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家族式企業內控缺陷題目的探討

學問君 人氣:1.64W
關於家族式企業內控缺陷題目的探討
摘要:家族式企業易於創業,但在企業做大之後守業困難,如獨裁、用人唯親、產權封閉等,這些內部控制缺陷都極大地妨礙了家族式企業的發展。家族式企業要想實現永久持續經營,就必須進行改制,調整其產權結構,改變其治理方式,建立有效的權利監視機制和用人機制。本文透過剖析家族式企業內控缺陷的題目,提出了完善家族式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 家族式企業內部控制
  
  一、家族式企業的發展現狀
  
  所謂家族式企業,指企業資產和股份(50%以上決策權)主要控制在一個家族之中,領導層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員出任,它的經營運作體系一般是透過血緣紐帶維繫,企業內部治理帶有濃厚的家庭色彩的企業或團體。在發達國家,中小企業一般都是家族所有企業,很多大企業也是由家族企業逐步發展起來的,美國目前大約有85%~90%的企業都是爲家族所有、經營或控制。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全國工商聯研究室共同組織對21個省市自治區的250個市縣區的1947家中小私營企業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有近80%是家族式或泛家族式企業。私營企業的總投資超過3萬億人民幣,僱傭的人數將近9000萬。目前我國的家族企業大部分規模較小,很多是夫妻店、父子店,也有一些已進進了大企業或中型企業的行列,其中有的還成爲了上市公司,如用友軟件、太太藥業等,透過股票上市,其家族資產已上億。
  
  二、家族式企業內部控制的缺陷
  
  (一)企業內部控制的定義
  企業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爲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和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發生和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正當、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它是一種治理方法,是由一個會計主體的董事會、治理部分和其他職員共同制定,旨在對企業經營的有效性和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執行各種法規條例的合規性目標的實現提供公道的保證。內部控制包括控制環境和控制程序。控制環境是指治理當局對內部控制制度及其對企業的重要性的總體態度、意識和所採取的有關措施。控制程序是指爲實現企業特定目標而設立的程序與措施。
  
  (二)家族式企業內部控制的缺陷
  當家族式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時,家族式企業的內控缺陷便逐漸顯露出來,現就以下幾方面闡述:
  1、家族企業內控環境基礎薄弱
  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基礎,直接關係到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和貫徹。它涵蓋對建立、加強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包括企業治理職員的品行、操守、價值觀、素質和能力,治理職員的治理哲學、經營觀念,企業各種規章制度、資訊溝通體系、業績評價機制等。
  (1)家族企業治理層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有相當一部分家族企業尚未熟悉到內部控制的意義,所以未能制訂完善的、成文的內控制度,即使已經制訂出相應內控制度的企業大多沒有很好地貫徹落實。
  (2)組織機構設定不公道
  家族企業組織結構特點是股東以自然人爲主,佔多數股權,這反映了其治理上的集權特徵。家族企業的創立者或繼續者,往往以較大的股份、較高的輩份、獨特的個人魅力,在家族企業中扮演着家長的角色。家長依託家族的血緣關係,將企業的決策權集中在自己手中或家族內部,從而建立了集中、穩定而強大的領導實體。股東之間、股東與關鍵治理職員之間存在密切的血緣及親友關係。這就決定了家族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特徵不明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程度不大。家族式治理特點使企業缺乏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兩權分離和內部控制結構,不利於進一步的規模與實力擴展。
  (3)家族企業制度不健全
  一是企業缺乏相應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二是人事政策不完善。僱傭職員沒有經過嚴格的考覈,有很多是憑關係擠進企業,而單純在家族成員中選擇人才的結果,就是選擇面會變的越來越窄,可以選用的人越來越少。對職工未形成一套關於練習、待遇、業績考評及提升的制度。三是企業制度不健全,沒有針對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各個部分制訂出相應的規章制度,顧此失彼現象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