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通用15篇)

學問君 人氣:2.27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教師教學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通用15篇)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1

本學期,我一改代數學的慣例,擔任了二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二年級的學生好動,愛講小話,課堂效率極差,針對這種情況,在上課之前我首先整頓紀律,耐心的教育他們,給他們講學習的重要性,要求他們一定要專心聽講,一個人應該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不要只知道玩耍,或者以獎品,向誰和誰學習的方式激勵他們。經過教育大部分學生能專心聽講了,還有個別學生有點反覆的現象,管不住自己,我便採取點名提醒的方式。這樣,紀律基本上算是整頓好了。

少數學生還有一個缺點是書寫錯差,做題粗心,錯題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做完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並要求字寫得慢些,寫得工整,格式不對,書寫不工整,一律重新做過,經過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題還是錯得多,於是我在班上宣佈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語文作業連續十次得滿分老師就獎獎品,這樣激發了優生的積極性,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於衷,怎麼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的重新改過,改正確了纔算過關,前一段時間,學生沒有這個習慣,作業錯了未改就走了,或乾脆不交作業,老師一一清查,清查出來嚴肅處理,這樣一來,作業基本交得齊,且學生也有改正錯題的習慣了。

這樣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逐漸養成了,教學工作也越來越輕鬆了。

我對教學工作從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虛心向同事們求教,因爲我知道課程是一種實踐,只要用心鑽研、探索、反思、總結經驗,就可以把語文融入到孩子們當中,變成孩子們的笑臉,變成學生愉快的學習,變成學生更真實的發展。新課程要透過我們共同的努力變成一種真實的、動態的、發展的現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獲取了點滴的教學經驗:

一、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

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爲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透過不斷的求異,激活學生思維,"玩"出價值。如"闖"字的識字,有的學生說:"這是一隻馬跑進門了。""不是,這是馬兒被關住了失去了自由,想衝出門到外面呼吸新鮮的空氣。"有的學生說:"這是"門"跟門有關係,就是衝進門或衝出門的意思"……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看字形認字、跟據部首猜字義等等,學生在發散思維的"玩"中學得快樂。再如用畫畫的方法記一記會意字;將所學的字、詞貼在家中的實物上"復現";將課外識記的字剪一剪、貼一貼,製成"小報";在班級中評選出"識字大王"等方法、活動都爲學生識字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玩"法。

二、在寫字方面,我把寫字當作美的鑑賞對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範、漂亮

《課標》中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着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一個人的字寫得好與否,不僅僅是個人的"門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及性格特點。因此,教學時我採用了"讀字、範寫、評議、試寫"的程序:"讀字"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律;在範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把握寫字的要領;讓學生對老師評頭論足,運用形體動作學寫筆畫、作業展覽、評選書寫閃耀明星等方法,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三、在閱讀教學中,我重視朗讀、理解和感悟結合

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在不同層次的讀中,教師同樣鼓勵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挑出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討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畫出來,說一說自己這樣畫的理由,放膽做畫學語文;讓學生排演課本劇,師生根據語言文字進行評議,演演評評學語文等等。這些頗有趣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還能促進學生樂學、愛學語文。

在學生習慣的培養方面,我注意讓兒童在規範中學語文,打下學好語文的基礎。這並不與在"玩"中學習語文相矛盾,習慣能影響人的一生,"個性"必須在一定的規範中張揚纔不會使學生走上發展的歧途。所以,教學決不能從統得過死轉向放任自流,一定要嚴把"度"這一關。在聽、說、讀、寫幾方面,都有一定的規範。如:個別同學站起回答時,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有意見可以舉手提出;朗讀或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語文學習的點點滴滴都需要有規範,都需要我們去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四、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

我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是孩子們的樂趣所在,將"玩"引入課堂,使學生對這種活動的動機和興趣逐漸遷移到語文學習上,從中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在探求語文教學進程中,我力求將"講堂"轉變爲"學堂",將機械重複的練習轉變爲生動活潑的遊戲,讓學生充分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爲他們語文學習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儘管是"玩"中學語文,但我們決不是追求形式主義。這裏倡導的"玩"是一種形式、一種途徑,"玩"是爲了更好地學習語文,培植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今後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2

【摘要】如果說人生教育體系是一座高樓大廈,小學教育則是大廈的根基。小學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點,既爲人生髮展奠定基礎,也爲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國家需要的各類人才夯實根基。隨着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農村適齡兒童獲得了基本的學習機會,義務教育給農村小學教育帶來了勃勃生機,但農村小學教育現狀依然不容樂觀。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困境;對策

一、農村小學教育現實困境

1.老師隊伍素質仍待提升

相比於改革開放初期,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後,農村小學老師隊伍素質,得到了很好的優化。但是在與城市小學老師隊伍做橫向對比後,仍然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農村小學老師隊伍素質不高、老師人數不足等諸多問題。首先是老師隊伍的學歷總體水平較城市小學爲低,雖然農村小學老師招聘已經納入到事業單位統一招考中,但是仍然以大專或普通二本高校的學生爲多,因此在教學綜合水平上仍然存在基礎不過硬等問題。其次,老師人數不足,有的學校,語文和數學這樣的主科還是由一個老師擔任;一個老師擔任兩個或兩個以上班級的班主任,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難以想象,一個人怎樣應對這麼繁重的工作。農村小學教育仍然以語文、數學等文化課教學爲主,英語、音樂、美術以及各種其他類型的興趣班等開展水平不高,對於學生的全面素質提升助力不夠。哪個校長不想讓學校辦學搞得豐富多彩,究其原因,沒有這方面的師資力量,心有餘而力不足。

2.教學資源匱乏

原本農村中小學的教育在我國教育界所佔的比例就很大,並且農村的小學教育因爲地域分佈的不一樣,造成了小學教育在物質條件上的差異,國家的幫扶已經很大的投入了,然而,因爲地域地形條件所限至今有些偏遠地區的校舍都還沒有完整的桌椅板凳,最基本的物質條件仍有欠缺。一些地區小學教育的師資力量也還存在不足,近些年來,一些志願者充實到這些地區的教育事業中來,也只是杯水車薪,農村的中小學教育的現狀還很堪憂。

3.辦學條件差

農村教學由於地域環境的差異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許多老少邊區的小學教育質量的下降,甚至一些極爲偏遠的地區辦學能力都不具備。我國全面的經濟建設已經進行了幾十年,可對偏遠地區的農村教學系統的關注還不很到位,與中小型城市的教育發展現狀相比較差距很大,在一些農村的校舍裏見不到一臺電腦,也看不到音樂教學用的鋼琴,在受到地方經濟發展緩慢因素的束縛下,農村小學教學的辦學條件達到了最低限度。這與我們資訊發展迅速的城鎮都市相比較,農村的小學教學現狀亟待改進。

二、解決農村小學教學困境的對策

1.提升老師隊伍素質

對於農村小學教育而言,老師承擔着更爲重要的角色,啓蒙階段小學老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能夠對正處於身心發育關鍵時期的青少年產生直接、重大且深遠持久的影響,很多青少年對學習失去興趣乃至輟學都與小學老師不無關係。提升老師的專業素質,加強老師的定期培訓,增強老師在德智體美教育等領域的專業技能,爲小學生開設更多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完善農村小學老師的聘任制度,從招聘環節緊把入口關,透過更加優越的條件吸引更多師範專業的素質過硬的年輕老師。同時要在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背景下探索城鄉小學老師交流機制,透過城市老師到農村支教等形式促進城鄉老師交流,促進農村老師隊伍的不斷完善。

2.豐富教學資源

農村小學的教學改進要從多方面來考量,首先從農村小學的基本校舍的硬件配備入手,應由教育系統各級主管校舍改造的部門單位與相對應的地方行政主管教育的單位溝通合作,對各分屬管轄範圍內的農村校舍進行細緻的排查,蒐集校舍現狀資訊,再有地方行政管理部門有針對性的對農村校舍進行基本資源的配置,要從教育面向所有人的角度對一些地區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根據不同地區和地理環境,對校舍基本建設進行全新的與時俱進的設計和改建。基本教學用具的配備的完善也是關鍵的環節,要與小盒的改建相匹配相同步。農村教學的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影響農村教學發展的主要因素,完善農村教學的師資隊伍的建設,要對農村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員予以相應的政策傾斜,穩固農村老師隊伍,提高農村老師待遇標準,定期對農村老師進行教學經驗的研討,完善農村教學資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

3.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辦學條件

農村教育的現狀對於我們來說是急需改進的工作重點,每年都有因爲上學條件不具備而輟學的孩子,而且數量很客觀,這需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資金投入力度,當然,政府從財政上進行固定的投入是有計劃的,而各級主管教育的地方行政主管部門應該從多渠道對農村教育的基本建設進行投入和改造,根據地域地形影響教育開展的一些因素,改善村村寨寨之間的道路交通,以保證學生能夠進學校上課。加大扶持的力度,有效地利用一些教育基金或從省級地區級鄉鎮級的教育經費裏,增加農村教育的比率。可以設立政府部門或個人針對貧困學生的幫扶制度,真正做到對農村教育現狀的改善。

結束語

總之,小學教育是我們每一個人最早的啓蒙教育,使我們認知世界最早期的感覺,小學教育是對我國民素質教育的一個基礎的奠定,完善農村小學老師隊伍的建設,加大對農村老師的政策傾斜,增加對農村教育的幫扶,都將是改善農村教育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張碩.農村小學教育現狀及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2,(03):4-7.

