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下水作文”

學問君 人氣:2.1W
畢業論文

《9年制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語文大綱》規定,語文教學必須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可見,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之1。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長期以來,這是語文教師艱辛探索的問題。我認爲,教師寫“下水作文”是1條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所謂寫“下水作文”,就是教師與學生1起做作文。
1、寫“下水作文”的必要性
寫作是1項綜合訓練,富有創造性。它綜合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不僅考查學生審題、立意、佈局、謀篇、遣詞、造句的能力,而且考查學生對客觀事物、社會生活的觀察、認識、理解的能力。另外,寫好作文還跟端正的文風、健康的思想有關。這些因素給學生作文的提高增加了難度(作文知識易懂,寫作水平不易提高)。
大家知道,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教師需要對整個作文教學活動實施領導和管理。作文教學的方向、內容、方法、進程等事宜,均要教師去決定和負責。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是“領導者”,是“教練員”。1個稱職的教練員必須給運動員做示範動作,把運動知識化爲具體的可見的訓練動作,讓運動員去模仿,學會高難動作。試想,如果1個教練員只講動作要領,運動規則,而沒有示範動作,運動員如何能學會那些高難動作?同理,作文教學中,有時候教師也要成爲“運動員”,除了向學生講解作文知識,對作文訓練中的審題、立意等進行切實的指導外,還要親自“下水”,與學生1起寫寫作文,把“主導”融於“主體”之中。教師結合所傳授的理論知識,寫“下水作文”,就是把這些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化爲具體的範文。學生透過閱讀,就可以體會到具體的作文技巧是怎樣運用的,運用時應注意什麼問題,運用後又產生了怎麼樣的表達效果。有了這些體會,對教師所傳授的理論知識就會更透徹地理解,寫起文章來就得心應手了。反之,如果教師只講作文知識、技法,學生得到的是抽象的知識,聽多了也許會感到枯燥無味,理解起來也就是“霧裏看花”,不透徹、不深刻。這些理論知識學生雖然能懂,但運用起來仍有困難,要想用得好,用得妙,則更不容易。可見,寫“下水作文”確實是必要的。
教師寫“下水作文”除了給學生以具體的示範以外,指導起學生來也會更恰當,更實用。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師指導寫作,不能空講些作法,1定要有寫作的切實經驗,才能隨時應變,給學生真正的有益的幫助。”寫作是1項實踐活動,要想指導學生搞好這項實踐活動,提高寫作水平,教師首先要學會寫作文,寫好作文。教師寫“下水作文”就會積累1些寫作經驗,提出的修改方法就具體、實用,給學生的幫助就更大了,輔導起學生就得心應手了。
例如1次作文教學,內容是“間接心理活動描寫”,我先講解這方面的知識:什麼是心理描寫;心理描寫分爲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間接描寫就是透過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環境等來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些描寫必須能反映出人物特定的心理,還要扣緊人物的身份。這些作文知識我1講完,學生就理解了,並記住了要點。但在隨後的作文訓練中,效果並不令人滿意。學生作文普遍的缺點是直接敘述人物的心理,而不是透過語言、動作等來間接反映。有些描寫的動作、語言也不切合人物的身份。有1個同學寫小明考試失利後的複雜心情就是這樣的手病。我給他指出後他仍寫不好。這時,我覺得很有必要給學生1個示範,於是我就以他的題材爲內容,當堂寫了1篇短文:
“放學路上,1陣涼絲絲的風吹來,直往脖子裏鑽,小明縮了1下脖子,打了個寒顫。他拉起了衣領,雙手往上挪了1下書包帶,快走了幾步。他擡起頭,看見遠處的村莊,若有所思,步子慢了下來,腳似乎有千斤重,拿不起來。他1腳踩在1個小石子上,差點摔倒。他擡腳狠勁地踢起那個小石子。小明又擡頭看着小路盡頭的自家房子,門前熟悉的楓香樹,他似乎看見了母親正向這邊張望的身影,他咬緊了嘴脣,雙手又挪了1下書包帶,緊捏書包帶的手心似乎滲出了汗,嘴裏小聲地說了1句:‘媽,不會再有下1次啦!’”
