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上博楚簡《恆先》之“恆先”“恆氣”窺探

學問君 人氣:8.72K
上博楚簡《恆先》之“恆先”“恆氣”窺探

摘要:《恆先》是一篇道家著作。本文透過“恆先”所具有的質、靜、虛特點以及“或作”之情境,認爲“恆先”即“道”、“恆氣”,三者乃是同一個概念。其次,從生成論的角度探討了“恆氣”由“欲”而“作”所形成的和人事兩種路向,二者實質上是殊途而同“復”,“復歸於樸”。最後,透過分析道家中所具有的像“一”“氣”等概念,道(“恆先”)與氣的關係,以及道所具有的形上、形下之特點,進一步論證了《恆先》實爲道家著作。
關鍵詞:恆先恆氣道欲作復

《恆先》篇出自《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三冊,包含有恆、氣、有、復、性、名、言等哲學概念。據李零教授認定,這是一篇首尾實具的道家著作。本文就是結合傳世文獻《老子》、《莊子》等道家著作對其中的“恆氣”作一探析,僅以此示教於方家。
一、“恆先”即“道”、“恆氣”
《恆先》篇開頭雲:
恆先無有,質、靜、虛。質大質、靜大靜、虛大虛。①
就本體論而言,“恆先”即“道”。李零教授認爲,“恆先”就是指先天地而生,獨立不改,周行不殆,作爲永恆創造力的`“道”。恆,乃常恆、永恆;先,乃初始之端。“恆先無有”即說,道虛無,但實有(“氣”)。道以空虛不排斥萬物爲實質,道的空虛可視作“常無”,實有氣視作“常有”,“恆先”有三個特點:
一是“質”。“質”即是“樸”。道家視“道”爲“樸”,《老子》曰:“道常無名,樸”(32章),“敦乎其若樸”(15章)。“樸”指原始自然質樸的存在,即“恆先”(“道”)。“樸”亦“無名”,稱“無名之樸”(37章),就是純樸未割、渾全未散的原點,亦可稱爲“小”(見《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