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創新羣衆工作

學問君 人氣:3.25W

摘要:羣衆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創新黨的羣衆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創新羣衆工作,要實現羣衆工作的觀念創新、制度、機制創新和能力創新。

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創新羣衆工作

關鍵詞:羣衆工作 創新 基礎工程

  
  羣衆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解決當前我們黨羣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創新黨的羣衆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
  
  一、羣衆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
  
  首先,羣衆工作是有效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基礎性工作。社會和諧的根本標誌是人際關係的和諧。透過羣衆工作,可以掌握和疏導羣衆情緒,瞭解並引導人們的思想動向,把握社會心態及其變化,這些對於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利用羣衆工作密切聯繫羣衆的優勢,將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有機結合起來,把羣衆工作寓於民主化、法制化手段解決認識、處理、調解人民內部的各種利益關係和利益矛盾的過程中,就能夠及時地掌握社會矛盾、防止矛盾的激化,正確化解各種社會矛盾。
  其次,羣衆工作是實現社會和諧與提高和諧程度、和諧水平的重要基礎。人民羣衆是我們國家實現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安定和諧的主體。把黨的羣衆工作與黨的執政方式、制度建設和治國方略、治國機制結合起來,透過發揮羣衆工作聯繫廣泛性的優勢,可以聯繫執政黨與參政黨及各階層、各行業、不同利益羣體的最廣大的人民羣衆,使之在平等對話、共同協商、感情交流中實現社會的整合和各種社會力量的有機聚合。這不僅對於維護和實現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而且對於進一步提高我國社會的和諧程度與和諧水平,都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
  再次,羣衆工作是促進發展、保障和諧的重要工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充滿活力的社會,是各種社會合力作用的結果。羣衆工作是激發主體活力的工作,是調動主體主動性和創造力的工作,是實現社會活力、形成動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的工作。一方面,羣衆工作能夠極大地組織、調動和發揮人民羣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羣衆的聰明才智,開發社會發展的主體活力、動力之源。另一方面,羣衆工作又是優化社會組合、協調社會要素的工作,它能夠實現社會要素和社會系統的優化組合和良性互動,形成和實現社會發展的動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
  
  二、黨的羣衆工作現狀不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羣衆工作和羣衆路線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它在民主革命中作爲黨的根本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工作路線,曾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同時我們又不能不承認羣衆工作是我們當前工作的薄弱環節。目前,我們黨的羣衆工作現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極不適應。
  首先,對羣衆工作在執政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到位。一是人們仍然只是從優良傳統的意義上理解和認識羣衆工作,這顯然是十分不夠的。二是從工作方法、手段的意義上理解羣衆工作,沒有從事關執政基礎的意義上理解。羣衆工作之於共產黨執政,特別是有效執政和成功執政,應當是基礎和第一位的,是目的、歸宿,也是貫穿始終的過程。三是沒有與共產黨的執政職能和任務結合起來認識。有些人把羣衆工作看成外在於共產黨的執政職能和執政任務的形式和活動,成爲“作秀”表演和形式主義的“花架子”,沒有滲透貫穿於執政黨活動的全過程。四是沒有認識到羣衆工作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作用和意義。我們黨的一些幹部,沒有把羣衆工作看成發揮人民羣衆建設社會、治理社會主體作用,實現黨羣聯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執政活動。如此等等。
  其次,羣衆工作方式和執行機制不適應。一是我們過多地沿用了傳統的羣衆工作方式。革命戰爭年代和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傳統的羣衆工作執行機制和工作方式,已經不適應執政、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新情況、新要求。二是缺乏與政治文明建設結合的、並與此相適應的羣衆工作的機制方式。缺乏使羣衆工作有力有效的機制方式,如缺乏領導和支援和實現人民羣衆當家作主的、羣衆自覺參與的,民主交流的,平等協商的,良性互動的機制方式。三是缺乏與整合執政、制度資源結合的、並與此相適應的羣衆工作的機制方式。缺乏使羣衆工作與執政活動、制度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要求相適應的羣衆工作機制方式,忽視了制度和權力的力量、民主和法制的手段與羣衆工作實現機制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