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從獨白走向對話-小學生作文批改方法初探

學問君 人氣:2.96W
從獨白走向對話-小學生作文批改方法初探
從獨白走向對話——小學生作文批改方法初探
 [摘  要]:批改,本身就帶着一種居高臨下的審視態度,它着眼於學生的不足,對培養學生的自信不利,也不符合新的《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平等對話,民主交往的精神。所以,我認爲,應讓批改習作折射出“人文”的光芒,把“批改作文”變爲“交流溝通”。教師以學習的態度,發現的眼光,欣賞的心情對待學生的習作,這樣對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養,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和表達特色的形成都有極大的幫助。
 [關鍵詞]:批改  交流  人文性
 批改作文,幾乎是所有語文教師都感到痛苦的事,而且要“精批細改”。從錯別字到佈局謀篇,教師都要拿着紅筆,就像醫生拿着手術刀,對學生的文章大動干戈,把自己改得頭昏眼花,把學生改得興趣全無。這種做法,是吃力不討好,學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們的心情會是快樂的嗎?他們能體會到寫作的美好與成功嗎?所以說,這種“精批細改”的做法,只會使教師無奈地重複枯燥的機械的勞動,只會減損學生的責任心和學會學習的能力。
 批改,本身就帶着一種居高臨下的審視態度,它着眼於學生的不足,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也不符合新的《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平等對話,民主交往的精神。所以,我認爲,應讓習作批改折射出“人文性”的光芒,把“批改作文”變爲“交流”。教師以學習的'態度,發現的眼光,欣賞的心情對待學生的習作,這樣對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養,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和表達特色的形成都有極大的幫助。因此,我建議在習作批改中要做到以下“六個一”。
 一、帶一點商量
 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知識的增加,學生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他們不喜歡教師高高在上的架式和盛氣凌人的說教,期望和老師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展開情感和思想的相互交流。如果老師居高臨下,容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如果老師以探討者的身份平等地參與其中,學生便容易接受。因此,老師在習作批語時,要儘可能多運用啓發式的方式和商量探討的口吻,讓學生理解並接受你的意見,例如:
 (1)“花兒的香味從窗外流進客廳裏。”批語:改“流”爲“飄”,你看是不是更準確些?
 (2)“松樹雖沒有牡丹豔麗,也沒有水仙俊俏,但它能萬古長存。”批語:松樹能“萬古長存”嗎?不如改爲“四季常青”,你同意嗎?
 這些批語,一改傳統的判斷式語句,代之以商榷性的問句,親切又平和,避免了權威性的肯定或否定,把老師和學生擺在平等的對話的位置上,從而創設一種民主的氣氛,溝通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的渠道,學生易於接受,也樂於接受。同時,這種商榷式的批語,既富有啓發性,又不失指導性,不僅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學生改起習作來,方向更明確,效果更明顯。
 二、講一點差別
 習作最能體現學生的個性差異,這是因爲一個班級的幾十名學生,其生活經歷,知識水平,寫作能力都不一樣,所以批閱習作,就要考慮這一實際,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出不同的批改,做到因人而異,區別對待。
 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1)側重於字、詞、句、標點方面的批改;(2)應本着“多就少改,高分重賞”的原則,以鼓勵爲主,注重面批,善於捕捉他們文章的閃光點。
 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1)着重批出層次結構、選材立意,寫作技巧方面的問題。(2)要注意挖掘他們的習作潛能,讓他們的習作質量越來越好。
 就是同樣一種毛病,也要視不同的對象,作出不同的批改。
 三、多一點鼓勵
 學生在學習中重要的心理特徵是希望老師能發現自己的優點,並得到鼓勵。因此,習作批語一定要多給些激勵性語言,要由衷地爲學生文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是一個詞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形象,一個標點用得正確,也要爲其叫好,給予表揚。例如:(1)“水靈靈的小葉片透着嫩紅,淺淺的紅暈向葉片的四周滲去”一句,老師在“透”、“滲”字下做記號,並旁註:一“透”一“滲”,絕了!!!(2)“也許是頭一次做這種事,我懷裏像藏着只兔子,心不住地亂跳,手一個勁兒地抖動着,不聽使喚了。”教師的批語是:描寫生動,細緻,尤其是細節描寫,十分傳神,真不簡單!!!(3)“一定是是老天爺累了,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這霧就是從他嘴裏冒出來的熱氣。”老師的批語是:真是奇言妙語,實在是可貴!