[2]李豔玲.農村留守學生學業行爲不良的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7):17-19.

[3]張潔.農村小學老師專業發展狀況研究——來自湖南省張家界市的調查[D].長沙:湖南師範大學,2013.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3

摘要:近年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成就顯著,但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如管理者觀念滯後、方法過時,不能與時俱進等,這就需要管理者轉變觀念,不斷提升自己,採取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

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推行,促使小學教學模式、培養目標、形式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學管理呈現複雜化,因而諸多問題也暴露出來。

1.開展小學教育的必要性

1.1小學教育是國民成長成才的奠基石

爲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國家提出了人才強國、科教興國的戰略。百年大計,教育爲本。起着啓蒙作用的小學教育,也在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改革,提倡素質教育。小學教育屬於民衆人生路上的基礎教育,是未來發展的奠基石。小學教育,透過指導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實現兒童向青少年階段更好地邁進,爲國民素質提高奠基。

1.2小學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關鍵

古語云: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又曰:一切要從娃娃抓起。教育興,則國興。小學教育作爲學生求學路上的第一步,對學生思想道德、行爲習慣、人際關係方面的培養,起着關鍵性作用。小學透過素質教育,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化修養,懂禮貌,愛運動,勤思考,敢創新,這些素質的提高,爲日後學生成長成纔打下了堅實的根基,是培養人才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性一步。

2.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概述

2.1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理念

小學教育是秉承以人爲本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習慣。常言道:“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而,小學教育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形成自己的喜好,爲學生日後成熟的性格和價值觀打下基礎。習慣是內驅力,不需依靠外界,而是靠自主完成。因此,小學教育作爲一項重大事業,有責任幫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2.2小學實施素質教育,促使教學模式發生了轉變

素質教育是社會對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近年來,各地普遍實行素質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學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由以往只重視學生成績的觀念,向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方面轉變。學生也由死記硬背模式向動手操作方面轉變,提高了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冒險精神增強,敢於探索,勇於創新。可以說,小學實行素質教育以來,取得了可觀的成績。

3.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管理者教育觀念陳舊

素質教育對小學教育管理者提出了重大挑戰。管理者要在教育和教學上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從自身做起,思想觀念要與時俱進。改變以往經驗式的教學理念,要鼓勵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意義上實現作爲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價值。

3.2管理者依舊只重課本

知識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小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有探索的傾向。因而,管理者應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徵,因材施教,從生活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教學。但現實中往往存在着這樣一種狀況,小學老師依舊只重視課本知識,忽視其他方面的拓展,使得教育內容比較單一。書本上的知識畢竟有限,學生能夠了解到的知識也極爲甚少,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學生的視野,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

3.3教育方法單一

現在小學教育方式依舊以老師講授爲主,口手相傳,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使學生充分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種方式非常難做到因材施教,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提高。過多的講授忽視了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老師應該多問學生爲什麼,而不是一味的只是告知是什麼。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開展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性,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知識。

3.4師資力量不足,影響教學質量

由於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了地區間教育發展差距較大的局面。偏遠山區由於設備低、住房簡陋、教學環境差、工資水平低等侷限性,許多人不願去那裏就業,繼而造成了偏遠地區師資力量不足的局面。師資隊伍學歷低,教學質量差,使貧困地區的孩子不能夠受到高質量的教育,農村城市教育差距越來越大,加大了地區發展差距。從長遠來看,不利於教育事業的發展。

4.結語

小學教育,是人成長中的啓蒙教育。小學教育管理者,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本着以人爲本,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一切的教學理念,做好學生成長路上的引導者,對學生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

參考文獻:

[1]劉宏.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科學導報,2016,(1).

[2]包金玉.淺析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7).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4

摘要:隨着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減負增效”已成爲一線教師的教學目標之一。小學數學作爲基礎學科之一,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門知識,如何在教給學生知識,提高他們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的同時,又不讓學生感到數學學習繁重、困難呢?這就需要我們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減負增效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減負方法

隨着國家教育部“減負增效”活動的層層推進,各個學校如火似荼地展開了減負活動,而且“減負”這個詞在早就被提出了,可是爲什麼最終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呢?主要是我們沒有把“減負”和“增效”很好地連接起來,有些教師甚至走入了減負增效的誤區,比如認爲“減負”就是減少學生課業上的負擔,減少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其實,“減負”並不是不要課業負擔,而是把過重負擔減爲適量學習任務,從思想上真正減輕學生的負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如何做才能真正地實現減負增效呢?下面筆者針對這一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希望能夠爲廣大同仁提供一些啓示和借鑑。

一、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抓住學生狀態最好的時間開展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課堂上所學知識。首先,教師要認真備課,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數學教師應該在領會課標精神的基礎上,深入鑽研教材,做到爛熟於心,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時能收放自如。更重要的是,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從自己所帶班級的學情出發,針對不同年級段的學生創設一些聯繫生活的、有趣的、有意義的情境來激發他們的興趣,以一些實際存在的事情和事物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其次,選擇一些有創新的課堂教學手段。教師應當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各種功能,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每節課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但將科技手段運用的教學中並不意味着完全棄用傳統的教學手段,而是要將二者相結合,避免學生因眼花繚亂的課件展示而忘記了學習的重點。

二、教師要爲學生精選作業練習題

精選數學作業就要求數學教師依據授課內容,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從衆多練習題中精心挑選一些作爲課後作業,或者教師針對教學內容自己設計一些作業題,使學生透過做練習題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那麼爲什麼需要教師精心挑選小學數學作業題呢?筆者認爲只要有“質”和“量”兩方面的原因,“質”揭示了精選數學作業的重要性,如果學生是透過“做和反思”學習數學的,那麼他們做什麼樣的數學題,就將形成什麼樣的數學經驗和能力,並進一步積累或昇華爲什麼樣的數學觀念。從某種程度上講,學生做什麼樣的數學題,不僅反映了教師的數學教學經驗,還映射出他們的數學教育觀念。“量”雖然能夠體現出多做練習題能夠提高數學學習成績,但是學生投入到“題海”中,重複地做題會增加他們的學習負擔,而且用時長收效慢。小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時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因此作業的佈置既要重視“量”,也要重視“質”,這就決定了教師在佈置數學作業時要精心挑選,這是實現“減負增效”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手段之一。當然,要從浩瀚、繁複的題海中精選作業,非常考驗教師的能力,要使練習題不僅要達到鞏固知識、熟練應用的效果,還要使每位學生都能透過做作業有所收穫、有所提高。因此,教師每次佈置的作業題都要體現一定的層次性,可以根據作業題的構成適當選一些反映概念、靈活解題方法的習題,還可以編寫一些錯解辨析、悖論質疑及無定解的開放式習題,給學習有餘力的學生留下足夠發揮的空間,力爭使每次作業都能體現出教師的“精挑細選”。

