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電視新聞形態變革:新聞超市

學問君 人氣:2.22W

論文關鍵詞:海量資訊;新型欄目形態;新聞超市;新聞觀念變革

論文摘要:資訊時代的到來,海量資訊的涌現,引起電視新聞形態的變革,由此催生出大容量、多層次滿足受衆需求的電視新聞超市這種新形態。電視新聞超市的出現,新聞觀念的轉變,受衆成了節目的主宰,電視新聞開始出現服務化、人本化趨向。

一、電視超市節目形態的出現

世紀之交,隨着資訊時代的到來,全球世界的紛繁資訊吸附在我們的周圍。面對每時每刻都會大量涌現的海量資訊,電視新聞尤其是地方新聞如何面對新形勢,如何選擇、如何組織資訊來吸引受衆的眼球,成了衆多電視新聞工作者考慮的問題。面對海量資訊的無所適從和受衆心理的變化期待,全國各地的地方新聞欄目,開始尋求變革與突破。由此催生出大容量、多層次滿足受衆需求的電視新聞超市這種新形態。

2000年初,遼寧《今晚直播》開辦:主持人、記者嘉賓同在演播室,在這裏,新聞形態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動態感性的現在進行時,是多種新聞內容彙集在一起的超市感覺。既有現場直播,又有深人報道,還有娛樂氣象服務。它的具體內容包括:新聞現場、新聞背景、新聞觀察、新聞特輯(圖片漫畫報刊)、公衆話題。在節目編排上,《今晚直播》完全拋棄消息類新聞的編排,總欄目與小欄目內容相異,結構交錯起伏,在總欄目內的子欄目變化節奏也各不不同,追求的是“不完滿的真實”,力求簡單,看上去像是一種大雜燴式的資訊拼盤。

2002年7月,一小時的《江蘇新時空》開播,它採用版塊切割的方式,分出了時政要聞、綜合新聞、大寫真等若干版塊,其中綜合新聞部分又包含資訊、正在現場、連續報道、組合報道等小單元。各個版塊相對獨立。主持人的“即將播出”口播提示將版塊與版塊串聯一體,這與超市的導購資訊如出一轍。把資訊呈到觀衆面前,選擇的主動權在觀衆自己。觀衆有興趣,他們就會繼續鎖定節目,反之就會將注意力移開,資訊超市的人口和出口盡在觀衆的掌握中。在這一節目形態中,觀衆不需要從節目開始到結束的一個小時內,都癡癡地守在電視機前,不需要將所有的資訊一併“收下沒商量”,一種靈活的“資訊超市”建構賦予了觀衆更多的“自選動作”,較之昔日的“規定動作”顯得更爲人本化。

2003年1月1日,以“觀乎人文、化成天下、人文視野,天下民生”爲宗旨的《人文天下》開始在重慶電視臺衛星頻道播出。《人文天下》以一種“不是欄目的欄目”的形態出現,一方面它具有一般欄目應具備的'全部特徵,播出時間、節目長度、片頭包裝、主持人都相對固定;另一方面,在節目內容和形式上不拘一格,大大超越了一般欄目內容題材和表現形式模式化的現狀。凡是以社會、大衆關注的人物事件爲中心的紀實新聞、文藝節目,都有機會在人文天下的旗幟下一一展示。

2003年10月,東方衛視推出了兩小時的早間欄目《看東方》,在這一大型資訊爲主欄目裏,除了大量的最新資訊外,還包括新聞現場的報道,街頭氣象報道,交通資訊和讀報評點等,總體上看,它的版快之間較爲零碎,有的內容甚至在兩個小時的《看東方》欄目內重複播報,這一大膽新奇的節目形態令人耳目一新。而安徽經濟頻道的《第一時間》也是一小時的社會新聞大拼盤。凡此種種,已經說明,隨着資訊時代的來臨,一種大資訊量的整合多種新聞爲一體的新型節目形態,已經成爲活躍在電視新聞欄目中的新軍。這些節目的出現表明:一種以社會新聞綜合服務爲中心的新聞超市的已形成。

[1][2]下一頁

淺談電視新聞形態變革:新聞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