 這樣的批語,雖只有隻言片語,但蘊含着老師真誠的讚許,由衷的喜悅,相信學生讀後一定會受到莫大的鼓舞,激發寫作興趣,增強寫習作的信心。
 四、來一點幽默
 文明得體的幽默能愉悅身心,激起爽朗的笑聲,並在笑聲中得到啓迪。習作批語適當來點幽默,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學生在一篇習作中出現很多錯別字,老師這樣批語:“你的錯別字太猖狂,爲了伸張正義,來不及跟你商量,我已經把它們全部揪出來示衆,請你各打它們五十大板,然後關押起來。”
 這些批語,詼諧中見師情,幽默中見力量,學生會在一笑中受到震動,認識不足,學到知識,這恐怕要比直截了當的批評更引人深思吧!這正如德國一位學者所說:“用幽默的方法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來更能爲人接受。”
 五、用一點感情
 師生感情的溝通,是教學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習作批語實際上是教師內心情感的流露,對學生褒貶贊否,無不對學生心靈產生一種衝擊,尤其是當學生寫出真情實感時,他希望能得到心靈上的呼應。因此,教師擬寫批語,必須用上真情,注意語言的感情色彩,使學生深受感染,動情悟理。比喻:一位腳有殘疾的學生在《我十二歲了》一文中,寫了自己家庭困難,兄妹三人讀書,全靠父親做零時工的微薄收入養活全家。可是這十一年來,父親硬是用孱弱的身軀揹負着我四處求醫問藥,無論多少次失敗也從未放棄過;風霜雪雨裏接着我上學、回家,從未間斷過。全文描寫生動、感情真摯,洋溢着孩子對父親的摯愛、愧疚和讚美之情。讀罷此文,老師寫了這樣的批語:讀了你的文章,我的心裏很不平靜。你的生活令人同情,你的父親令人欽佩。都說父愛是偉大的,從你的父親身上,我真正領悟了這句話的含義。有了這樣一位堅強的好父親,你還有什麼不能克服,還有什麼逆境不能戰勝!真誠地祝願你一家早日擺脫貧困,祝你早日站立起來。這位學生讀了這一批語,激動地對我說:“老師,謝謝您,您的話更增強了我對生活的信心,我會加倍努力學習,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的。”在這裏,習作批語成了連接感情的紐帶和橋樑,把教師和學生的心拉得很近、很近。
 六、多一點反饋
 像人害病一樣,只有把病人的病弄明白了,纔好對症下藥。每次習作發下去後,老師要組織學生認真地把老師的批語、修改的地方反覆讀一讀,再結合自己的看法,寫篇“習作後記”,談談自己的認識與見解。認爲老師改得不對的,也可以推翻它!就這麼一個小小的活動,學生的寫作心理與寫作態度馬上來了一個飛躍,他們也覺得習作不那麼可怕了,還很有趣呢,就慢慢地對習作產生了興趣。
 總之,對學生的習作應採取寬鬆、多樣化的評價手段,教師應“蹲下身來”看學生習作,與學生平等地交流,誘導他們多寫、樂寫、善寫。把“批改”變爲“交流”,讓習作批改沐浴“人文性”的燦爛陽光,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切實完善學生的人格,真正做到讓學生“我手寫我口,我筆表我心。”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魏書生《培養學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3、陳福橋《小學生作文批改方法淺談》。
 4、康中興《淺談作文批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