我把短文抄在黑板上,先讓學生仔細閱讀,然後讓他們思考:從短文中反映了小明什麼樣的心情?這種心情有沒有直接敘述出來?從哪些描寫中可以反映出來?這些描寫是否恰當地反映人物的心理?是否符合1箇中學生的身份?學生思考後11回答了。然後我又加以歸納:1箇中學生,考試失利後,心情煩悶,覺得對不起爸爸媽媽,走在放學的路上沒精打彩的,不願馬上回家。但他又不是1個容易灰心的孩子,最後終於恢復了信心,下定決心,爭取下次考好。學生聽了我的1番分析後,深刻理解了間接心理描寫的方法。再把這些理解融匯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重新動筆寫起來,不但速度快,1改“擠牙膏”的局面,而且寫得較好。
上面的例子說明了,教師寫“下水作文”能給學生具體的示範指導,給學生以實際的幫助。
當然,寫“下水作文”也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學生寫。學生是寫作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主體的作用,才能達到理想效果。教師寫“下水作文”,就是讓主導帶動主體,啓發主體,讓主體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寫作文確實是1項很艱辛的創造,每1步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1個班級,學生的作文水平良莠不齊,但每1篇作文都凝聚着小作者的1番心血。教師寫“下水作文”就能充分的體會到寫作的甘苦,既品嚐到成功的喜悅,也深知其中的艱辛。有了這些感受、體驗,就能深深理解學生寫作的甘苦,就能與學生平等切磋、交流、溝通。隨時給學生引導1下,指點幾句。這些有益的啓發、切實有用的經驗,學生只會用心領會,努力實踐,作1迴文就有1回進步。
2、寫“下水作文”的不同方法
教師寫“下水作文”是必要的,爲了達到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情況下,應選擇不同的具體方法。我認爲有3種情形。
1.提前寫“下水作文”
提前寫“下水作文”,就是在學生寫作文之前,先試着寫寫。這種主法適合較偏難的作文,或是訓練學生對新的作文技法的運用。教師傳授1種新的作文技法,學生不1定1下子就能運用,可能會出現1些問題。這些問題,該如何避免,教師在備課時,就要考慮到這1點。這時就有必要寫1寫“下水作文”,結合作文技法,有意識地嘗試1下,在實際寫作中會發現1些該注意的問題和關鍵。俗語說“下水方知水深淺”。這些體會不進行實際寫作是難以準確瞭解的。有了這些切實的體會,把它納入教學之中,就能有的放矢,避免授課的盲目性,讓學生得到實際的幫助。
我在教“設定懸念,引人入勝”這1作文技法之前,寫了1篇“下水作文”,寫作中我體會到懸念的設定必須合情合理,自然巧妙,不能給人矯揉造作之感,所以選擇恰當的題材很重要;懸念還要層層設定,使故事情節1波3折,1步步引領讀者讀下去,才能引人入勝,趣味無窮;設定懸念還要注意銜接,才能使文章渾然1體。這些深切的體會,不透過寫“下水作文”是很難體驗到的。我寫的這篇題爲《貴客》的作文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今天早上,我聽見爸爸媽媽談論,今天大媽家貴客要來了,這下大媽可以放心了。我感到奇怪,就追問媽媽,貴客是誰,是不是很有錢。媽媽說我是小孩子家,不告訴我。我便來到大媽家,在門口看見堂姐,就問堂姐,堂姐卻把我罵了1頓,不讓我多問。這下我更奇怪了,來到大媽家看見我們村農技站的.小李,正在與大媽談話,這小李常來我們村指導我們種田種地,也沒有多少錢,他算不上是貴客。正在疑惑,大媽笑着抓糖果給我吃,又讓我叫姐夫,這下就更奇了,堂姐是個高中生,長得又漂亮,許多有錢的小夥子,他都看不上,怎會看上這個小李?還是大媽的話解除了我的疑惑,大媽說:“我們家小麗呀,就是要找個懂知識的人,這下我就放心了。”
我的這篇作文是反映農村新風尚的,姑娘們找對象不看金錢只重視學問。爲了表達這1主題,我選擇了新女婿上門這件事,這件事很適合用設定懸念的方法來寫。媽媽把我當小孩,所以不告訴我,堂姐害羞不告訴我,所以設定懸念就顯得真實,自然,多次設疑,趣味無窮。全文以我的尋問爲線索,1線貫之,結構緊湊。我把這些應注意的問題作爲教學的1部分,結合例文分析、講解,透過輔導,學生寫出的作文效果非常好。
