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必備】高中生物說課稿3篇

學問君 人氣:1.4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高中生物說課稿3篇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說明光合作用的過程及對它的認識過程,

能力目標:透過光合作用探究歷程的學習和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階段和暗反應階段的學習,培養學生領悟觀察、實驗、比較、分析和綜合等科學方法及其在科學研究過程中的應用。

情感目標:透過光合作用探究歷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培養科學態度和養成良好的生物素養。

學習光合作用過程中,滲透物質與能量,光反應與暗反應之間辯證關係,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

點。

【教學重點】

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和暗反應過程及相互關係。

【教學難點】

光合作用的過程中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光反應與暗反應比較表。

【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法、比較法、分析法、講授法等相結合。

【教學策略】

首先,讓學生了解光合作用研究歷史,沿科學家的發現思路作一次思想的探究,透過討論、歸納、總結得出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接着,在學習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時用圖解方法逐步講解各反應過程。注重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繫與區別,特別是物質和能量的變化的過程、發生的部位和條件。讓學生明確在這兩個過程中每一個物質變化的來龍去脈和相應的能量轉化過程。以便從整體認識、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整體過程。最後,引導學生根據光合作用整體過程探討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從影響因素中得出提高農作物光合作用強度的措施。使知識得到遷移和應用。

【教學過程】

【教學效果評價】

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這一部分,讓學生分組分配好任務,每一組負責一個科學家的發現過程及分析,先自學並查找有關資料,再小組討論歸納,課堂用來展示歸納並解答疑難問題。學生模擬了當時科學家的發現過程,興趣濃厚,把自己置身於科學家的研究過程中,體會了科學家探索科學的方法,其他同學透過提問方式加深了對實驗的理解和分析,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

光合作用的過程這部分相對比較難懂,學生學起來感到困難,先讓學生自學,對這一部分有個大概的瞭解,再透過完成光反應和暗反應的比較,更進一步理解光反應和暗反應,再透過疑難解答掌握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關係,最後透過視頻再現光合作用的整個過程,讓微觀的生命過程直觀化,有得於學生對光反應和暗反應的理解,這樣的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生主體,學生自主學習爲主,教師只是起到組織者和引領者的作用,這樣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又培養了學生多種能力,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樂趣。

最後由學生暢所欲言,說說由光合作用過程聯想到了什麼,學生髮揮聯想、暢所欲言,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及科學的動態觀,發揮學生的聯想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激起,充分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設計特色】

本節教學設計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爲主動學習,真正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探究性學習爲主體來獲取知識,強調了學習過程和方法的培養,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透過分組學習和討論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於動手和動腦,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資訊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改變了以往以教師講授爲主的`教學方式,這是本節的顯著特色。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2

第一章第一節《細胞生活的內環境》

一、

說教材

1.該節內容屬於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穩態與環境》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細胞生活的環境。本節內容主要突出的是內環境的概

念,爲下一節穩態的重要性及下一章動物和人的生命活動的調節做鋪墊。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①描述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②說明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2)能力目標:①透過思考與討論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②透過相關練習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目標確定依據:主要根據課標要求及教材內容特點。3.重難點及依據

(1)重點:①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②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依據:根據課標要求,同時是高考考點。

(2)難點:①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②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依據:學生缺少相關的有機化學的知識基礎,且內容相對枯燥抽象。二、

說教學方法

1.教法:直觀教學法、講解法、談話法。2.學法:語言表達法、練習法。

*依據: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積極思維,主動求知。且活躍課堂氣氛,從中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再加上適當的講解可

啓發學生思維。直觀教學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

說教學過程

(3)情感目標:關注維持內環境穩態與健康的關係。

第二節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1、說出內環境穩態的概念。2、說明穩態的生理意義。3、簡述穩態的調節機制。能力方面:

測定人體體溫的變化。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關注內環境穩態與健康的關係。2、運用這方面的知識關愛家人和親友。

3、建立敢於質疑尊重事實,嚴謹、仔細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教學重點】

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意義。

【教學難點】

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意義。

【教學方法】

問題探究教學法、直觀性教學法、討論法、講授法【課前準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2、甲烷的化學結構模型3、“體溫的日變化規律”的調查

