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隱性德育的磁場理論觀

學問君 人氣:4.42K
關於隱性德育的磁場理論觀

  [論文摘要]隱性德育與磁場有許多相同之處,它們似“無形”,實則“有形”,它們時時處處都在產生作用,它們同樣有“磁場源”、“磁場域”及“磁輻射”、“磁感應”、“磁共振”等效應。筆者把隱性德育的“磁場源”、“磁場域”及“磁輻射”、“磁感應”、“磁共振”稱作“隱性德育源”、“隱性德育城”及“摩性輻射”、“隱性感應”、“隱性共振”,試圖用磁場理論來探究隱性德育作用機理,以增強隱性德育的實效性,提高高校德育效果。

  [論文關鍵詞]隱性德育 隱性德育源 隱性德育域 隱性輻射 隱性感應 隱性共振
     
  一、隱性德育與磁場理論
  
  (一)隱性德育
  所謂隱性德育,就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意圖、教育目的是明確的、顯性的,但採用的教育手段是隱蔽的,教育的內容和目的是深藏在各類活動及載體中、隱藏在友好和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受教育者感覺不到自己是處於被教育的地位,而樂於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從而達到了教育者的預期目的。隱性德育的一個最本質的特徵就是它不帶有強制性,而是靠學生自身的體驗、感受來接受教育,它滲透到大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透過一點一滴的積累,逐步產生累積效應,進而透過大學生自己的主體選擇內化爲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在實際生活中指導自己的行爲。
  
  (二)磁場理論及其特點
  場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基本形態,具有能量、動量和質量。實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依靠有關的場來實現。最早提出“場”概念的是19世紀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他認爲,在物理世界裏存在一個所謂的電場、磁場和重力場,在場中的所有元素會因爲某種形式彼此共鳴的力量而凝聚在一起,場中的元素與元素之間會彼此影響,它們不是彼此之間互相吸引,就是彼此之間互相排斥,這種彼此相互牽引的力量受制於元素之尺寸、質量、位置等因素。統一場論認爲,“場”就是相互依存事實的整體,就是某種“作用”或“量”的時空分佈,其本質特點是輻射和吸收的辯證統一。
  磁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產生於磁極和電流周圍。磁場對放人磁場中的磁極和電流有力的作用。因此,磁場是指傳遞物體間磁力作用的場。
  磁場具有以下特點:
  1.方向性。磁場中任意一點的小磁針靜止時都指向磁場的N極,磁場中磁向都是從N極指向s極,具有明確的目的指向性和吸引傾向性。
  2.作用性。磁場對放入磁場中的磁極和電流有力的作用。具體表現爲磁輻射、磁感應、磁共振等效應。
  3.連續性。即磁場對場內物質發生作用的不間斷性,它既包括時間上的連續性,又包括空間上的連續性。
  
  (三)隱性德育與磁場理論
  磁場具有“磁場源”、“磁場域”及“磁輻射”、“磁感應”、“磁共振”等效應。隱性德育與磁場有許多相同之處,它們似“無形”,實則“有形”,它們時時處處都在產生作用。我們不妨從磁場理論出發,假設隱性德育也存在“磁場源”、“磁場域”及“磁輻射”、“磁感應”、“磁共振”等效應,並把它們稱作“隱性德育源”、“隱性德育域”及“隱性輻射”、“隱性感應”、“隱性共振”。
  磁場源即產生磁場力的物體,磁場域即磁場產生作用的空間、範圍,磁輻射即磁場不停地向外傳送能量而場內物體不停地吸收能量,磁感應即磁場對放入磁場中的磁極和電流有力的作用,磁共振即當磁場頻率與場內物體頻率相同時產生最大的能量吸收,產生最大的振動現象。這五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繫的。磁輻射是磁場釋放能量而場內物體吸收能量的過程,在隱性德育中,隱性德育源也在不停地向外傳送能量,而個體的人在不停地吸收能量,從而內心得到道德達到德育的過程。而當磁場頻率與場內物體頻率相同時輻射能量達到最大值,產生最大作用,這就是我們德育中所要達到的最佳效果即共鳴。磁感應是磁場對放人磁場中的磁極和電流的力的作用,“隱性感應”則是個體在隱性課程、文化傳統、環境情境中潛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隱性德育與磁場理論有許多相關之處,筆者試圖用磁場理論來探究隱性德育作用機理,以增強高校德育的實效性。
  
  二、隱性德育的“隱性德育源”
  
  (一)隱性教育與隱性德育
  隱性教育是指隱藏教育目的,透過將教育性因素滲透到教育對象日常接觸的環境、文化、網絡、娛樂、輿論、制度、管理、服務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載體之中,引導教育對象主要經由非認知心理獲得教育性經驗的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從外延而論,隱性教育涵蓋以班級隱性課程、正式課程內含的隱性因素、大型活動的道德感染等爲主要形式的隱性課程,以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爲主要內容的文化傳統,以及以物化建築、文化設施、網絡環境等爲主要載體的環境情境這樣三個重要而基本方面,概括說其外延主要包括隱性課程、文化傳統和環境情境三個方面。隱性德育也主要以隱性德育課程、文化傳統和環境情境爲載體,引導學生在體驗、分享中獲得身心和個性發展以及價值觀、理想信念和道德觀念的活動過程及其方式。
  
  (二)磁場源與“隱性德育源”
  磁場源即產生磁場的物質。“隱性德育源”即產生隱性德育功能的物質。上面我們分析的隱性德育主要以隱性德育課程、文化傳統和環境情境爲載體,因此,隱性德育的“隱性德育源”也主要存在於這三大領域:隱性德育課程、文化傳統和環境情境。下面我們逐個來分析這三大“隱性德育源”。
  1.隱性德育課程。隱性德育課程包含在班級隱性德育課程、正式課程內含的隱性德育因素、大型活動的道德感染等。隱性德育課程潛伏在顯性課程之後,透過間接、內隱和潛在的方式作用於受教育者。同時,隱性德育課程不僅廣泛地潛伏在受教育者的各項有目的的德育活動之後,而且廣泛地隱含在一切教育環境及體制與氣氛之中,甚至廣泛地隱藏在受教育者的整個學校生活之中,在作用途徑上具有廣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