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目標管理

學問君 人氣:9.73K

論目標管理1

摘要:目標管理是一種管理。本文詳盡介紹了目標管理並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特別是強調目標管理的精髓是追求創造性的成就,從而將目標管理提升到一種人生的高度。這是值得引起重視的。本文是應領導要求,爲中層幹部進行講座而精心寫作的。
關鍵詞:管理

論目標管理2

介紹目標管理法的起源與內容,探討目標管理法在教育管理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希望能夠爲我國的教育管理髮展提供借鑑。

論目標管理

因爲教育管理最爲典型的特徵就是教育性,這就導致教育管理對象紛繁複雜。教師自身的工作不僅具備創造性的特點,還具有複雜性的特點,尤其是對學生心理把握具有非常大的難度。目前此種現狀,傳統教育管理方法已然不能解決問題。因此教育學者嘗試着將企業管理方法——目標管理法應用到教育管理中,以便能夠解決教育管理難題。

1目標管理法的起源與相關理論

目標管理法是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由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的。在其看來,如果企業沒有任何目標,或者目標永遠不改變,企業發展將會停滯,內耗逐漸增加。目標管理法要求領導與員工共同制定目標,而要實現既定的目標,員工必須做好自我控制工作。企業發展期間,一定要有確定的目標,這樣企業發展情況、員工工作成果都會有相應的衡量標準,即便是處罰也有相應的標準。目標管理方法有助於企業領導對職工進行更爲客觀的評價。

自從目標管理法提出來開始,它就成了管理學界和管理實踐中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廣受世界各國管理者的認可。德魯克認爲,並不是先有工作再有目標,而是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因此,“企業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爲目標”,如果一個領域沒有目標,這個領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視。管理者應該透過目標對下級進行管理,當組織最高層管理者確定了組織目標後,必須對其進行有效分解,轉變成各個部門以及各個人的分目標,管理者根據分目標的完成情況對下級進行考覈、評價和獎懲[1]。

目標管理的中心思想就是讓具體化展開的組織績效目標成爲組織每個成員、每個層次、部門等行爲的方向和激勵,同時又使其成爲評價組織每個成員、每個層次、部門等工作績效的標準,從而使組織能夠有效運作。德魯總理調指出:凡是其業績影響組織健康成長的所有方面,都必須建立績效目標。績效目標管理既適用於盈利性組織,也適用於非盈利性組織。目標管理的流程一般可以分爲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爲目標的設定;第二階段爲實現目標過程的管理;第三階段爲測定與評價所取得的成果[2]。

2目標管理法的主要內容

2.1設定目標

組織必須設定一個可行的目標,這是實施目標管理法的關鍵性要素。而後,再將目標進行一步步分解,直到目標任務分配到最小單位身上。以學校教育管理而言,學校制定一個目標,將目標任務首先分配給教師,而教師再將任務分配給學生。這樣目標任務就上下一貫,相互制約,形成連鎖結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總體目標的實現。

2.2目標實施計劃

目標管理法作用的發揮,最爲重點是進行周密計劃。實施計劃不僅要包含目標實施所要遵循的方針、所依據的政策、所要採取的方法等,而後再一步步詳細地列出每一步計劃。沒有計劃目標管理難以實現。依然以教育管理爲例,學校與教師共同制定管理目標後,必須制定出教學目標實施計劃,這樣教師才按照計劃實施目標,以及掌握目標實現情況。

2.3目標管理與組織建設相輔相成,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目標是組織團體實施行動的指導原則,目標從開始制定、覈准到執行,都需要有組織負責。因爲目標管理實際上就是一種組織行爲,不僅能夠反映出組織所具有的職能,也能夠體現出組織權力。因此可以說,目標管理根本上講,就是組織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組織管理的一種形式。所以目標管理實施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組織建設的過程。基於此,目標管理與組織建設一定要相輔相成,互相作用。依舊以教育管理爲例,學校應用目標管理法,實際上就是在促進自身組織建設發展,也正是因爲現有的組織建設已經成熟,才能夠實施管理目標。

2.4管理意識

組織領導應該具備管理意識,並且要求每一級目標實施者都應該具備管理意識,否則難以實現整體目標。以教育管理爲例,學校制定相應的管理目標之後,如果學校領導並不以爲然,未能進行監督管理,教師的管理意識也會薄弱,就難以指導學生實現個人目標。

2.5考覈、評估與驗收

目標管理法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考覈、評估與驗收,如果沒有考覈,目標管理並不完整,而且很有可能因爲沒有考覈,而影響目標實施者的積極性。比如學校制定了相應的管理目標,也制定了相應的計劃,但是卻未能及時進行考覈、驗收,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定會受到影響。