【教學設計思路】

說明:本節內容的教學是按照教材順序安排的,採用先授課後實驗的模式。本教學設計針對課堂授課部分。

本着“提高生物素養”和“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繫”的課程理念,本教學設計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力圖實現多層次的教學目標。

穩態概念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涉及到的內環境,內環境的化學成分、理化性質等很抽象,而內環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的動態變化更令學生難以捉摸。因此在本概念的教學中要透過引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以豐富學生對內環境穩態的感性認識。透過甲烷中C原子的穩定性類比推理匯入課題。然後讓學生分析血液生化六項檢查化驗單;討論體溫的日變化規律;體驗內環境理化性質處於相對穩定狀態的事實。在逐步的體驗過程中,穩態的概念就呼之欲出、水到渠成,從而突破重難點。關於穩態的調節機制,因爲後面還有進一步的學習,因此在這裏只透過“資料分析”進行簡單的介紹,以承上啓下。

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分析穩態失調的病例,使學生深刻理解穩態的重要意義,這是本節的另一個重點內容。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討論保持機體健康的具體做法,使知識的學習真正落到實處。【教學過程】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3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減數分裂與有性生殖細胞的成熟〉〉第一課時精子形成過程。〈〈減數分裂與有性生殖細胞的成熟〉〉在高中教材第三章第一節第二小結,在初中有關生殖知識的基礎上,簡明提出生殖的概念,介紹生殖的種類。從有性生殖概念和種類引出了重點講授的減數分裂,減數分裂是有性生殖的重要環節,減數分裂的知識不僅是本章的重點,也是全書的重點。它以第一章細胞分裂爲基礎,又與第五章遺傳變異的知識有着密切關係,掌握這部分內容爲以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減數分裂過程較爲複雜。先透過概念的敘述,使學生有一個印象,然後詳細講述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這樣,既能使學生抓住減數分裂過程中的重點,又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減數分裂的概念,做到真正理解。最後減數分裂產生的兩性生殖細胞經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從而保持了親代和子代染色體數目的恆定性,對遺傳變異有重要意義。

根據教學大綱和考綱(知識點)要求,根據教學層次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心理特徵,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一 、知識目標:

1、使學生識記並理解以精子形成過程爲例減數分裂概念、過程、 特點。

2、明確減數分裂是生殖細胞形成過程的一種特殊的有絲分裂方式。

3、掌握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規律,爲後面學習遺傳變異奠定細胞學基礎。

二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及對知識綜合運用 能力。

三 、德育目標:使學生確立物質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唯物主義觀點。

以精子形成過程闡述減數分裂的過程,這部分知識不僅是有性生殖的關鍵內容,而且前面涉及有絲分裂,後面是遺傳變異的細胞學基礎,要十分重視這一內容學習。因此確立本節重點是減數分裂概念、過程。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爲複雜、抽象,學生在學習時,形象思維模糊,思維方向容易偏離,學生感到枯味,難以理解,因此確立本節教學難點是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數量變化規律及染色體動態。

在教學程序上的總體思路是: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論,根據學生心理特徵和學校具體情況,增加授課的吸引力,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在緊張而又愉快氣氛中掌握所學知識。

一、 以前後爲橋樑,精心設計好導言。

用設疑匯入法提問"什麼是卵式生殖?"然後師生教學精子和卵細胞的特點,展示團藻的有性生過程(教學課件),精子和卵細胞是怎樣產生的呢?這節課開始介紹〈〈減數分裂與有性生殖細胞的成熟〉〉(板書)。什麼是減數分裂呢?這節課以動物精子形成過程爲例來講述減數分裂的基本過程。(匯入新課)

這樣導言,使學生產生一種急需探求的心理,學生學習動機由潛伏期迅速自然進入活躍狀態。

二、 新課講授

1. 本節課共交代4個概念: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減 數分裂。 這4個概念對於理解減數分裂整個過程尤爲重要,而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是膚淺的,只是簡單意義上的背下來,並沒有真正體會理解,易造成失誤。概念清,思路清;概念混淆,則張冠李戴。因此,我在教學中打破課本原有的教學結構,首先明確概念(板書)。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三個概念,老師先講解演示(模型),再出示目標,最後讓學生利用自制的染色體模型,動手操作演示。操作錯誤的及時糾正,老師歸納總結,提示注意的地方

