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世界氣候的國際政治學分析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7W

  世界氣候的國際政治學分析

論文摘要:文章透過對氣候政治的生成原理考察得出,氣的劇烈變化尤其是溫度的變化,使得由氣而生成的氣候成爲當下國際政治的首要議題,然後透過考察氣候政治的歷史,系統地論述了氣候跟國際政治的緊密聯繫。最後,透過對氣候進行愛因斯坦式的哲學玄思,試圖從哲學上爲各國政要、國際組織、專家學者、新聞媒體及一切有研究興趣的同僚提供思想上的啓示和路徑,並明確指出,如果人類真的要直面氣候的話,要面對的必然是氣候對人類全方位的影響,

世界氣候的國際政治學分析論文

而不只是面對氣候變暖對人類的影響,論文關鍵詞:氣候;氣候政治;國際政治;大自然;哲學中圖分類號:D5文獻標誌碼:A文章編號:1008-5831(2010)01-0031-08通天下一氣也,這一中國古聖透過直覺或想象而探究到的自然現象,原本只是文學或醫學用語,但由於其內在的自然哲學含義,即便是在科學、技術、經濟和政治等極爲發達的當今世界,它的哲學指導價值仍如太陽高懸,光耀萬丈。就此,筆者藉助這一哲學學思想,對有“當今國際政治首要問題”之稱的氣候政治進行國際政治學分析,其目的在於爲各國政要、國際組織、專家學者、新聞媒體及一切對該問題有研究興趣的同僚提供思想上的啓示和路徑。一、氣候政治的生成原理人類思想最精華的部分多來自思想者對天意的理性認知。氣候與政治的內在聯繫不是人類的發明

,而是人類的發現,是人類的'理性對天意的認知。發現有經由經驗觀察而得者,有經由科學實驗而得者,有經由理性思辯而得者;經由經驗觀察而得者,往往明於結論而昧於論證,經由科學實驗而得者,往往密於論證而疏於結論;經由理性思辯而得者,則往往結論明確,論證詳盡。“氣候政治”的發現,東方(特指中國)傾向於經由經

驗觀察而得,西方傾向於經由科學實驗而立。以當今典型學術方法而言,兩者利弊分明。東方得出了“通天下一氣”的全靠結淪,但缺乏讓人信服的學理論證;兩方則以海量的實驗數據和分析圖表,詳盡論證了氣候變暖必因人爲的“科學”結論。遺憾的是,西方的所謂科學實驗如放到大自然的整體中去進行中國古典式的哲學思考,便會發現那隻不過是欲研滴水以知大海,欲究片物以知昊天,氣候政治的生成原理一語到位的東方式表達就是:通天下一氣。既然通天下一氣,則大自然是氣的大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人也即人是氣的人,而政治是人的政治,這樣,政治以人爲媒介,與氣(候)就有着天然的內在聯繫。大自然的人必然要求人生於大自然,活於大自然,歸於大自然。離開了大自然,人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人不存在,政治就

不可想象。所以,政治從其本原七說,就不是處理人與人之間或南人所組成的集團、政黨、民族、國家、國際組織之間的關係,而是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⑦。氣候與政治的本質聯繫,無論東西方,人類先民都有覺察。就古代西方而論,有“科學之祖”之稱的政治家泰勒斯,就依據他的“萬物有靈”自然哲學理論,直觀而非思辯地覺察到政治與自然之間的有機聯繫。就古代中國而論,先秦時期幾乎所有的政治哲學大家如周公、老子、莊子、孔子等,都完全服膺天地人三才合一的自然理論。漢代大儒董仲舒則透過《春秋繁露》系統而精細地論證了天人之間的政治關係。其他幾乎所有古代民族,都可從

其圖騰崇拜和自然崇拜中窺視到大自然對政治的先驗影響。時間流逝到全球化時代,氣候(大自然)因其對政治的根本性影響而大張旗鼓地走到了國際政治的前臺。那麼,氣候對政治的根本性影響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由於氣候只不過是氣的變化(表現爲溫度冷暖、流動快慢、成分比例等變化),所以,研究氣候政治的生成原理,就必須從

自然哲學上研究氣對人及由人集合而成的人類的內在影響人手。政治是人的政治,它有兩方面的內涵。其一,政治是人的產物。動物或植物如果有政治,那也是人賦予的,而不是它們自身有人一樣的自覺的政治意識。其二,人是政治的目的和歸宿。正如“道不遠人,遠人非道”一樣,政不遠人,遠人非政。具體而簡明地說,政治就是人對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樂等自然屬性和社會倫常的合天意(即合人性)的維持或有效安排。政治的源點並不帶有階級性,它的階級性只是政治在階級社會裏的一種表現形式。在階級意識較爲濃烈的時代或地區,政治的階級性有時是形而下政治的基本和核心形式。但就形而上的政治而言,政治的本質屬性恆定是與階級無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