三、教師要做好課後輔導

學習輔導主要是解決學生願不願學和會不會學的問題,着重對學生學習技能、學習情緒、學習動機進行輔導。由於學生之間存在個性差異,接受能力有強有弱,學習水平有高有低,教學就可能會產生“吃不飽”和“吃不了”兩種情況,因此,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必要補充。對能力較強的學生,要充分激發他們的創造性,爲他們設計較高的目標,使他們學有方向。一個教育學家曾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沒找到能教好學生的方法。”後進生的獨立性、自覺性相對較弱,往往今天教會了他們,明天又忘記了,有時一種錯誤會犯好幾次。對這部分學生,教師應充滿愛心,滿腔熱情地關懷他們,幫助他們瞭解自己的學習潛能,確立合適的學習目標,改進落後學習方法,對他們練習中的錯誤要及時給予解答。對於中下等學生來說,他們不提問題並不能說明他們沒有問題,他們可能問題“多多”,教師要啓發他們發現問題,多提問題,並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對他們的每一點進步給予鼓舞和激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減輕他們的課業負擔和心理壓力。

四、改變傳統的判作業的方式

小學生在做數學課後作業時,並不是每道題都會做,都能做對,我們數學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對於不會做的題,讓學生分析自己不會做的原因並寫在相應題目的下面,這樣教師就能在作業中很清楚地看出哪些題目學生掌握得還不是很好,有待於更一步的講解。另外,有一部分學生是在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下完成的,教師也應讓學生在相應的題目下面寫出來,這樣既有利於教師對學生作業及時檢查,也能真實反映學生的作業情況;最後,在學生做完作業的時候,讓他們再寫一寫用到了哪些知識來完成作業的,對於作業完成情況有什麼感受?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已學知識有一個好的歸納和整理,既實現了減負,又提高了學習的質量。

總之,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樂學;掌握了恰當的學習方法,才能夠會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終生受益,當他們不再把學習當做負擔,即使再繁重的知識累積也不能困擾他們。這樣,“減負”就不再是一句空話,“增效”也會落到實處,這就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

參考文獻:

[1]陳國輝.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減負的智慧[J].新課程學習,2011(3).

[2]張愷.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減負增效”[J].教育學文摘,2012(9).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5

摘要:生活中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要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學以致用。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質量;小學數學

一、巧妙利用學生的錯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思維的培養首先是從興趣開始的。我們必須誘發學生對所學材料感興趣,從而調動其學習的內驅力,達到學習的目標。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由於來自於學生平常的學習生活中,而並非是胡亂編制的,因此,它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有着特殊的作用和重大的意義。

我們應當及時把握住學生的錯誤資訊,及時反饋,不放過每一次有教育教學意義的錯誤,以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自然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不是難事了。因此,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只有充分意識到答錯題的學生的錯誤所在,使一個學生的錯誤讓全班學生都吸取了教訓,並加以改正,這樣的教學效果是極爲有效的。

二、認真做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師生在課堂上不僅要有知識方面的資訊傳遞,更應有情感方面的互動。一年級的新生由幼兒園進入小學,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全新的學習模式。他們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據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我耐心的指導他們,真誠的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關心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學生認知矛盾,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新知的興趣,誘發學生情感的孕育。例如:在教學“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時,要求同桌的兩個小朋友分別在紅、黃兩個學具盒內抓一把花片,猜猜同桌抓了幾個花片,再將自己抓的花片告訴同桌,比比,誰抓的多。提問:你有辦法知道誰的多,多多少嗎?這時候學生就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並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現在教學的例題不再是以往不可捉摸的、遊離於生活之外的應用題或文字題,已變成了形象生動、鮮活直觀的生活情境:買東西、去旅遊、做遊戲、找規律等等事例;像這樣,多方面的提升教材層次,就使得原本抽象的數學就變得生動有趣。我們教師運用起這樣好玩的教材教學,自己都能感到特別興趣。

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

現代教學論認爲,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的過程。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着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如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

另一方面,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爲運用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材料。這樣說,絕不能認爲教學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爲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並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如果不注意這一點,教材沒有有意識地加以編排,教法違背激發學生思考的原則,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相反地還有可能逐步養成學生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四、利用學生的錯誤,創設有效情境,培養學生髮現意識

數學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不斷認知的過程。雖然這些認知都是前人總結好的,都不是新成就、新發明,但對於學生來說卻是全新的認知。他們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發現,由一個未知到已知,再從另一個未知到已知,這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發揮作用,那就是發現意識。有了這個意識,學生就有了自主探究知識的源泉和動力。所以,發現意識的培養在數學教學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千萬不能忽略。利用學生出現的錯誤來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是一種培養學生髮現意識的有效途徑。

五、課前匯入新穎獨特,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是授新課,還是練習課、複習課,一個好的課前匯入,能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產生探奇覓勝的求知慾,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很快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爲教學創設一種良好的情境。特別是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發,聯繫生活講數學,把數學問題生活化。

在教學中,教師不要急於講解新授知識的動作要領,而應透過組織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開展學習討論,讓學生進行自覺地積極地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所提問題採取邊整理、邊刪改、邊示範、邊講解的方法,最後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確的動作要領,使學生在充滿熱烈探討的交談氣氛和積極參與思維的過程中,自然地掌握新授知識的內容。

六、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

第一,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教師在課堂上面帶笑容,其歡樂的情緒會感染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孩子,使師生情感得以自然的交流,讓每一個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學習之中。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應多鼓勵,少批評,使他們有信心學得好。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並適時給予表揚和肯定,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

第二,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等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變得新穎、有趣、直觀、形象。比如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玩具雨”的場景――讓不同類的玩具以下雨的形式呈現在屏幕上。

等學生觀察以後教師提問:“剛纔大家看到出現了哪幾種不同的玩具?各出現了幾個?你能記住嗎?誰有好的方法來幫助大家記清楚?”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統計的教學內容。

一方面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課堂更富有情趣,從而讓他們產生學習統計知識的慾望。

總之,進行素質教育,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形成過程中掌握規律、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發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剛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2004.7

[2]王明濤.《數學教育教學》,2012.9

[3]李月球.《農村小學教育教學》,2002.10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6

摘要:這裏對小學教學設計問題進行了相關探討,提出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並結合國內情況進行了問題原因探析,希望可以帶來一定的參考。

關鍵字: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探討

一、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存在問題

(一)缺少“關於數學”的知識,以致對數學本質特點和數學教育價值缺乏全而深入認識和思考

學科知識是教師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基木前提,小學學科知識木身難度並不大,小學數學教師的數學知識本該沒有問題;然而,調查發現,目前小學數學教師普遍缺少關於“數學”的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很難有意識和能力去挖掘提煉出數學知識中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文化,濘致很多教學設計往往停留在知識和技能層而,很難激發學生數學持續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沒有得到很好發展。

(二)缺少數學學習方而的知識,對數學教育理論缺乏更新,導致新課程理念理解有偏差

一個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還應該對小學生怎樣學習數學的過程有所認識,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掌握一定的數學學習心理學方而的知識。如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特點、不同知識類型(如概念、空間觀念、問題解決等)的學習過程和特點等。小學數學教師的數學教育理念還比較陳舊,對於一些比較新的數學教育理念如弗賴登塔爾“數學化”“建構主義學習觀”“問題解決”“做數學”等,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沒有學習過,很多老師都沒聽過。以至於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對於數學新課程理念往往停留在文字表而,Jl二沒有真正領會到新課程理念的內涵,往往追求一些形式的變化,如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現代媒體的應用等,因爲缺乏合理選擇和設計,往往得不償失_甚至“矯枉過正”。

(三)缺少教學設計理論和方法的知識,以致教學設計缺乏科學系統性,實際操作不得力

調查中,僅26%的人系統學習過教學設計課程,可見目前小學數學教師普遍缺乏教學設計理論和方法方而的知識。此外,還存在比較突出對教學設計的認識論與方法論之間的矛盾問題,很多老師認識到了教學設計很多先進理念如整體優化、爲學生學習設計教學、目標導向、知識分類等,但是由於缺乏教學設計操作層而的技能,如內容分析方法、教學目標闡明技能、教學策略和教學媒體選擇方法等,就無法讓這些好的教學設計理念真正在實踐中得到貫徹和落實。

此外,還存在教學設計前期教師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師缺乏對教學方案的優化意識,導致制定出的教學方案對實際教學缺乏實際指導價值等問題。

二、教學設計問題原因分析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我們透過分析認爲,最直接影響我國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小學數字教學自身素質不高

1.小學數學教師學歷偏低

調查顯示,252人爲高中、職高或者中師,佔62%,92人爲大專,佔22.2%,本科爲66人,佔15.9%,究生爲1人,佔0.2%,可見,目前小學數學教師的學歷偏低,離國家規定的小學教師木科學歷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2.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非數學學科背景

