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我國翻譯產業經濟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1.95W

我國翻譯產業目前正處於快速發展的時期,需求旺盛,產業前景良好。那麼,我國翻譯產業如何進行經濟學管理呢?

我國翻譯產業經濟學論文

一、我國翻譯產業內涵及發展現狀

(一)翻譯產業內涵

關於翻譯產業的概念,目前尚未統一。朱憲超(2009)認爲,廣義的“翻譯產業”不僅包括翻譯服務、翻譯培訓及翻譯技術,還應包括文化產業與資訊產業中以紙質、網絡或影音等形式爲媒介的對外文化交流或對外資訊內容傳播等。狹義的“翻譯產業”即“翻譯服務產業”,以“翻譯活動在社會經濟中的價值得到了體現”爲標準,以“譯出的服務或產品”爲載體,主要包括口譯、筆譯、手語翻譯、計算機輔助翻譯和機器翻譯等;不包括對勞動者(譯員)的教育與培訓,對勞動工具(電子詞典、翻譯軟件、計算機工具等)的研發與生產,以及對勞動對象(語言和文字)的分類、整理、加工及再利用等。中國翻譯協會早期使用的是“翻譯產業”這一術語,隨着語言服務產業內涵和外延的不斷拓展,該機構開始使用“語言服務行業”,在最近召開的2013年中國國際語言服務業大會上又改用“語言服務業”或“語言產業”。

崔啓亮(2010)認爲語言服務產業包括語言文字資訊內容設計與開發、文字資訊內容翻譯與本地化、語言技術軟件開發、語言技能教育與培訓、語言行業研究與諮詢、語言服務行業管理等內容。綜合上述觀點,我們認爲“翻譯產業”概念應結合“產業”的概念及翻譯行業的特點來界定。在經濟學領域,產業的含義是“具有某種同類屬性的企業經濟活動的集合”(蘇東水,2010:4)。因此,“翻譯產業”的概念可界定爲:提供語言或文字資訊轉換產品和服務以及關聯服務的經濟活動的集合。換言之,本文所指的翻譯產業包括經營或業務的主要內容爲提供語言間資訊轉換服務,即筆譯口譯服務、軟件本地化、網站全球化、技術開發、語言培訓或資訊諮詢服務的企業或機構等。

(二)我國翻譯產業發展現狀

根據中國翻譯協會和中國翻譯行業發展戰略研究院於2012年發佈的《中國語言服務行業發展報告2012》(以下簡稱《報告》)提供的數據,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全國(不含港、澳、臺)共有語言服務企業(即本文意義上的翻譯企業,下同)37197家,從業人員約119萬人,2011年創造產值約1576億元。在當下經濟貿易、文化傳播全球化時代,隨着我國多方位、多領域、多層次對外開放政策以及中國企業、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翻譯服務已經滲透到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翻譯產業已經成爲“文化走出去的戰略性行業,企業走出去的支柱性行業,現代服務外包發展的基礎性行業”(崔啓亮,2014)。

換言之,翻譯服務已經成爲我國全球化經濟的基礎性支撐產業。就翻譯產業的結構而言,我國翻譯產業包括翻譯內容產業、翻譯技術產業以及翻譯能力產業。翻譯內容產業是翻譯產業的核心層,指提供語言間資訊轉換服務的產業,包括筆譯、口譯、本地化、網站國際化、翻譯創意、影視字幕譯製等領域。翻譯技術產業是翻譯產業的相關層,指研發和生產輔助翻譯工具、機器翻譯、語言資訊處理技術的產業。翻譯能力產業是指提供翻譯培訓、翻譯諮詢、多語資訊諮詢等內容爲經營對象的產業,翻譯能力產業是整個翻譯產業的支援層。《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底,我國從事翻譯內容產業經營的企業已經達到29372家,從事翻譯技術產業經營的企業共54家,而從事翻譯能力產業經營的企業數量爲278家。

從業人員約119萬人,其中從事翻譯內容產業的人員佔53.8%;兼職人員達330多萬人。過去30多年來,我國翻譯行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發展態勢。隨着中國服務外包業的不斷髮展以及中國經濟和文化走出去戰略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的翻譯產業發展前景良好,預計“十二五”期間該行業將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中國翻譯協會等,2012:9)。