3目標管理法在教育管理實踐中的應用原則

首先,教育管理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爲目標,並且要由單一目標評價轉變爲多目標評價。其次,必須爲學校各科教師和部門設定目標。如果一項工作沒有特定的目標,這項工作就做不好,教學部門與其他管理人員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扯皮”問題。再次,目標管理的對象包括從學校領導到教師、學生的所有人員,大家都要被“目標”所管理。第四,實現目標與考覈標準一體化,即按實現目標的程度實施考覈,由此決定升降獎懲和績效工資的高低。第五,強調發揮各科教師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每個人都要積極參與目標的制定和實施。學校領導者應允許教師根據學校的總目標設立自己參與制定的目標,以滿足“自我成就”的要求。第六,任何分目標都不能離開教育管理總目標自行其是。在學校規模擴大和分成新的機構時,不同部門有可能片面追求各自部門的目標,而這些目標未必有助於實現用戶總目標。教育管理總目標往往是擺好各種目標位置,實現綜合平衡的結果[3]。

4目標管理法在教育管理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4.1制定目標

學校分管教學領導與各個專業學科負責人要開會討論,以此制定本校在這一學期以及一學年教育管理目標。制定的目標要切合學校發展及專業實際,這樣無論是學校高層,還是基層一線教師,都會爲了實現目標而努力。因爲各個專業教師對教育管理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每個教師也應該制定自身的管理目標,只有每位教師都完成了相應的目標,整個學校的教育管理大目標才能夠實現。爲了保證目標得以實現,學校制定目標時,應該分爲如下幾步:

首先,學校分管教學領導預定目標,提出後與各個專業教師進行討論,以此確定該方案是否可行。也可以由個體教師或集體教師共同預定一個目標,讓大家展開討論。學校分管教學領導要從本校實際情況出發,綜合考慮內外部條件,最終確定目標。其次,制定新目標後,學校原有的管理組織結構可能不利於目標的實現,或者是原有的制度不利於責任分工,因此需要學校進行適當的調整,添加或者刪減某些機構,以此保證結構實現最優化。最後,合理分配目標。就是要將教育管理目標分配到各個學科教師身上。這是教師應該負有的責任,爲了能夠讓教師更好地完成目標任務,學校也應該給予教師相應的權利,賦予教師相應的決定權,這樣教師實施計劃時,纔不會瞻前顧後。學校領導要充分尊重教師,因爲教師身處在教學第一線,對教育管理最有發言權,因此在執行目標計劃時,學校領導要掌握大方向,而具體執行權力要交給教師。

4.2實施目標

教育管理實踐中的目標管理雖然主要是由教師負責,但是學校領導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要每隔一段時間就對教師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透過對教師目標情況進行彙總,以此瞭解學校教學管理大目標的.完成情況。而教師在執行目標計劃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也需要及時與學校領導進行溝通,以便能夠保證目標順利完成。當然,目標計劃的順利實施,還需要學生配合,因此教師還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目標再次分配到學生手中,如果每個學生能夠完成目標,教師也就能夠完成目標。因此,教師必須採取一切方法,激發學生熱情,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方面有所提高,在其他能力素質方面也有所提升。

4.3目標評價體系

學期結束或者是學年結束,學校領導都需要對教師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一般學生的學習成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評價指標,通常情況下,學校都是透過學生成績來進行評價資訊反饋。但是因爲學生成績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並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教師爲完成目標所做出的努力,因此還要考慮到其他方面的評價指標因素。在對教師教學目標進行評價時不但要考慮到學生的成績分佈情況,學生對教師教學過程的測評情況,還應該充分考慮到同行評價、督導組評價等相關評價指標體系。另外學校領導也要關注教師在教學中的動態,並且對其進行反饋處理。只有科學考量各方面的評價指標,併合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才能更加公平客觀地實施教學目標評價。

4.4目標管理的獎懲制度

在制定目標之初,學校領導與教師就應該商議出獎懲方法,待到學期結束或者是學年結束就依據最初制定的獎懲方案來進行獎懲。學校在檢查目標實現情況後,按照情況實施獎懲。但是學校領導應該注意,不能過度地苛責未完成任務的教師,要共同分析原因,以便下一次目標能夠完成。還有些教師雖然完成了預期目標,可能使用的方法不對,或者是完成非常困難,這也需要學校領導與教師加以總結。

5結語

綜上所述,目標管理法在教育管理實踐中能夠起到相應的作用,但是需要學校領導、教師、學生相互之間的配合,彼此之間都要具備自我控制能力。由於教育管理涉及到的問題比較多,與企業管理相比,不僅要考慮到效益問題,更需要考慮教育性問題,因此學校領導與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目標。