目前有很多小學數學老師所學專業不是數學教育專業。調查問卷顯示,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大多數爲小學教育(106人,佔25.6%,而其中只有24人明確爲數學教育相關專業,僅佔5%,除此以外,還有各種各樣不同專業的人來充當小學數學教師,如則會、公共事業、管理學等。他們沒有系統全而地學習過數學學科和數學教育學科方而的知識,對數學學科知識特點認識很不夠,在教學時就很難準確地把握數學的本質特點,往往傾向於灌輸數學知識和技能以應付考試。

(二)小學數學教師在職培訓不繫統,效果有待提高

調查發現,目前有關部門己經開始關注小學數學教師對教學設計方而的培訓,但培訓質量不可恭維,大致存在三個方而的問題:

1.培訓力度不夠,受訓人羣不廣泛,培訓流於形式,方式中一,培訓效果不盡人意

問卷調查顯示,接受過教學設計理論知識、方法與技能方而的專門培訓的老師僅佔38.3%,仍然有59.1%的人都沒有參加過此類培訓,可見對於教學設計理論知識、方法與技能的培訓力度還不夠,受訓人羣還不是很廣泛。有的培訓表現爲,教學設計方而的培訓體系本身不繫統全而,往往是“缺啥補啥”,讓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對教學設計缺乏整體認識,培訓內容對於實際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和實踐性操作價值不大”。形式上,培訓多采取專家講座、集體講授等方式,策略中一,沒有激發教師學習興趣和內部動力,以至於培訓流於形式,收效甚微。

2.培訓缺乏可持續性

在培訓中,教師們對教學設計的理論和方法贊聲不己,躍躍欲試。但是集中培訓後迴歸到常規的教學中,老師們很容易就失去了培訓時的那種應用、創造和探索的激情。目前的教學設計培訓與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實踐缺乏長久持續的結合、對日常教學的可持續性支援,導致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備課時不能很好地應用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

(三)學校對教學設計方而的管理不夠科學

學校對教案的管理和檢查方式對教師教學設計也有很大的影響,目前的教案檢查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檢查人員不固定,檢查主要看數量,質量上沒有統一的要求,不會給老師具體的反饋。有教師反映,學校檢查的目的是瞭解教師的工作態度,教案每年要檢查、簽字、蓋章,防止教師把舊的設計拿來這學期用,檢查時是通不過的,所以教師們的很多時間都花在抄教案上,而在以前教案上完善,修改的時間很少。整個教學設計的評價與管理流於形式而失去其應有價值。

參考文獻:

[1]巴拴存.反思性教學與教學反思[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7,2(2).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7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小學體育教師對教學方式進行改變。

關鍵詞:教學方式;綜合素質;課堂活力

一、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多數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通常以示範型的教學方法進行體育教學。具體地說,教師利用肢體語言進行體育教學,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自己的動作進行模仿和學習。

這種教學方式的本質是一種強行的灌輸,學生獲得的認知並不深刻,所學習的姿勢與動作也容易混淆和遺忘。因此,教師需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究與摸索,在獲得更深層次認知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以小學短跑教學爲例,教師不再嚴格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而是在簡單的講解與示範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並透過分組合作進行短跑訓練。在此過程中,學生就能夠透過相互的競技、比賽和合作不斷完善自身的短跑姿勢與動作,並不斷提高自身的成績。在自我的探究以及合作互助的過程中,學生的收穫無疑更大,達到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以趣味性爲主導的教學方式

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就是要增加小學體育教學的生動趣味性,使學生能夠集中精神地面對教學,並主動配合教學工作。

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運用遊戲教學法開展教學。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打空降特務”的體育遊戲,要求學生手持沙包擊中從空中拋下的“降落傘”。教師以遊戲爲載體,其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反應能力,並有效提高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

這就能夠吸引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變得更加主動,達到維持課堂活力,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總的來說,教師要對小學體育教學方式進行改革需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及教學的趣味性,這就需要衆多教師在本文研究的基礎上不斷總結與交流,提出更有效的教學策略,達到推動小學教學進一步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李犁花.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方式研究:以北碚區爲例[D].西南大學,2014.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8

摘要:科學發展到今天,我們越來越感受到科學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小學科學教學是科學的基礎教育,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科學意識萌芽和發展的最佳時期,因此這門課程的教學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其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研究和推陳出新。

關鍵詞:小學科學觀察探究方法情境匯入課外研究

科學教學的最好的方法是教師悉心指導、學生共同參與,大家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認識自然事物的規律,掌握所學,獲得新知,解除疑惑,不斷前進。下面略談一下筆者教學的心得體會。

一、巧設懸念,增進學習興趣

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就缺乏新鮮感和主動求知的意識。一堂課能否成功地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前提就是想方設法增進學生學習興趣。興趣來自哪裏?來源於對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好奇心,來自於對知識的求知慾。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巧設懸念,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他們的求知慾望,激起他們的探究興趣。

在《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一課中,我先讓學生觀察電池盒小燈座的構造,觀察連接方法,帶着大家一起動手演示,小小的燈泡發出熠熠的光芒,孩子們的臉上寫滿了喜悅。我抓住時機提出問題,能不能讓更多的小燈泡一起點亮呢,能不能讓一個很大的燈泡亮起來?一連串的提問,激發起孩子們的好奇心,他們躍躍欲試,情緒高漲,這對知識的掌握、爲後面的探究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仔細觀察,掌握探究方法

世界上任何偉大的發現,都和科學家的認真觀察離不開。有了認真觀察的習慣,觀察能力就會提升,就會有動手的興趣,就會有創造,這就是人們認識自然的基本途徑,也是科學教學的特點。

我們要根據兒童的年齡,考慮他們的受知識水平以及思維習慣,而教給他們一些觀察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探究的方法。小學生雖然好奇心強,但是情緒容易引起波動,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意識,也不能夠長期地對一件事情進行關注,他們往往只看到表面現象,我們要指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有順序地觀察。提示他們,我們觀察的事物後我們所學的知識有什麼聯繫?我們觀察的重點是什麼?觀察這些內容爲了獲得什麼?在教學《聲音的產生》一課中,我給學生們準備了一些能發出聲音的物品,讓他們透過敲打、撞擊仔細傾聽這些東西發出的聲音,都有哪些特點,這些特點又有什麼不同和聯繫,他們的一致點又在哪裏。學生們得出以下結論:它們發出的聲音各異,相同的地方是隻有震動才能夠發聲,他們從而能夠理解了“聲音是由物體震動而產生的。”

三、節約時間,課下爲課堂做準備

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指導學生多做一些課外準備,從而收到更好地學習效果。學習《油菜花開了》與《各種各樣的花》這一教學內容時,時間正好是春天。陽春三月百花盛開,我安排課外作業:觀察公園裏路邊以及菜園子裏各式各樣的花,注意採摘,要愛護植物,切勿踩踏,採集時要完整,妥善儲存起來,輕拿輕放,不要損壞。注意觀察鮮花的顏色、香味、現狀,分辨花的萼片、花瓣,辨別雄花和雌花,寫成筆記做詳細的記錄,總結經驗,提升對於花的感性認識,打好學習《各種各樣的花》這一課的基礎。

四、注重情境匯入,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

教學要避免千篇一律,打破常規,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在教學實踐中,課前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匯入新課,對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反之,毫無新意,平平淡淡,學習效果必然事倍功半,學生們探究活動的動力就會慢慢枯竭。要積極備課,語言幽默詼諧,讓課堂上充滿笑聲,善於向學生提出問題,給學生製造懸念,讓他們激情四射,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這樣的學習輕鬆愉快,收穫良多。如我們學習磁鐵的時候,我給大家準備了大小不一的磁鐵,提出一些問題“一個小小的磁鐵能吸起一個很大的鐵塊嘛?”學生們親手做實驗,就有了“不同的磁鐵磁力大小不同”的概念。在《岩石會改變模樣嗎?》教學中,從“校園裏的岩石七天內有變化嗎?”到“隨着時間的推移,岩石會改變模樣嗎?”不斷地提問,不斷地產生新的認識,逐步帶領學生們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

