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議學前教育的舞蹈教學能力培養論文

學問君 人氣:3.3W

舞蹈教育是學前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舞蹈教育對於幼兒修養的培養是其他活動不能代替的。本文從舞蹈教學能力的重要性、培養方向與學前教育的舞蹈教學能力培養這兩個方面展開論述。

淺議學前教育的舞蹈教學能力培養論文

一、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能力的重要性及培養方向

對於即將成爲幼兒園一線教師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而言,舞蹈是他們的必備技能,舞蹈教學是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藝術修養的過程。在大學期間,就要加強自身舞蹈基本功的學習與訓練,逐漸具備相對專業的舞蹈能力,並進行舞蹈教學能力的訓練。

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能力主要包括舞蹈專業能力與舞蹈教學能力兩個方面,其中舞蹈教學能力包括形體教學能力、幼兒舞蹈教學及創編能力。

之所以認爲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能力包括舞蹈專業能力,是因爲舞蹈專業能力是進行舞蹈教學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舞蹈專業能力,教學內容也就不知從何開始“教”了。

二、學前教育的舞蹈教學能力培養策略

(一)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專業能力

1.訓練學生的舞蹈基本功

幼兒園對幼兒園教師的舞蹈能力要求從來都不是要求達到專業舞蹈演員的水平,幼兒園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也不需要高難度、高技巧的舞蹈動作展示,而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將舞蹈和教學活動相結合,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訓練中,應該強調訓練學生的基本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掌握基本的舞蹈知識和進行基本的形體訓練。

如教會芭蕾的基本手位、腳位,來培養學生基本的節奏感與舞蹈氣質;如透過基本的壓腿、踢腿、平轉等形體基礎訓練,來訓練學生的身體協調性。

紮實的基本功是需要在長期的練習和積累中形成的,這對於學生未來學習民族民間舞、幼兒舞蹈以及舞蹈創編等有極大影響。

2.學生應學習民族民間舞蹈

學習民族民間舞蹈,有助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靈活性、協調性的發展。高校進行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從漢族舞、藏族舞、蒙古族舞、傣族舞、新疆舞這五大民族舞蹈中來選取一些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的組合來進行訓練。

[1]組合的選取通常是根據該民族舞蹈的實用性、訓練性以及代表性來選擇的。如藏族舞就會選取“踢踏”組合、蒙古族舞會選取“肩部或馬步”組合、傣族就會選擇“手型及步伐”組合。

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會將組合分解示範,並讓學生進行多次練習,去體會該民族舞蹈的意韻,如跳蒙古族舞蹈組合時要想象自己置身於遼闊的草原,胸懷對草原的熱愛之情。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到多種舞蹈,豐富了舞蹈詞彙,提高了舞蹈鑑賞能力,並擁有了未來進行舞蹈創作的基礎。

3.學生應學習幼兒舞蹈

幼兒舞蹈是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育中的核心內容,幼兒舞蹈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必備能力。在學習幼兒舞蹈的過程中,高校舞蹈教師應該從舞蹈理論知識、幼兒舞蹈創編以及幼兒舞蹈教學三個方面來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了解到幼兒舞蹈包含的內容,在教學工作進一步開展的.過程中,還讓學生們去欣賞幼兒舞蹈,最好還能讓學生們到幼兒園,去了解真實情景下的幼兒園舞蹈狀態,也就能夠讓學生知道幼兒園到底要用到哪些幼兒舞蹈形式,一支優秀的幼兒舞蹈應該有哪些元素等。

(二)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

1.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理解能力

學生的舞蹈理解能力會決定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的講解語言,對於幼兒們來說,他們需要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能夠儘量用簡潔明瞭的語言、直觀形象的動作來加以引導,這就要求幼兒園教師本身對舞蹈理解得足夠透徹。所以,培養學生的舞蹈理解能力是必須的。

在培養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讓學生對舞蹈動作的學習足夠正確,尤其是掌握動作要領。更可以讓學生“相互教授”,即讓學生們兩兩組合,輪流來模擬教學,一名學生扮演老師,一名學生扮演幼兒。這樣就可以打造一個模擬情境,加深了學生對舞蹈動作的理解,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2.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

在培養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讓學生創造性地去改變自己已有的舞蹈動作,透過拼接、轉換來讓舞蹈動作變得有所不同,再透過串聯形成一幕幕生動的舞蹈表演。

3.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綜合能力

能力的提升離不開練習與實踐,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三年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舞蹈的基礎技能,需要實踐的機會來提高教學實踐能力。

學校可以透過組織學生參加文藝活動、進行幼兒園舞蹈活動教學、參與編排幼兒園舞蹈等來培養學生的舞蹈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漸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爲未來的幼師生涯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