論目標管理3

論文關鍵詞:地方電力市場營銷問題分析營銷策略

論文摘要:我國電力行業具有壟斷性特徵,長期以來傳統的計劃經濟影響着行業發展。隨着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對電力行業提出了更多的市場要求,地方電力更是如此。文章就地方電力市場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就此提出了相應的營銷策略。

我國的電力行業是壟斷性行業,其主體是大型國有企業。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計劃經濟體制模式,電力市場基本是賣方市場,即電廠發多少,用戶用多少,而且由於用電指標的限制和電力建設的緩慢,形成了對用戶的用電限制,因而造成經常性的限電拉路現象。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電力基礎設施投資明顯加大,電廠電網建設有了飛躍發展。同時,隨着國家市場經濟的逐步規範,任何行業的壟斷格局都將被打破,電力市場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計劃經濟逐步過渡爲市場經濟,電力市場逐步由賣方市場轉爲買方市場。

當前,我國電力工業改革與發展已進入一個重要時期,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快,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將推動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電力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透明的地方市場已成爲我國電力工業改革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新的形勢下,堅持“顧客至上,服務第一”,以市場化爲導向,以提高顧客滿意度爲目標,透過現代化的市場營銷,爲顧客提供高品質的電力服務,實現社會效益與企業經濟效益的統一,是電力企業及廣大幹部職工應樹立的重要理念。

一、地方電力市場存在的問題

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供電企業的市場意識不斷增強,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但與正在發生變化的客觀環境相比,與其他行業相比,目前許多地方供電企業在電力市場營銷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1.思想觀念滯後,市場意識淡薄,與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

在計劃經濟模式下執行多年的電力工業,供電基本上以行政區劃爲界,一個行政區劃範圍內只有一個供應商(供電局),客戶不能自由選擇供應商,供應商也不能跨越自己的供電範圍供電。這一特殊現象造成電力職工工作作風漂浮,服務水平低下,思想觀念落後於市場的變化,對市場經濟中的競爭觀念、價值觀念和供求規律一片空白,由此造成勞動生產率低下,企業經濟效益在低水平徘徊。大多數企業遲遲不能實現由生產管理爲主向市場經營爲主的轉變,以及從以計劃用電爲主到以電力營銷爲主的轉變,重發輕供不管用。官商作風、服務意識淡薄等問題依然存在。

2.管理體制僵化,沒有形成面向市場的營銷體系

目前的地方供電企業不具備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覈算的條件,主要表現在政企不分,債權利不明確。長期以來實行的統收統支,收支兩條線的經濟管理模式,致使供電企業缺乏應有的經營自主權,嚴重妨礙了供電企業以經濟效益爲中心開展工作的主動權和積極性。供電企業機構改革遲緩,績效不明顯。農電體制改革也沒完全到位,許多部門還延續着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營業機構的設定基本上按行政區劃設定,造成營業站所數量過多,管理不到位,勞動效率低下。電價執行不準確,隨意性大。面向電力市場的營銷體系尚未建立或正在考慮之中,難以應付迅速變化的電力市場的發展。

3.管理方法陳舊

供電企業產供銷一體化的格局導致了管理方法的陳舊,以產定銷,有多大能力就供多少電,而不是以電力銷售爲基點,按照客戶的需求來組織生產和供應。一些計劃年代制定的法規、政策長期未變,不是從鼓勵用電出發,而是如何計劃用電和拉閘限電。售電方法還停留在坐等上門,手續繁瑣,負荷管理還未進入到市場預測、負荷預測。對內缺乏有效的激勵考覈機制,考覈集中於年終內部市場的綜合考覈上,只有總體目標,缺乏完整的目標體系,缺乏超前控制和同步控制的戰略意識。電價的形成機制一成不變,一些地方的二次綜合加價客戶不堪重負,嚴重製約了電力市場的開拓。

4.管理手段落後

目前的供電技術手段、管理水平不能滿足商業化運營要求。無論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術手段以及經濟手段的運用,都難以適應電力市場的需要。在當前社會竊電成風,違章用電猖獗,拖欠電費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因爲行政干預太多,法律顯得無能。在技術手段方面,一是電力市場的監測手段落後,沒有建立起負荷管理系統,電力銷售的抄、核、收全過程未能實現自動化;二是業擴報裝手段落後,從客戶申請到報裝接電、用戶檔案和合同管理主要靠人工來完成,同時由於機制不健全,未能形成業擴報一口對外;三是調度手段落後;四是用電管理手段落後,報表分析、計量管理、抄表收費主要靠人工完成,在銷售環節人工干預過多,造成分析失真、估抄、錯抄、漏抄等現象時有發生。