五、讓學生積極進行課外研究

自然界是豐富多彩的,知識本身也來自生活的總結。學習如果侷限於課堂,不僅捨本逐末,而且也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慾,因此教師應該帶領大家積極開展課外教學。比如,教學《觀察綠豆芽的生長》,這個必須要實際操作和研究了。學生們開始製作,持續觀察,有的同學很不成功,一開始就失敗了,原因是他們沒有按照要求讓綠豆用熱水燙,或者用水泡的時間不夠,沒能夠把綠豆皮泡開。有的同學失敗在過程中,因爲他們沒有進行很好的排水,豆芽根部腐爛;有的同學乾脆就是澆水不夠,乾枯而死。讚美優秀者,鼓勵失敗者,後者再接再厲,從前者那裏吸取經驗,結果他們後來都百分之百的成功了。這樣不僅學習到了知識,還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

綜上所述,教好科學,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行探究之中,以此培養他們的觀察、實驗、理解、探究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這一任重道遠的艱鉅之路,教師應站在世紀的高度,深入鑽研課標和教材,敢於創新,大膽探索,就能走出一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科學教育之路。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9

摘要:在數學領域裏,計算可謂是進行一切數學實踐活動的重要技能。新課程實施以來,計算教學亮點頻現、精彩紛呈,尤其是計算與應用的結合成了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尚".然而,時尚背後,過於追求情境而忽視計算的本質,計算課與解決問題課相混淆等諸多問題也接踵而來,不得不引人深思。就計算教學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改進計算教學情境創設的若干策略、情境創設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等方面做了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情境創設

新課程改革,對計算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教學情境是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是教師爲了支援學生的學習,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的教學環境。把計算教學融合在具體情景下的問題解決中對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和數感的建立有着重大的意義。在計算教學中提供必要的情境不僅可以爲學生提供學習活動的素材,有利於調動學生計算的積極性,還有助於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由於諸多原因,情境創設往往"變味""走調",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一、計算教學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

(一)情境創設目的不明確

以前的教材對計算課的處理,一般按照"複習鋪墊—出示例題—講解算理—練習鞏固"的步驟步步爲營,教學內容條理清晰。其優點是效率高,注重學生技能的掌握和形成;缺點是枯燥、人文性弱,以至於很多學生對計算課沒有好感,甚至討厭。新課程對計算教學的編排進行了改革,往往透過設計一個兒童喜歡的情境引出計算內容,在計算的同時又是解決問題,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於是,計算教學必輔以情境,無情境不入課堂。將"創設情境"異化爲"虛設情境",甚至"捏造情境",在非數學內容的生活資訊上兜圈,耽誤了教學時間。創設情境時沒有把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僅僅是爲了課堂上有情境而創設情境顯然不利於教學,不利於學生的發展。

(二)情境創設重點不突出

在日常的計算教學中,有這樣一幕我們非常熟悉的場景:教師出示情境圖後,就問學生:從圖中你瞭解到了哪些數學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學生的回答往往是漫無邊際、天馬行空的。()而教師不管學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

二、改進計算教學情境創設的若干策略

(一)深入鑽研教材,是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的生長點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訊

在教學研究時我們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相聯繫的不僅僅是應用題。我們必須抓住教材中的點點滴滴,儘可能地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從而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經過教師的鑽研與梳理,我們發現退位減法、估算、統計、測量等知識,教學的重點不僅是40分鐘的課堂,更應該是生活的大課堂,學生只有在生活的大課堂中才會學到更多的知識。實踐證明,深鑽教材,把握教材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才能把教材的知識點構建成網絡,使教學前爲後預設,後爲前延伸、拓展,有利於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切實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提供給學生的學習內容必須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創設一個"現實"的情境,不但能拉近數學與現實的距離,爲學生尋找到學習新知的基石,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只有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瞭解學生已具備的生活經驗,才能準確地把握教學的起點,從而有效地利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或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地、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小數加減法時,我對教材進行了如下處理:

師:同學們,老師昨天去華聯超市購買了一些物品,總共花費9.5元,你們猜猜看,我將如何付錢?

生1:正好付9元5角。

生2:可以付10元。

生3:……(付20元、50元、100元)

師:如果老師付了10元,營業員該找我多少錢呢?

讓學生嘗試計算。

師巡視,看學生對於10-9.5的計算有無計算錯誤的,特別是得數的整數部分是0,學生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並讓學生說說思考的過程,注重學生思維的'有序性、條理性。

師:真棒!那麼,你在計算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麼新的情況,需要提醒我們大家的呢?

生:10減9.5等於0.5,得數的整數部分是0,要寫0.

一道簡單的計算題,教師聯繫了學生最感興趣的人,聯繫了實際生活,使原本單調的計算變得生動起來。由此可見,我們應在計算教學中把計算內容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體現新課程的理念,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規律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使課堂中的數學更貼近生活,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10

一、正確把握舞蹈情感表現力的基本要素

1.情舞融合。

舞蹈是運用人體動作的舞動來傳情達意的,因此,“情”與“舞”二者缺一不可,作爲舞蹈藝術的傳播途徑和手段的舞蹈藝術表演,必然是“情”與“舞”的和諧統一。表演者只有將真摯的感情融入每一個舞蹈動作之中,以心造舞,以舞傳情,才能構成真正的舞蹈藝術。因此,無論舞蹈採用何種舞蹈形式進行表演其本意都在於透過對舞蹈所表現特定生活內容的表述,抒發舞者的喜、怒、哀、樂之情,並使欣賞者在享受中爲之動情,進而受到陶冶和感染。

2.形神兼備。

舞蹈是以人體動作的流動造型爲基本表現手段,構建成“有意味的形式”,用以表達思想、抒發感情。舞蹈表演的“形”是指舞者的表情姿態、動作流動、服裝造型等外在形態。由這些外在形態傳達出的韻味、情感、意境,則是舞蹈表演的神。只有“形神合一”才能成爲充滿生命活力的栩栩如生的舞蹈藝術形象。

二、着力培養舞蹈情感表現力的主要原因

其實,根據我的瞭解和體會,幼師的舞蹈教學,學校並沒有對培養學生的情感表現力予以高度重視;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強化這方面教學也做得不夠。認識上存在差距,實踐上缺少強化,主客觀原因都需要我們加以重視和改進這一塊的舞蹈教學。

1.培養對象和培養目標的必然要求。

我們教的學生是未來的幼兒教師,舞蹈課是針對其職業特點所開設的一門必修課。她們在校學的舞蹈基本功如何,形成的舞蹈表現力怎樣,直接影響着她們以後所教孩子的舞蹈能力和舞蹈水平。她們在校學習期間沒有具備較好的舞蹈情感表現力,以後的實際教學也只能是簡單複製,不能話用。同一個班級出去的幼師,有的在舞蹈教學和舞蹈排演乃至個人表演中能得到衆多讚譽;有的卻總是平平,不被大家首肯,就說明我們的教學不是很成功,產出了次品。所以,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舞蹈情感表現力。

2.幼師學生基本狀況形成的壓力。

幼師學生屬中高職系列,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思想境界不高,學習習慣不好,吃苦精神不強,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絕大多數學生未曾系統接受過舞蹈訓練,舞蹈基礎知識缺乏,舞蹈表演能力欠佳,加之年齡偏大,身體柔韌度不足,在後續的舞蹈學習中必然存在各種困難;,有些學生不能忍耐舞蹈學習中的枯燥艱苦,極易產生學習倦怠現象,應付課堂學習和練習;有些學生缺少悟性,反覆訓練也還是停留在模仿層面上,也就談不上舞蹈學習中的積極體驗與感悟,更談不上舞蹈表演主動創造與形神兼備了;還有些學生學習舞蹈的熱情是高的,也願意吃苦訓練,但在學習中更多關注的是舞蹈技能的提高,關注的是動作的掌握與熟練,忽略了舞蹈的情感表現力,在學習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切實強化舞蹈情感表現力的有效途徑

要真正使培養學生舞蹈情感表現力落到實處,學校特別是教師要從認識上形成共識,採取紮實有效措施,認真堅持下去,一定能提高絕大多數學生的舞蹈藝術水平。

1.增選有利於情感表現力培養的教學內容。

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舞蹈情感表現力,必須選用好好的教學內容。除了充分使用好教材內容,學校、教研組或教師要圍繞培養舞蹈情感表現力自編校本教材。內容要突出風格特點、體現優秀舞蹈藝術典型的舞蹈作品,讓學生學習揣摩,消化吸收。