如同源染色體不可顧名思義認爲來源或起源相同的染色體。這樣,透過動手操作演示,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課堂氣氛活躍,訓練思維,加深概念的理解,確立正確的概念。減數分裂的概念放在最後學習精子形成過程後,讓學生看書歸納總結,這樣的目的,讓學生全面理解概念的含義,做到真正理解掌握。明確了概念,那麼,精子的形成過程又是怎樣的呢?2. 過程

(1) 邊講邊貼剪貼圖,貼圖與所講的內容要相對應(貼圖)。在講解過程中 以講述法和談話法爲主,利用剪貼圖,將染色體動態變化形成具體、形象化的感性認識。透過老師的"講"與"演",學生的"聽"與"看",按老師的敘述、談話,找出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線索,透過師生雙邊活動,新的資訊進入學生頭腦中,並與原知識結構掛上鉤,達到知識"提升"的目的,體現老師主導作用,學生主體作用。

(2) 層層設疑,設定一系列啓發性問題,再逐一解決。如減數分裂第一次分 裂中染色體的變化特點是掌握減數分裂的關鍵。提問:1聯會時染色體複製沒有?2複製爲何看不出來?3什麼叫四分體?4圖中有幾個四分體5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有絲分裂中期有何區別?6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後期同有絲分裂後期有何不同?7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染色體數目減半原因是什麼

等等,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也是學生積極思維的過程。透過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比較,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擴大思維範圍,教會學生在廣度上學會思維。透過問題的層層深入,激疑、質疑,不斷加大問題的難度,教學生在深度上學會思維。

(3) 透過"動樂愛"教學法,動手,動眼,動腦。

1動手操作比較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與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行爲特點。

2動手操作比較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後期與有絲分裂後期染色 體行爲特點

3分析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的另一種情況。

4完成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一部分(教師只貼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過程)

"動樂愛"教學法既用"動的方法",貫徹"樂的原則",達到"愛"的目的。此方法提出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教學提出,陶先生說"在你用腦的時候,同時用手去實驗,用手的時候,同時用腦去想不可,手和腦一塊兒幹,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動機,教師'費力少而成功多',否則,'教師收效少而學生苦惱多'。此方法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尤爲重要。

激發快樂情緒,產生興趣和求知慾,大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從中體會學習生物的無窮樂趣,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同時,透過概念(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和過程四個方面操作,人人動手,動腦,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能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鍛鍊學生主動思維的能力。如透過動手操作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一部分,學生本身產生疑問,爲什麼減數分裂是一種特殊方式的有絲分裂?並能加以正確解釋。

總之,選擇"動"點,構思"動"作,設計"動"法,讓學生在"動"中學,便產生了興趣,"樂"了便從情感上喜歡,由淺層的喜歡日漸發展到深度的"愛"。

(4)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始終處於學習情境中,思維性大大調動起來。因勢利導,據圖觀察分析,透過過程講述讓學生總結歸納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規律。及時表揚肯定,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

(5)回顧過程,從四個方面範圍、時期、特點、結果,讓學生看書歸納總結減數分裂的概念。

(6)最後,利用教學軟件把精子形成過程完整看一遍。讓學生確物質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唯物主義思想。(展示)。對過程形成直觀化的感性認識,加深記憶。

總之,從概念入手,以過程爲主線,重點突出變化規律,最終讓學生把知識形成網絡。

三.小結:

減數第一次分裂六個字概括:聯會、分離、減半。減數第二次分裂 四個字概括:分裂、等數。簡單明瞭,記憶深刻。

四.結束語:

生殖細胞除精子外還有卵細胞,卵細胞的形成也經過減數分裂,它的形成過程與精子的形成有和不同?我們下一節介紹,請同學們預習。

 五.習題設計

爲使知識得到反饋鞏固,設定由易到難三種梯度題。填充題、選擇題和簡答題。(略)其中簡答題部分,此題選出的目的是

1、強調聯會、四分體,聯會是四分體的前提和染色體數目減半的基礎。

2、有絲分裂中沒有的現象。

3、書中同源染色體概念由此提出。

(六)時間分配

導言2分鐘,新知識傳授25分鐘,練習10分鐘,總結2分鐘,佈置作業和結束語1分鐘。

(七)板書設計(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