等價值標準都是人爲的造作,沒有客觀性、恆定性。它們都是人生的枷鎖,是違背自然的,都應該破除。《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2意即:天道的作用純然是自然無爲的,並無內在的“仁”性。又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3這是說忠孝仁義反而能禍國殃民。道家價值論上的虛無思想在莊子那裏表現得更爲明顯。《齊物論》是莊子的代表作,其中心思想便是價值虛無論:萬物的發生、變化都是自然的。是非、善惡、美醜乃至大小都是相對的,並沒有絕對的差別。任何東西都有其“是”的一面,也有其“非”的一面。“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因此不必區分是非彼此,應當一切聽其自然。

儒家也有虛無之說,但與佛家和道家之說不同。儒家所言“虛無”既不從本體論上講,也不從價值論上講,而是從修養境界上講。

儒家認爲,天道、天理是實在的本體。《易傳》說:“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4又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乾道變化,各正性命”。5《中庸》說:“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爲物不貳,則其生物也不測。”這都表明儒家哲學中的本體是實實在在的創生實體,而非虛無縹緲的存在。此外,儒家哲學主張“體用不二”,認爲現象界的具體事物也是實有的,而非“如露如電”般的幻化之物。價值論上,儒家主張仁義禮智等價值是天道本具的內容。《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都是說人性是天道的“下貫”,有其超越的根據。而儒家是主張“人之初,性本善” 的,自然會與道家所主張的“天地不仁”之說相齟齬。

儒家雖然主張形上本體、道德價值是“實有”,但並不否認境界上的“虛無”。所謂境界上的“虛無”,是說在道德踐履達到極致、行仁由義臻於“化境”時,心體便毫無執着,無所掛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

雖然儒家主張人性本善,但並不認爲當下的個人就已是聖人。而是認爲,經驗世界中的個體總有程度不等的氣拘物蔽,在生命存在上並不能完全彰顯本體,於本體有程度不等的缺失。欲使本體完全落實,須有復性的工夫。在做工夫的過程中,必須做艱苦的擇善固執、爲善去惡工夫。待工夫臻於純熟時,心之本體完全恢復,實然之心純化爲至善本體。隨之,主觀境界也發生了根本變化: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此境界中,心的活動純善無惡。既無惡可對,則善名也無以立,結果是善惡雙泯——這就是“無”的境界。由於在“無”的境界中,心體毫無執著,隨感而應,隨感而化,故又可稱此境界爲“虛”的境界。《尚書》所說“無有作好”、“無有作惡”6,《中庸》所說“從容中道”,《論語》所說“從心所欲不逾矩”7,《孟子》所說“行其所無事”、“上下與天地同流”等8,雖然說法各有不同,但指點的都是虛而無滯的精神境界。

由於受佛教、道家的刺激、,宋明儒學對虛無之境的論說最爲詳悉。周濂溪的“無思無不通”之說9,程明道的“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之說10,王x明的“無善無惡”之說,王龍溪的“四無”之說11,以及周海門在其《九解》中的論說12,都是對境界上的虛無之說的闡發。

自境界上而言的“虛無”,儒家有之,這是無庸置疑的。在這一點上儒家與釋道兩家是相通的。前面論及佛家本體論上的虛無思想、道家價值論上的虛無思想,而未論及其境界上的虛無思想。其實,釋道兩家論境界上的虛無,比儒家的論述還要多得多,最著者如《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說,《壇經》“本來無一物”之說,《莊子》“逍遙”之說等。佛、道境界上的“虛無”與儒家虛無之說相通,均指身心修養達至極致後心體獲得絕對自由、精神獲得徹底解放後的灑落境界。牟宗三先生說“無”的境界是儒釋道三教的“共法”,極有見地。13不過我們不可因境界上的“虛無”是“共法”,就籠統地主張“三教合一”。在本體論上、價值論上儒家極力反對“虛無”之說,與佛道有着根本區別。

總之,“虛無”可從本體論上談,如佛教哲學所爲;也可從價值論上談,如道家哲學所爲;;也可只從主觀境界上談,如儒家之所爲。虛無思想有不同的實際內容,有不同的形態。

二 劉蕺山的“虛無”思想

明末的劉蕺山是一位在上卓有建樹、在道德踐履上皎然粹白的大儒。雖然他極力掊擊王學末流之弊,但並不諱言境界上的虛無。不僅不諱言,而且持之甚堅,言之甚詳。

TAGS:論略 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