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養殖環境與家禽保健

學問君 人氣:2.17W
淺談養殖環境與家禽保健

  論文關鍵詞 養殖;家禽;衛生防疫

  論文摘要
家禽生產的外部環境因素對家禽的健康、生產性能的發揮及疾病的控制都有着重要作用。從與家禽生產密不可分的幾個外部環境因素包括場址的選擇及生產過程中的溫度、溼度、空氣、光照、噪音、飼料和飲水、微生物等方面探討它們對家禽保健所產生的影響,以期引起人們對家禽養殖環境的重視。
  
  
  
  但由於我國家禽生產技術特別是禽病控制方面存在着嚴重的滯後性,致使家禽發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毀滅性疫病時呈流行,每年因疾病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達幾十億元。究其原因,筆者認爲,禽舍環境與設施落後是關鍵因素,因此全面認識環境因素與家禽保健及疫病控制之間的相互關係是非常必要的。
  
  1禽場的選擇
  
  場址的選擇與防疫有很大關係。爲就近供應鮮蛋和活禽,我國有不少家禽場建在大城市附近,但城市與家禽場之間存在着相互干擾。城市的廢氣、廢水、廢棄物等“三廢”會對家禽造成危害,家禽場的“三廢”也會形成公害招致的反對。因此,家禽場應儘量選在遠離城郊、靠近農田、菜地的地方,與附近的居民點、鐵路、公路、河道等要有相當的距離,儘量做到既方便運輸,又能防止環境污染、病原感染與噪音干擾等。禽場要求地勢高燥、背風向陽、朝南或東南方向,最好有一定緩坡以利於光照、通風和排水,以保持場區小氣候溫熱狀況相對穩定,還要求家禽的糞便能方便地運輸到農田、菜地當中,使糞便得到充分地利用。另外,禽場附近應無屠宰場以及易造成污染的工廠。
  
  2禽場的衛生防疫設施
  
  禽場內外、場內生產區與其他各區之間、生產區內各雞舍之間,均應設隔離帶或隔離物,入口建隔離消毒設施,成爲多層隔離封閉單位,淨道、髒道不可交叉。
  禽場應設有圍牆或防疫壕溝,少設大門和出入口。大門口應建有與門等寬、略高於地面且帶雨棚的消毒池,長5~6m,用於進出車輛和人員消毒,做到消毒物常年不斷且經常更換。禽舍之間間隔距離至少15m以上,並有隔離溝或其他天然隔離物。生產區入口處建車輛消毒池和消毒更衣室。消毒更衣室必須具有“初步消毒—更衣—再消毒”的配套設施。專業戶至少應有更衣和消毒設施1套。雞舍入口處應設消毒更衣室,一般包括腳踏式消毒池、洗手池、更衣更鞋間等。
  
  3禽場的生態環境
  
  3.1溫度
  根據家禽的生理特點,最佳舒適溫度爲18~31℃(在一般飼養條件下,蛋用母雞的適宜溫度爲10~24℃,肉用仔雞的適宜溫度爲21~27℃)。但是以目前普通的雞舍結構和飼養方式完全保持最佳溫度幾乎不可能。而對溫度最敏感的雛雞,以目前普遍採用的保溫形式,要達到所要求的育雛溫度比較容易,但是在冬天要做好保溫與通風之間的協調。可透過觀察雞羣進行判斷,如果雞羣自然散開,活動、採食、叫聲都很平和,說明溫度適合雞羣需要;如果雞羣扎堆,說明溫度不夠;雞羣張口呼吸,遠離熱源,說明溫度偏高。至於通風是否適度,以人進入育雛舍感到舒適爲準,如果人進入育雛舍感到很不舒適,灰塵很多,氣味很重,說明舍內通風不良,應儘快通風換氣,實際生產中最關鍵的是要有通風意識。夏天高溫季節,主要任務是防暑降溫,可採用風扇、噴霧、溼簾負壓通風、雞舍安裝隔熱板、雞舍四周種樹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