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營銷十年銷售與市場雜誌

學問君 人氣:1.79W

顧客十年

營銷十年銷售與市場雜誌

從1000美元到5400美元,過去十年中國人均GDP在提升。尤其當中國在2008年超過人均GDP3000美元線時,其實很多品類都能感覺到自己行業的變化,“消費升級”引起人們重視,但不要因此認爲顧客僅僅會對高價商品感興趣,沃爾瑪、宜家、ZARA等等低價或平價品牌,同樣迎來了機會。

從低感到高感:顧客對商品內涵、工藝和細節的敏感度越來越高,這種變化已經延伸到品牌表現的圖片、音樂和情感等各個方面。

從進入到逃離:城市化浪潮中的顧客們越來越期待“從城市中逃離”,他們要麼透過旅行、戶外運動來“逃離”,要麼在酒吧或“復古”中逃離。

“高感”和“逃離”是值得關注的兩個重點方向。

產品十年

從廣衆到細分的十年:從超市中的水果種類就可以看出來。

從基礎到多元的十年:在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可以看到更多層級的產品誕生,就像香蕉,在超市中可以是散裝和有包裝,也可以是小份、沙拉等不同售賣方式。

從表面到內涵的十年:那些講求功能的產品和做足內涵的`產品,在以往十年都取得了成功。

從“產品無用”到“迴歸產品”的十年:最初的市場空白衆多,渠道優勢大於產品創新,但iPhone等大批新品的成功,提示中國企業在最近幾年開始迴歸產品,爭奪話語權。

價格十年

從“每日低價”到“高低價”:真正實施天天低價策略的沃爾瑪,實際上不如家樂福那種“極低價吸引客流,中高價贏取利潤”的高低價策略。

從“每日平價”到“每日平價+”:顧客們逐漸發現絕對低價卻可能犧牲產品品質,因此轉而接受那些品質可以而價格公允(平價)的商品或零售模式。但顧客期盼如果在平價之外,能注入更多價值元素(如時尚、服務等)。

從“平均商品單價”到“形象價”:過去十年,像李寧這樣的企業喜歡將“平均商品單價”放到自己的財務報表中,但這個詞所代表的品牌素養其實不如那些推出個別戰略級高價形象產品的企業,後者更能拉動品牌升級。

渠道十年

從渠道爲王到零售爲王:十年前許澤人先生的專著《渠道爲王》代表着一個時代的正式開始,但在十年的後半期,基於純粹零售品牌們的強勢,製造商們大量開始了自己的零售業務,而且零售資本的來源正在變得更豐富。

從深度分銷到深度營銷:十年前包政老師、《銷售與市場》和一批企業等正大力推動深度分銷原理、體系和方法的普及,以幫助初步建立品牌拉動力的製造商們迅速滲透到下線市場。在最近幾年,下線市場也充斥大量品牌,因此渠道逐步被賦予了“產品分銷”和“品牌推廣”兩方面任務,深度營銷開始了。

從跑馬圈地到精耕細作:前期,任何一個零售商只要多佔市場、早佔店址、多開門店就可以贏得市場優勢,但是後來逐步發現最有效的發展模式仍然是迴歸生意根本,讓每一個門店都“開有所值”。

從實體佔優到三元並進:前期,我們仍然更多地關注實體店,但今天,實體店、網絡店以及無店鋪零售都佔有自己的市場空間。

傳播十年

從固定到移動:十年前,固話和手機用戶同時達到2億,但十年後,固話數量僅增長了大約1億,而手機用戶已經超過10億,連智能手機都超過4億。“打電話”已經變成了“看電話、玩電話”,手機也變成傳播領域最有價值的媒介之一。

從灌輸到互動:十年間,互聯網進入大發展時期,網絡的滲透,使其親民的對等互動傳播氛圍變得普及,“互動性”的核心是消費者跟品牌商們的地位平等化。

從認知到感動:很多品牌老總都發現僅僅讓顧客“認知”已經不夠了,還必須獲得他們心靈深處的更多傾向性支援。令人“感動”的傳播內容在網絡上瘋傳,同樣代表着顧客所希望的社會化的心靈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