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高校圖書館館員與讀者滿意的研究與實踐公共管理論文

學問君 人氣:2.88W

摘要:讓館員、大學生讀者和教師讀者滿意是高校圖書館應該努力達到的境界,本文根據圖書館管理實踐闡述了實現這“三滿意”的一些具體措施,指出館長要營造讓館員滿意的氛圍,強調館員應加強大學生讀者心理研究,提出對專業課教師和進行科研的教師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層次服務。

對高校圖書館館員與讀者滿意的研究與實踐公共管理論文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館員滿意;館長;大學生讀者;專業課教師

高校圖書館的工作實踐表明,要做好讀者服務工作,就要研究爲讀者服務的這支隊伍的狀況,研究讀者情況,大力提倡人性化管理,爲讀者提供人性化服務,以人爲本,尊重館員,尊重讀者。

一、館長要營造讓館員滿意的氛圍

館長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要注意自身影響力的形成,館員接受影響力的心理,是館長影響力形成和擴散的客觀基礎,館長只有瞭解和掌握館員接受影響力的心理,才能以最佳方式作用於館員。

館長在日常管理工作過程中,要把尊重人、信任人、關心人放在管理的首位,要尊重館員勞動價值,提升館員組織支援感。}`1從各方面全方位地尊重館員的人格,把館員看成是圖書館最重要的資源,重視館員的全面需要和個人發展,採取有效的制度來最大限度的調動廣大館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館員從館長的管理活動中體會到富於人情味的內涵,從而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地投人工作,使館員充滿高昂的士氣並有出色的工作表現。

一個和諧融洽的工作環境與生活氣氛離不開上下級之間互相尊重、理解和信任做基礎,一種高質量的服務必須以心情的舒暢爲前提。

館長要主持公道,一碗水端平,堅持平等公正的.原則。對館員的尊重、理解和關心並不排除必要的批評和對違紀行爲的必要處理。物質利益的追求具有無限性和不滿足性,無原則遷就只會助長某些館員的不合理要求,而使多數勤奮工作的同志不公平感加劇,積極性受到挫傷。獎優罰劣要以事實爲依據,以制度爲準則,堅持賞罰分明,獎懲並舉,張弛結合,以獎爲主,獎勵程度與貢獻程度應相當,重在發揚積極因素,以鼓勵館員奮發向上,積極進取,創造性地完成本職工作。懲罰必須及時合理,每個館員都應受到紀律的約束,嚴以律己,規範自己的行爲,儘量避免消極因素。

館長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所做決定要科學合理。館長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任務,館長對一些問題的決策和工作的部署正確與否,取決於他對問題的深人瞭解程度,決策正確,館員信服。如果做出的決定不符合實際情況,讓館員增加一些無謂的勞動或決策有失公允不合理,則會使館員產生不滿情緒。因此作爲館長應對圖書館的各個工作環節瞭如指掌,應熟悉每個館員的工作內容,經常性地參與館員具體的日常工作,和館員交流看法或意見,避免不了解情況或受經驗定式的影響,這樣才能使決策符合實際,科學合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館長要努力探索尋求最滿意的領導方式。領導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它們的作用效果亦是千差萬別的,一種方式不僅對不同個體的作用會有差異,就是對同一個體的作用也會因環境、人員接受心理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適用於任何人,任何時期的最佳領導方式或管理形式是不存在的,但圖書館的管理必須強調以人爲本,強調管理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合理性,強調人性化的管理,這是館員滿意的前題和基礎。

二、館員應加強大學生讀者心理研究

圖書館服務質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對讀者的瞭解程度,高校圖書館應對大學生讀者心理進行深人研究,從而給大學生提供深層次服務。

1、大學生讀者閱讀動機和傾向

大學生在對文獻資訊的愛好和閱讀上,呈現出青年明顯的時代特徵和共同特點,常常會體現出他們閱讀傾向的個性需求。學生的年級、專業、心理素質不同,其閱讀動機、閱讀目的以及閱讀文獻的類型也會有所不同。