教師提前寫“下水作文”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教師先把寫好的範文張貼在班上,學生閱讀後初步體會到此種作文技法運用的良好效果,於是會產生興趣和寫作的慾望,學習時就不感到陌生了,寫起來也就有了勁頭。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吧,我在作文課的前1天把《貴客》這篇作文張貼在班上,學生看後,議論紛紛,都覺得文章生動有趣,懸念設定得好。同學們躍躍欲試,在這種興趣和積極性支配下,當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提前寫“下水作文”還能以教師的整個寫作過程爲內容,現身說法,進行作文輔導,傳授給學生1整套的寫作知識。教師寫“下水作文”親自去審題、立意、選材、構思、表達,這是1系列完整的創作過程,每1步如何去想,如何去安排,如何去表達,都須細細琢磨、酌斟。教師把自己這1寫作過程完整地介紹給學生,學生會從教師的思想裏受到啓發,學到完整的寫作知識。教師經常這樣做,會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寫作水平。
2.當堂寫“下水作文”
教師可以當堂與學生1起寫作文,這適合難度適中的作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把握所學的知識,順利地進入寫作。這時教師也與學生1起寫,既可以激勵學生的興趣,又能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寬思路。教師1起與學生認真寫作文,學生會感到教師與自己同甘共苦,就會興趣大增,甚至會想到與教師1比高低,寫起來勁頭10足,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做完作文後,教師將“下水作文”與學生中的1些不同寫法的作文張貼出來,讓學生去閱讀、比較。學生就會從單1的寫作思路中跳出來,學習同1題目的不同寫法,豐富做作文的思路、技巧,在今後的寫作中靈活運用,會收益不小。
如我在輔導學生寫議論文時,讓學生就“開卷有益”談談自己的見解。在教學時,我就當堂寫了“下水作文”,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去立論,進行多維思考,開闊學生的思路。學生的論點大多是“開卷是有益的”,我就從“開卷未必有益”談起,透過這兩種論點的比較,訓練學生多向思維能力。另外我還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多種論證層次、論證方法。有些學生在闡明“開卷是有益的”這1論點時,運用正反論證,安排了兩個層次:①開卷是有益的,能增長見識,有利於提高學習成績;②如果不經常開卷,就會孤陋寡聞。這種層次是並列的,而我寫的“下水作文”就採用遞進的論證層次,擬了3個分論點:①開卷未必有益,只有開健康之卷纔有益;②怎樣開好健康的卷;③健康的卷要經常開,這3個層次逐層深入地論證了1個問題。我又瞭解學生大多用事實論證,我就採用說理論證,透過比喻論證,引用論證來闡明論點。學生閱讀後,在比較中學到了多種論證層次、論證方法,從而開闊了學生寫作的眼界。
3.批閱後寫“下水作文”
這適合於學生寫作不成功,出現較大較普遍問題時。批閱後寫“下水作文”,有利於糾正錯誤。有些作文,大多數學生寫得不成功出現了普遍問題,比如,審題不清,文體沒能準確把握好等,在批閱後針對學生的失誤,寫1篇“下水作文”,讓學生仔細閱讀,與自己的作文比較1下,找到失誤之處,明白失誤的原因。然後教師再加以點拔,學生透過自己的眼睛發現錯誤,就會理解透徹,收正起來就容易了。
比如1次考試,作文題目叫《這件事對我啓發真深》,這個題目1般應寫成記敘文,重點應該記敘這件對我很有啓發的事,可以用1些議論的句子點明“啓發”。同學們在審題時也許只注意了“啓發”2字,寫成了1事1議的議論文,重點論述從這件事中歸納出的論點。批閱後,我及時寫了1篇作文,讓學生閱讀,學生看後意識到自己審題不準,沒把握好文體,重寫後效果好多了。
總之,無論哪種情形,寫“下水作文”,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都有這樣那樣的幫助,學生會在教師寫的有針對性的範文中學到實際寫作的知識,提高寫作能力。當然,以上所談的是教師與學生寫同1個題目的作文,教師還可以寫寫別的作文,提高寫作水平,積累創作經驗。總之,常動動筆,就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還是看看葉老的話吧:
“唯有教師善讀善寫,才能引導學生漸進於善讀善寫”;“有關作文的事,老師實踐越多,經驗越豐富,給學生的幫助越大。”
注:以上所引的葉聖陶的話出於黃建成等主編的安徽省自學考試講義《中學作文教法》第17頁、第299頁。

                                     樅陽縣浮山中心學校  方惠芹
                                                電話:0556-2691340    

                                                       2005年5月

 

試論“下水作文”

TAGS: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