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讓英語教育飽含情蘊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31W

“聲聲入耳”的歌曲讓人享受,令人動情,彈奏者必定用心,傾情,勾起聽者的情感與之產生共鳴。面對英語教育,同樣如此,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做有“情”的教師,上有“情”的課,營造有“情”的英語教育環境,開展有“情”的教育活動,努力將有“情”的英語教育“曲調”彈奏得“聲聲入耳”!

讓英語教育飽含情蘊的論文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

一堂課好上,一堂激起學生學習慾望的課則需要我們用些技巧。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裏,存放着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我們不妨從精彩的課堂匯入入手,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到學習情境中,自然習得。

英語課堂匯入的方法形式多樣,根據各班學生的特點,根據教材的內容,老師可以因地制宜地設計匯入環節以達到最佳效果。回想起上過的這麼多課中,還是有不少課讓孩子感覺特別“帶勁兒”的。在教授How much?複習課時,學生對應有的知識已掌握,這時如果配上練習確實可以達到複習鞏固的效果。可是這課比較特殊,雖然只是幾句簡單的對話,但是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的學不正是爲生活所服務,我們的生活不正是最天然、最自然的習得場所嗎?所以在上課前一天,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個任務,每個合作組畫出自己喜歡的食物、飲料、衣服、學習用品(塗上色彩更棒),同時在背面用英文寫下自己預賣出的價格。在課伊始,我拎着一個自制購物包進教室,學生很快明白我是一個顧客,他們也立刻進入角色——小販。我到每個合作組中去購買,和孩子自然的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有的孩子大方流利地向我推薦,有的孩子有些膽怯,說的有出錯的地方,他們同組的“小販”立刻幫助其糾正,生生互助的美好場景自然呈現。在之後學校舉辦的跳蚤市場中,我也帶孩子參與,進行知識的再運用。當然匯入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應努力使以後每一節課都在創新而非重複。

二.曉之以理不如動之以“情”

讓學生對課堂真正感興趣不是件簡單的事,現在的學生見識廣,思想豐富,知識的獲取不再是等待教師的傳授,想要學生認同你,就必須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英語教材中有很多課文內容是以環保爲主題的,如Keep our city clean;Protect the Earth等等,教授此類課文時,更多的是我們教師在給學生渲染一個氛圍,我們的環境如何的糟糕,然後在課堂上讓我們的孩子憑空想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或想出宣傳口號,這樣的課堂孩子也許背下了幾個單詞,也許說出了一連串的句子,但是文字並未得到延伸,並未給我們的孩子帶來影響。過年賀歲片《美人魚》給了我很大的靈感,我將其中的一些片段引入到我的課堂中,其中美人魚珊珊的一句話:“如果這個世界上連最後一滴乾淨的水,最後一點新鮮空氣都沒有,掙再多的錢也是死路一條。”還有捕殺大量海豚的景象,不僅觸動了孩子們的心底,在表達方面也明顯暢所欲言了,從保護地球談到治理霧霾,從節約資源想到如何廢物再利用等等,與其講一大堆的`道理,不如讓孩子身臨其境地感受,用自身的體驗代替老師的直接告知,這樣更有利於孩子自由地表達。這正應了白居易所說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三.潤“情”細無聲

資訊多元化的時代會有這樣一個現象出現,有的孩子不願意輕易聽從別人的話語,包括自己的父母,他們會更相信自己的感覺,更遵從自己的內心體驗。要做到“親其師,信其道”,我們在上好課的同時,還需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用真情引領他們。

當我們走進教室時,幾十雙眼睛期待的看着我們,微笑是對他們最好的迴應;當我們走出教室時,親近他們纔是最好的選擇。在上好課的同時我們是否去關心來自不同家庭,每天發生着不同故事的學生的情感,是否給予更多的空間給學生思考等都值得我們反思。

教育家夏沔尊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情感。”在與孩子每天的相處中,讓我們心對心地聽聽孩子的傾訴,也可把教學中的點滴與孩子們分享,讓孩子在心理上對老師產生認可,這樣才能更好地教,才能知情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