一年級新生正處於高考後的放鬆期,對圖書館豐富的館藏充滿了好奇和濃厚的興趣,但借閱傾向不定,閱讀動機以擴大視野和消遣娛樂爲主,學習知識和完成學業的思想還沒有真正建立。一般來說,一年級的學生大都借閱基礎讀物和中外名著等。

2、三年級學生逐漸適應了大學生活,進人了穩定的求知階段。這一時期他們的課程逐漸加深,學習任務也比較繁重,因此他們的閱讀內容基本上就是根據所學專業,按照課程的變更與教師的要求到圖書館各取所需。四年級學生開始着手畢業論文撰寫前的準備工作,目的性強,他們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論題,查找蒐集相關的參考文獻,直到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

大學生讀者是一個特殊的羣體,其知識領域較寬廣,求知慾較強,他們對國內外政治文化動態反應非常敏感。如世界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本校開展的活動,請名人搞講座,都會對大學生帶來影響,從心理上就有細究其祥的心理活動,產生借閱相關書籍的動機。特別是和學生相關的一些事件和節日活動,會給學生帶來相關的讀書需求,如“一二·九”運動、教師節、“五四”青年節、“七一”黨的生日、“十一”國慶節,雖然這些節日年年都過,但大學生羣體是一個動態的羣體,每年都有老生畢業和新生人學,而傳統的節日活動每年又會賦予新的內涵,因此每個節日前的讀者文獻資料的閱讀情況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再有每年的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等都使大學生借閱圖書具有一定的傾向性。

圖書館員若能對本校不同年級學生進行這種規律性研究,瞭解其借書動機和借書傾向,就能事先在思想上有所準備,從而有針對性地提供書刊資料,並對館藏向讀者加以宣傳,讓更多的人享有圖書館資源。

3、大學生讀者與館員的心理交流

高校圖書館面對的讀者主要是大學生,他們依賴圖書館員來滿足自己的閱讀需要,館員則透過服務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要圓滿完成此項工作,雙方的心理交流十分重要。心理交流貫穿於服務工作的全過程。讀者行爲是表達人的內心活動的重要媒介,透過行爲了解其心理動態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途徑,館員要善於從讀者細微的表情、語言等行爲中準確地理解讀者的心理狀態,採取相應的措施,使自己的表情、語言等行爲儘量適合讀者的心理,同時還要了解讀者的個性,這對於分析其行爲,正確理解讀者的心理狀態是十分重要的。

館員是知識與資訊的傳遞者,因此在讀者與館員的心理交流中起主導作用,當讀者來到圖書館,遇到的是圖書館員誠懇親熱的面容,和氣親切的語調,耐心解答的態度,讀者心理自然會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若遇到的館員扳着一副冷淡無情的面容,帶答不理的神態,甚至語言刺耳,讀者自然產生失望抱怨的心理,這就根本談不上進行心理交流,圖書館員就不可能針對讀者的需要及時準確地提供圖書資料,讀者也就不能有效地利用圖書資料。

館員在心理上與讀者進行交流,就能和讀者建立良好的關係,就會站在讀者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的爲讀者着想,從而在思想上與讀者相通,在感情上與讀者產生共鳴,就能夠想讀者之所想,急讀者之所急,千方百計地爲讀者查找、推薦和提供所需圖書資料,讀者受到館員這種高質量服務的同時,也會感到圖書館員是他們的良師益友,從而與館員主動合作,密切配合,無疑就能促使館員在態度、質量和水平上更上一層樓。

館員和讀者在進行心理交流的過程中,館員也不單是知識與資訊的傳遞者,同時也是知識與資訊的獲得者。因爲大學生讀者在學習自己專業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他們會主動地與館員交流思想、傳遞知識和資訊。因此,館員在爲大學生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自身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也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