二、我國翻譯產業發展的SCP分析

產業經濟學也稱作產業組織學,其研究對象爲產業,具體包括產業組織、產業聯繫、產業結構、產業佈局、產業發展和產業政策研究等,其目的是爲制定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服務。SCP範式是一種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分析框架,是指市場結構(Structure)、市場行爲(Conduct)、市場績效(Performance)相結合的研究模式。美國哈佛學派代表人物Bain(1968)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在其著作《產業組織》一書中提出了SCP分析範式,具體涵義是指,特定的市場環境決定市場結構,市場結構決定企業的市場行爲,企業的市場行爲進而決定市場績效;同時,績效、行爲、結構之間也有反作用。其中,市場結構是第一位的,是決定市場行爲和市場績效的基礎,是市場關係或資源配置優劣的最終制約力量。

市場績效在一定程度上又對市場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此循環往復,形成一個動態的系統。SCP範式的結構如圖1所示。這是一種較爲成熟的分析工具,它透過對市場結構、市場行爲、市場績效之間因果關係的分析,從而可以對某一具體產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日本著名產業組織理論權威植草益(1988:17)認爲,SCP是產業組織理論的核心框架和方法,並明確指出“產業組織理論可以對農林、水產、服務業等任何產業進行分析,產業組織理論主要把製造業、礦產業以及建築業等第二產業作爲研究對象,但是根據需要也涉及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因此,儘管標準的產業組織理論以生產性企業爲研究主體,但其同樣也可運用於翻譯產業這一新興的服務產業的研究分析。

(一)我國翻譯產業的市場結構

市場結構是指特定產業中各企業間市場聯繫的表現和形式,如圖1所示,包括企業數量、規模、市場份額、利潤分配等各個方面的關係特徵,及由此決定的競爭形勢。市場結構的決定因素主要有市場集中度、產品差異化、進入和退出壁壘等。市場集中程度。市場集中程度指大企業在市場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場佔有額表示。集中度越高,市場支配勢力越大,競爭程度越低,越容易形成規模壟斷。衡量市場集中度的主要指標是行業集中度(ConcentrationRate),是指行業內規模最大的前幾家企業佔整體市場或行業的份額,用以計算的數據可以是資產總額、產量、產值、銷售量、銷售額和僱員數量等。

現階段,我國翻譯產業處於快速發展時期,但是,由於這是一個新興服務業態,而且尚未列入我國國民經濟產業統計數據當中,精確的行業數據目前尚難以獲取,《報告》提供的數據尚無法充分衡量該行業的組織狀況。根據該《報告》提供的數據,我國翻譯企業的數量多,但投資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不夠,市場競爭力不強,基本上處於單兵遊勇作戰狀態,資源比較分散。

其中,註冊資金在50萬元以內的企業數量佔到總數的75.9%,而註冊資金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佔6%。翻譯企業總體註冊資金少,以小型和微型企業爲主。此外,我國的翻譯企業區域分佈不均,主要以大城市爲中心,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以及國際化程度高的'地區。《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東、江蘇4省市的企業數量在全國排名前四位,佔全國總量的69.8%,僅北京和上海兩大城市的翻譯企業就佔到了全國總數的一半以上(55.6%),僅北京一地的翻譯企業數量就達到12000餘家。

因此,行業整體競爭力較弱,抵抗風險能力低,面對國際企業競爭時處於劣勢,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度不高,在國外設定分支機構和參與國外行業組織,獲得國外語言服務行業認證的企業數量很少。產品差異化。產品差異化是指同一產業內不同企業生產的同類產品或提供的同類服務,因存在差異而導致產品間的不完全性替代。產品差異化實現了同一產業中不同企業產品的可替代性的減少,從而獨立地影響價格,進而帶來市場競爭的不完全性以及寡佔或市場壟斷。我國的翻譯企業業務,即產品構成爲:筆譯和本地化服務佔71%,口譯佔22%,其他(包括培訓、翻譯工具與軟件開發等)佔7%。由此可見,大部分翻譯企業從事的是傳統的口筆譯服務,產品同質化現象突出,導致低端市場競爭,翻譯價格低,產品質量也較低。與此相矛盾的是,高端市場領域,如中譯外等領域,又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二)我國翻譯產業的市場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