2.提高教師舞蹈表演素質。

教師教學或表演時情感表現力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表現能力怎樣。所以幼師學校的舞蹈教師要加強學習,使之具有精深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能力,不但舞蹈動作標準、規範,而且具有簡潔明確的語言表達能力,清楚地解說每一個舞蹈動作的名稱、技巧、力度,還能編排舞蹈動作,使之連接自然,組合巧妙,傳情、達意;具有深邃的審美能力,藝術欣賞和鑑別能力,能夠及時地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舞蹈情感表現力在潛移默化的薰陶下生成。

3.突出抓好三個環節訓練。

培養舞蹈情感表現力不是舞蹈教學的全部,其他方面的教學和訓練也不能偏廢。所謂“着力”就是強化,就是重點區抓。在教舞蹈之前,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要他們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讓音樂刺激聽覺,產生聯想,讓學生體會樂曲的性質,並讓他們說說欣賞樂曲時產生的想象,再以動作來表現音樂。這樣可以激起學生表現情感的慾望,同時也爲學生創造及表現動作做好準備。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11

一、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指導方法不盡合理。在作文教學中,個別教師爲了讓學生在考試中得個高分數,常常找一些所謂的寫作技巧和範文讓學生死記硬背。於是,學生在寫文章時就會套用教師所說的模式,寫出一些脫離生活實踐的文章。這些文章千篇一律,沒有新意,學生的思想和個性完全沒有體現出來。

(2)作文講評方法不盡合理。評講作文是完成一篇文章的重要環節,這是教師與學生相互溝通、瞭解的最佳機會。透過這一環節,學生能夠知道教師的要求,能夠學到寫作技巧。但是,個別教師卻不重視作文講評這一環節,往往只是以幾句評語草草帶過,長此以往,學生便失去了對寫作的興趣。

二、對策

1.激發寫作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氛圍,讓學生透過作文這一形式與世間萬物溝通交流,讓學生知道寫作文其實一點也不難,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透過觀察來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思和所感。對此,教師可以在平時的作文指導課上,採用和學生一起做遊戲等豐富的形式,讓學生記錄下發生的事情。這樣由遊戲激發興趣,利用興趣促進寫作,能掃除學生畏懼作文的心理障礙,使學生學得愉快,作文具備真情實感。

2.豐富學生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來源,學生缺乏對生活的體會和觀察,自然寫不出好文章。所以,教師可以透過一些體育課和實踐課,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讓學生走出學校和家庭,親近大自然,感受不一樣的風光,在活動中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這樣豐富了學生的生活,也培養了他們觀察生活的能力,能夠打牢學生的寫作基礎。

3.改變教學觀念

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往往是因爲個別教師的教學觀念所導致的,個別教師爲了學生在作文考試中能得高分,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一些模板範文。對此,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想法,轉變教學觀念,要知道,教學生寫作文不是隻有這一個目的,而是讓作文成爲一種溝通方式,使學生透過作文記錄下生活中的感動與美好,是一種分享和溝通。所以,教師應對學生加以鼓勵和支援,讓學生寫出真實的自我。情感抒發了再去稍微注意形式,就會是很好的一篇文章。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12

【摘要】教育不應止於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應以形成完整的人格爲最終目的。小學階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啓蒙智力與能力、培養優良品德和良好生活習慣的最佳學段。小學教師的品德修養尤爲重要,作爲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出於對學生成長的關愛和負責,讓學生成爲德育主體,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與明辯是非能力,力求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懂得進行自我教育,培養學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並尊重德育主體的“個性”,因人施教。

【關鍵詞】德育;自我教育;個性教育;主體;教育活動;樂於接受

前言:

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關鍵。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教育的關鍵是要將學生成爲德育主體。德育往往是旗幟鮮明地提倡或反對某種觀念或行爲。學生生活環境除學校還有社會與家庭。在很多時候,學生的思想與行爲是否符合道德規範,學校的教育不可能完全預想和控制,支配學生行爲的是其道德的判斷能力。道德判斷的發展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爲發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1、熱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

由於小學生年齡小,必須有老師的“大”愛來呵護學生的成長。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教育根植於愛,愛心是開啟小學生心扉,開啓小學生道德與智慧,塑造小學生美好人格的金鑰匙。在和藹可親、笑容可掬、民主寬容、公平無私、剛柔相濟的教師面前,小學生會覺得自由愉悅,與教師心靈相通,情感交融,小學生會親其師,信其道。面對升學競爭、面對分數第一的教育現實面前,老師一碗水端平,賞識好學生,喜歡“壞”學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換回學生真心的擁護和愛戴。對暫時學習困難的學生,更要持寬容的態度,不厭棄,誨人不倦,耐心幫助,期待進步。愛學生就不會發生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事情。

2、理解是熱愛學生的基礎

理解學生就是要走進學生的心裏,洞悉學生的喜怒哀樂,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適應學生活躍的思維和變化的情緒;理解學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學生,教師以孩子的心態看待孩子,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學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學生就是不對學生的所作所爲求全責備,而是對學生的一點點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在學生的學習或者生活出現困難時及時送上精神和物質的援助。教師真正理解了學生,在學生學習成長中出現困難時給予理解與幫助,就能化解學生一時的焦慮和膽怯,學生也必定會把教師視爲自己永遠的朋友。

3、尊重學生是成爲優秀教師的前提

小學生是公民,他們有一定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尊重學生首先要承認學生作爲“人”的價值,也就是承認學生作爲“人”的一種文化存在,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蹲下來跟學生說話”,要少一點教育者的威嚴,多一點慈母般的溫和;少一點公衆場合的批評指責,多一點兩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滿腔熱情地給予鼓勵和肯定,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要千方百計爲學生創造機會和條件,讓他們品嚐成功的喜悅。尊重學生還要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不斷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要徹底改變教師主宰課堂的現象,使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要讓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給他們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自己安排學習時間的機會。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習的主體地位的交往,纔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4、言談舉止的榜樣示範是師德的具體表現

黑格爾說“教師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模仿是小學生良好學習和行爲習慣養成的重要途徑,教師的“偶像”示範作用影響學生的一生。學校裏的小學生、小事、小節,必須用教師的大德來哺育和感染,才能培養出參天大樹。

因此,無論是數學教師的簡單的加減乘除,語文教師的聽說讀寫,美術教師的畫畫寫寫,體育教師的蹦蹦跳跳,音樂教師的唱唱笑笑等等,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當成爲楷模。一是儀表示範,教師隨時隨地都要給學生留下端莊的儀表、樸素乾淨、整潔大方的形象。二是語言示範,臉上表情寫滿了一個人的情緒。我們工作對象是有生命、會思想的孩子,教師應時時要以飽滿的情緒、高漲的熱情去感染每一個學生。三是性格示範,教師良好的性格是積極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師對現實生活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有助於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熱愛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師有穩定的情緒,有助於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師堅韌的意志,有助於學生形成堅毅的品格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四是行爲示範,教師的行爲應充分表現其教育性,在講課時應體現語言美,操作時表現出協調美,板書時表現出文字美,教態中展現氣質美,運動、勞動和其他活動中的動態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五是人格示範,學生是教師的鏡子,教師的人格時時處處影響着學生。教師要做到誠實守信,求真求直。要按照我校的教師行爲準則的要求。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到;凡是學生能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到。凡是答應學生的事情一定保證做到、做好,決不失言。

小學教師的事業就如同泰戈爾說的:“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小學教師就應像那最早露出泥土的一片嫩葉,在點點滴滴中體現教師的高尚師德,促進學生的發展成長。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13

現在的孩子難教——這是許多老師的共識。是啊,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教育也在變革,我們如果還是用昨天的教育理念和單一的方法來解決今天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勢必會造成當今的學生越來越難管、越來越難教,而且不知道怎麼管、怎麼教。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告訴我:要教育好學生,首先就得了解和研究學生。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學生的瞭解是否全面、深入、客觀。只有掌握了學生的思想動態,個性特點,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我經常採取如下方法:

一、觀察。

開學初,我就留心觀察全班同學,瞭解哪個學生勤快,哪個學生懶散;哪個學生上進心強,哪個學生學習缺乏自覺性;哪個學生活潑開朗,哪個學生鬱鬱寡歡……發現有情緒低落的同學,及時查找原因,及時引導。例如:吳妍同學本來性格內向,開學報名時我要求家長必須帶孩子一起報名,其他學生家長都來了,唯獨她一人揹着書包來到我的面前,當我問及其父母情況時,她兩眼通紅,低聲告訴我父母都出去打工了。開學來我有意識地多關心她,但她還是鬱鬱寡歡,學習成績不斷下降,究其原因是因爲她太想父母。不能讓這種情感影響到她的學習,因此,我找她談心,告訴她如果你想父母了可以打電話或寫信來向父母表達,爲何憋在心裏使自己難受呢?當天晚上我就佈置學生回家寫一篇日記,內容爲:父母不在家的日子,我該怎麼做?果然她的日記滿滿的都是對父母親的思念,但卻忘了我要求寫的“我該怎麼做?”,除了思念還是思念,我就在她的日記中寫下這樣的話:父母出門在外是爲了什麼?是希望你有一個好的學習條件。你應該從思念他們中振作起來,做一個懂事的孩子。當你學有所成之際也是你媽媽喜悅歸來之時,耐心等待吧!一段熱情洋溢的話激發了孩子求知的慾望,她不再沉溺於念念不忘當中,情感得到了歸宿。這正是我的觀察與引導使學生走出困惑,走向堅強。

二、談話。

談話是溝通的極好方法,談話時注意傾聽學生說話,邊聽邊思考;談話後聯繫學生一貫的思想言行和平時的觀察印象,綜合分析,公正認真地得出結論,然後根據結論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如我班的童欣健同學,頭腦機靈,課堂上喜歡積極發言,課堂作業完成得非常好,但家庭作業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且有拖欠現象。因此我就有意識地與他聊天,瞭解到原來是爺爺奶奶對他過分寵愛,覺得他現在還小,每天在校很辛苦,放學回家就該先放鬆放鬆。吃好飯再寫作業又說遲了,要休息了,不然會影響長身體……結合我平時對他的觀察,我斷定他沒有說謊,因此我雙管齊下,繼續找童欣健聊天,讓他知道他爺爺奶奶的做法是出於對他的關心,但同時讓他明白爺爺奶奶的做法不夠正確,學生應該以學習爲重,不可因爲爺爺奶奶而影響自己;另一方面我進行了一次家訪,與他爺爺奶奶進行了一番溝通。從那以後,他作業基本能按時完成。

三、調查訪問。

我經常向家長、同事們調查瞭解,採取恰當的教育方法,保證學生健康成長。我班的程穎同學,頭腦反應快,課堂回答問題非常積極,在學校她是不容置疑的好學生,可放學一回到家她就把學習丟在一邊,家庭作業基本沒有完成的時候。我多次打電話給她父母(父母親都在屯溪打工,但平時極少回家,她隨外公外婆生活。)她們都說程穎就是懶,再說每天又不在一起,她們也拿女兒沒辦法。父母沒辦法,作爲她的班主任我不能放棄不管,因此我又詢問她的外公外婆,從與他們的談話中我看得出外公對她還是很關心的,但外婆的言語中透露出更多的是不耐煩,甚至是厭惡。程穎也是家裏的獨生女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後來我透過向與她同村的學生家長了解到:原來程穎在家確實很不聽話,每天放學回家自行車騎得飛起來,而且玩得很遲都不回家,外公外婆每天做事回家還要到處去找她,每當問起作業她都說做好了,久而久之大家都聽之任之。瞭解了她的情況,爲培養她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專門來到她家當着她面向她外婆彙報了她在學校的優秀表現,她外婆聽了感到些許安慰,而後我悄悄告訴她外婆小孩子不能一味地批評,當她表現有進步時還應給予適當的鼓勵。第二天,我與程穎進行了一次長談,她說她外婆不喜歡她,老叫她回山裏奶奶那去讀書,不要呆在她家,她不喜歡外婆,所以放學回家她也不願呆在家裏。聽了她的敘述,我告訴她外婆這麼說的原因,並毫不掩蓋地指出她的缺點,要求她馬上改正。我讓她擔任學習組長協助我檢查其他同學的作業。也許是她感受到存在的價值,開始寫家庭作業了,但還不能按時完成,我卻佯裝不知,我知道事情的發展總是有一個過程的,不能急。幾天後,課代表把她的作業本拿給我看,我裝作吃驚的樣子說“我一向對她非常放心,她沒做作業可能有什麼特殊情況。不過我很傷心。”我瞥了她一眼,只見低她着頭,滿臉通紅。從那以後,她學習倍加努力,外婆也不再嫌棄她,現在已成爲班內的優等生了。

現在的孩子是越來越聰明,思想越來越複雜,孩子的內心世界對於老師來說,就像一個未知宇宙一樣,是個神祕的世界,只有瞭解孩子內心世界的全部,因人施教才能成爲可能,德育工作也才能落到實處。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14

【內容提要】作爲教師,最重要的是愛學生。教師要用真誠的愛打動學生,用無私的愛感化、關愛差生;在寬嚴之中,顯露真愛;在心靈溝通中,予以尊重,引導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關鍵詞】教師、學生、愛、寬嚴、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我曾經聽我的同學(也是一名小學教師)說過關於他的一段求職經歷:招聘過程中,校方出了這樣一道題:“如果讓你選擇,你是先喜歡你的學生還是讓你的學生先喜歡你?請選擇並說明自己的理由。”我的同學說他是這樣回答的:“我希望我的學生喜歡我,但是我必須首先喜歡我的學生!因爲,作爲教師,喜歡自己的學生是學生喜歡自己的前提。”說到這裏,你會怎樣回答呢?我相信大家一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是,我在這裏之所以把這個事例講出來,主要是讓大家明白師愛的重要性。

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曾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育的全部奧妙就在於愛兒童。”陶行之先生也說過:“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由此可見,教師的愛多麼重要啊!師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祕訣。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學生的一切;沒有愛,教師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愛是基礎,愛是本質,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爲準則和道德準則。那麼,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讓學生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呢?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用真誠的愛打動學生:

愛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是學生的一種心理寄託,是學生一種內心渴望。教師只要真誠真心付出愛,不但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溫暖之情,而且還很容易打動學生。一旦學生這種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可以增進師生友誼,產生情感共鳴,啓迪學生心靈,喚醒學生理智,就可以達到“親其師,信其師,樂其師”的境界,從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諦。

我們知道,在班級裏,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現好的孩子。在老師和學生的眼裏,他們都是優等生,老師寵着,同學敬着,在他們的周圍只有讚許的目光和激勵的話語。可我覺得,如果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話,他們將來遇到困難時就不能承受得了了。所以,我在必要的時候,也會適當的批評他們,使他們知道自己也有錯的時候,應極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更完美。例如:我們班的副班長,他學習成績優秀,品德高尚,遵規守紀。可是在課堂上,他卻很不喜歡讀書,而且膽子小。因此我總會叫他起來讀課文,培養他的膽量。後來我在評價他的時候,告訴他如果能夠認真地感悟課文,鼓足勇氣戰勝膽怯的毛病,就能把課文讀得更有感情。我用真誠的眼神看着他,他又把課文有感情地讀了一遍。爲了讓他徹底改掉這個毛病,課下我還經常找他談話,告訴他班長一定要起模範帶頭作用,不能在上課的時候顯得太懦弱。經過我的教育和他自己的努力,他終於克服了毛病,成爲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和優秀的班幹部。

愛可以使好的學生充滿信心,不斷改進、提高,積極向上;愛可以使學生精神得到充實,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優化,思想得到昇華。所以,只有教師用真誠的愛去對待學生,才能打動學生,教育好學生。

二、用無私的愛感化、關愛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教師不僅要愛聰明、漂亮、健康、學習好的學生,還要愛反應遲鈍、調皮搗蛋、有不良行爲習慣的學生,杜絕偏愛優生與歧視差生。“植而不修則歪,教而不育則差,育而無方則罔。”在我們的德育工作中,愛要無私!