5.購電成本居高不下,企業利潤不能因銷售收入的增長而增長。

許多地方銷售收入增長幅度較大,而利潤增加卻很少甚至減少。究其原因,就是成本的增長幅度遠遠高於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

二、地方電力市場營銷策略

電力企業的市場營銷是以擴大市場銷售量和增加市場客戶爲中心展開的,其核心是電力企業必須面向市場、面向消費者,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並及時對營銷策略做出正確的調整,電力企業要爲消費者提供合格的電能和各種滿意的服務,要用最少的投入、最快的速度將電能送達客戶端,而且只能在消費者的滿意中實現自己的各項目標。按照4ps的營銷理論,地方電力市場營銷策略主要集中體現在產品策略、價格策略、分銷和促銷策略等方面。

1.產品策略。

產品的整體概念是有形實體加上企業對用戶所提供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電是一種商品,它的特殊性決定它的產供銷一體化瞬間完成,電力產品市場首先要進行分析預測,摸清底數,掌握市場潛力,制定詳細的市場計劃。同時,加強用電市場的建設和電網改造。電力市場的載體是輸電網和配電網,電能透過它們送到千家萬戶,只有擁有一個現代化水準比較高且網絡佈局合理的電網,作爲商品的電能才能“賣”得出去。具體包括增加供電電源點,提高電能質量;根據用電需要進行電網改造;以優質的服務,去尋求和開拓市場。

產品策略的重要內容是產品服務。電“賣出”去後,售後服務工作必須跟上,因爲電力用戶的滿足程度,就是我們明天潛在的電力市場,因此,供電企業的服務不能只停留在故障處理上,而應從用戶的需求—設計—施工—驗收—執行—售後—服務—故障處理—擴大需求的各個環節提供諮詢或服務。要杜絕“門難進、話難聽、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改變等待求助爲上門服務方式,公開辦事程序,公開社會承諾,採用調壓或補償方式提供優質電能服務,採用雙電源、雙迴路和環網形式提供可靠電力。

2.價格策略。

價格策略的三大中心是:成本、需求和競爭。電力企業由於目前依然是獨家經營,電網統一調度,因此,圍繞用戶需求降低成本,避免搭車收費和亂加價,是擴大電力營銷的重要措施。

(1)用戶在辦理用電增容過程中,一次性交納供、配電工程貼費是制約電力銷售的主要因素。爲了激發用戶用電的積極性,在堅持原則的同時,可採取靈活辦法,如對於已辦理增容的用戶閒置配變可依產權界限在本區域內調節使用。供配電工程貼費的收取,電力部門可採取分批收取,對於經濟確有困難或社會性公益事業,貼費採取“減、緩、免”的政策,對於農網改造農村用戶增容貼費免交,對於貧困地區電力部門幫助上新變壓器,對用戶採取租賃形式,鼓勵其用電,防止一次性投資過大,把用戶嚇跑而影響用電的局面。

(2)規範電價提高競爭力。電力企業要開拓用電市場就必須規範電價,國家制定的電價並不高,但許多地方執行起來就變了樣,如各級政府強加的搭車收費:“人情電、關係電、權利電”的存在將電價人爲加大,轉移到用戶身上,過高的線路、配電損耗及農民分攤的機泵管帶費、公益企業用電和違章用電、竊電等都加大農民的負擔,奇高的電價,使消失了多年的煉油燈、汽燈重新點了起來,嚴重挫傷了農民用電積極性,因此,規範用電秩序是當務之急。

3.分銷和促銷策略

電力銷售儘量減少中間環節,一方面避免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便於管理,降低電價。就目前電力銷售體制是多樣並存,有直管式,有躉售式和代管方式,供電企業管理用戶變壓器,以該處高壓計量收費,至於每個用戶拿多少,電力部門管理很少。以前國務院爲減少企業和農民負擔,避免亂加價、亂收費都曾取得一時效果,但終因管理環節和農電工責任心的問題,電費電價多次反覆後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了電力銷售。

綜上論述,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賣方市場逐步轉爲買方市場,經營觀念也產生了較大轉變,這些變化都促進地方電力企業適應新的經濟形式的需要,從企業內部經營機制和思想觀念入手,轉軌變型,制定出相應的戰略發展計劃,擺脫舊的管理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市場營銷手段,在市場經濟中不斷推進。

參考文獻:

1.電力市場營銷管理

2.淺談電力市場營銷

TAGS:目標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