和優等生相對立的,正是一些學困生。這些學生有的不但學習成績差,而且行爲習慣也不好。對於這樣的學生,老師和同學都很厭煩。可是我認爲如果經常批評他們,冷落他們,那他們還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嗎?所以對待這些孩子,我總是不厭其煩地用愛心感化他們、關愛他們。我不是一味的批評指責他們的過錯,而是對他們的優點、成績我都及時加以肯定,使他們自己能夠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我認爲教師在對待“差生”問題上要以全部心血傾注在他們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細緻地進行轉化教育工作,不僅不嫌棄、不歧視,而且多加愛護,對他們常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恆。善於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這樣,轉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難”的問題了。我們班裏有一個特別淘氣的孩子,他學習成績不太好不說,行爲習慣也不好,總是打架,同學們都不願意和他在一起。在對他的轉化過程中,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心,沒有無私的愛心,他可能就掉隊了。在課堂上,別人回答很難的問題被鼓勵,對於他只要把最簡單的問題答對了就可以得到掌聲。這時他的眼裏充滿了喜悅,充滿了自信。這樣,他就沒有時間去影響其他同學了。最難改的還是他的行爲習慣,一下課他總會第一個衝出教室,一上課他又最後一個回到教室。上課之前總會有同學告他的狀。別人做遊戲他給人家搗亂,經常惹是生非……我課下和他聊天,他保證以後再也不調皮了,可過幾天好像又忘了,又開始有同學告狀。光聊天不管用,後來我發現他愛好體育,於是就利用業餘時間讓他與我比一比,看誰跑得快,看誰出色。這樣,不但讓改變了以前驕傲自滿的缺點,而且還培養了他的特長,一舉兩得。從此以後,我看到了這個男孩嶄新的面貌,同學們也不再告他的狀了。

愛是一種純潔的感情,它不是靠強制,更不是靠利誘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愛差生與愛優生一樣,並給予差生更多一點的關愛,也可以使最差的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並體驗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對學習、生活的信心,就能成功感化他們的心靈,從而真正轉化差生。

三、寬嚴相濟,顯露真愛:

寬容與嚴格是矛盾的統一體。寬容是另一種意義的嚴格。這裏說的寬容是一種教育藝術,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的一種策略。它的前提是對學生嚴格要求,目的是使學生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認和改正缺點、錯誤。教師要對差生“嚴中有愛”,對優生要“愛中有嚴”。

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不能只用嚴厲的批評、叫家長、寫保證書等簡單、粗暴的辦法來壓服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只要我們捧着一顆寬容的愛心對待他們,他們也會在愛的力量下變聰明,會進步的。推心置腹,以誠相見,充分尊重相信學生,是師愛的表現。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就是這個道理。

我班有4個男生,被班上其他人稱爲“4大金剛”!主要是他們的行爲紀律差、學習差、思想落後等。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要認真瞭解他們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其中的原因,虛心聽取他們的心聲,尊重他們的人格,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要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他們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在這其中有一位學生比較懶惰,不能完成作業,成績差,忘性很大,書寫不認真等。對於他的種種劣跡、惡習我及時幫助他指正。但過不多久,又重犯,甚至情況比以前還糟糕。這時,我就與他共同找原因,研究改進對策,制訂計劃,並付諸行動。沒有想到,他真的在我的嚴格要求下,改變了許多,書寫認真了,作業能及時完成,學習勤快了。雖然他的進步不太大,很慢,也可能維持的時間很短,但只要教師給予他堅強的毅力和耐心的引導,相信總會迴歸正道的。

學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錯誤是學生的特權,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正常現象。我們只有對他們“嚴中有愛,嚴中有愛;嚴而有度,愛而有方”,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實現教育的目標。

四、將心比心,以愛換愛:

美國學者戈爾曼說過:“不能識別他人的情緒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做個有心人,用“將心比心”這一方法,去實現“以愛換愛”的目的。

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學生進辦公室,要向老師報告,而老師正與同事談趣正濃。因此,學生剛剛開口說話或是說了隻言片語,教師就極不耐煩地說:“去,去,去,別來煩我!”教師這樣粗魯地對待學生,就沒有顧及學生的內心情感,更沒有想學生之所想了,這樣能與學生心心相印嗎?能換取學生的愛戴嗎?如果教師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一下的話,那麼就會體驗到學生的無助。

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要以情爲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要顧及到學生的感情。這樣才能引起師生雙方情感上的共鳴,無疑利於師生雙方的有效溝通。

曾經我碰到這樣一個學生,由於這個學生經常違規亂紀,散漫成性,懶惰成習,惹是生非。以往帶班的老師歷來不讓他參加任何校內外活動。該生心理這道防線成爲與老師交往的鴻溝,從而以更多的犯錯來對抗、回報老師。在這種師生情感上的強烈對抗下,老師的嚴厲批評、指責已經失去了作用。這個時候,我認識到並瞭解到了這一切情況後,從一開始,就用“將心比心”的方法處理。當我第一次與該生見面時,我將兩把椅子靠近,與這位學生並排而坐。從這一談話的形式上的改變,讓學生明白我的真正用意:我明白你的心思和困惑。你希望得到老師平等對待。你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後來,這位學生很喜歡與我溝通,下課一有時間就找我聊天。慢慢地,他變了,惡習改了,心境開朗了,並能在班集體活動中起了積極的作用,不再與老師對立,而以自己實際行動來回報老師。

教師用“將心比心”的方法,實現了學生“以愛換愛”的目的,對我們今後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說明了教育的本質是愛。在德育工作中,教師只有懂得愛自己的學生,纔能有巨大的熱情去愛事業,進而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德育工作是一項充滿挑戰性又具有愛心的工作,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同時還要不斷致力於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別人。作爲一名年輕教師的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懷着一顆爲學生無私奉獻的心,帶着對學生全部的愛走上講臺,讓學生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這一信念不僅是促進我不斷成長的內在動力,更是作爲一名教師應當時刻謹記不能丟棄的精神支柱。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篇15

就語體學的分類而言,語文教學論文屬於科學研究論文的範疇。但是教學論文與一般的科研論文、學術論文又有所不同。學術論文可以是純理論、純學術的研究;而教學論文除了具有一定的學術性、理論性之外,還應具有突出的實踐性。因爲“教學”本身是一個實踐活動。比如,就漢語語音問題來說,用音位學理論來分析現代漢語語音成分,分析單元音a及韻母ia,ai,ian中的a有什麼不同,zhi和zi中的元音的發音特點如何,這樣的語文論文屬學術論文;而分析漢語拼音怎樣教,有介音(韻頭)的音節是三拼法好還是兩拼法好,兩拼法中是“聲韻”相拼(如j+ian)好還是“聲介合母/後隨成分”相拼(如ji+an)好等等,這樣的語文論文屬語文教學論文。又如,研究句式是語法學方面的語文論文,研究句子在中小學怎樣教則是語文教學論文。語文教學論文不能只是理論分析,而應該有具有充分說服力的實踐性材料來加以證明,必須以教學實踐爲基礎,是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提煉。它應該對人們的教學實踐有指導意義。這就是說,教學論文與一般學術論文的不同,是它具有突出的實踐性,是針對教學實踐來寫的論文。教學論文雖然來自教學實踐,是對教學實踐的總結和提煉,但教學論文又不同於一般的教學總結。

語文教學論文與教學總結屬於兩個不同的文體範圍。前者屬科學研究論文範疇,後者屬工作報告範疇。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特點。教學總結是對某個教學階段、某個教學範圍中教學工作情況的總結,它的內容主要是對教學實踐的一種說明。教學論文則是一種理論聯繫實踐的文體,它除了具有實踐的說明之外,還應該有理論的分析和一些學術性的探討.當然,教學論文是在總結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因此,它與教學總結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好的教學總結經過加工和提煉就可以成爲一篇教學論文。但從文體上說,二者畢竟有區別。教學總結中當然也可以有一些理性的分析和理論的探討,但這不是必需的;教學論文則必須具有理論的探討,必須在實踐的基礎上升華爲理論,必須以規律的總結和提煉爲目的,而不能僅僅停留在對教學實踐作法的表述上。

透過以上說明,我們認爲寫語文教學論文首先要把握住這種文體的基本特點:既注重實踐性,又注重理論性和學術性。既要以教學實踐爲基礎,總結實踐經驗(包括自己的,或別人的;正面的,或反面的),又要在此基礎上運用有關的理論(如教育學理論、心理學理論、語言學理論等等)加以分析提煉,去粗取精,去僞存真,歸納出帶規律性的東西;而這些規律又要能對教學實踐有指導意義,具有可操作性。

不注意這一點,就難以寫好語文教學論文,要麼只闡述某種觀點,不提出有現實針對性的實踐依據,泛泛而論,不解決實際問題;要麼只說自己怎麼做怎麼教,不分析爲什麼這樣做這樣教,其中有什麼值得認真研究的地方,這就和一般的教學工作總結沒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