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淺析論文

學問君 人氣:1.08W

一、引言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淺析論文

化學作爲高中教育體系中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自然學科,它具有較爲明顯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兩大特徵。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有透過不斷地化學實驗教學活動,才能真正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將理論性知識學以致用。另一方面,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更爲直觀地對化學現象與其相關的化學原理有所認識,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改觀對化學這門學科的看法。針對當前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當積極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二、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活動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學生主動性不高、教師教學水平較低、相關設備器材條件缺乏等。具體來說:首先,學生主動性不高是指學生在參與化學實驗課堂教學活動時參與度低、積極性不高。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學生由於未能較好地理解實驗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在開展針對性化學實驗時就會變得缺乏自信、手忙腳亂。還有部分學生由於對化學這門學科存在一定程度的牴觸情緒,因此在實驗教學活動中也往往採取不作爲的姿態;其次,教師教學水平較低是指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活動中,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實驗興趣,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規範操作和效果評估,不能及時向學生教導實驗相關的重要原理和拓展性知識,這既與教師的教學能力有關係,也同教師的教學方法息息相關;最後,相關設備器材條件缺乏指的是學校方面由於對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沒有必要認識瞭解,沒有給予化學學科教學以必要的經費和支出,這就使得化學實驗室內的相關設備和器材不完善,一些設備甚至出現老化、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而硬件設施的問題又進一步地加劇了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發展問題。

三、改進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活動應當遵循的原則和實踐要求

改進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活動,應當遵守直觀性、簡約性、趣味性、安全性、科學性等原則。具體來說,直觀性即要求教師要透過化學實驗的方式向學生直觀呈現化學反應,讓學生對整個實驗過程一目瞭然;簡約性即要求實驗過程應當簡單明瞭,確保學生容易理解,切勿進行一些無意義的操作活動;趣味性即要求化學實驗過程應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應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和思考;安全性即要求化學實驗的整個過程應當是安全可靠的,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向學生講解實驗過程中應當注意的細節和事項;科學性即要求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化學實驗必須要遵循最爲基本的科學性原則,不能向學生宣講一些僞科學甚至迷信的想法、觀念,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良好的三觀打下紮實的基礎。當前新課標對高中化學實驗的改進明確地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以“碳酸鈉的性質與應用”實驗爲例,新課改要求教師在開展相關實驗時,應當對其進行必要的.改進。“碳酸鈉的性質與應用”的主要實驗過程如下:在兩支潔淨的試管中分別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鈣溶液,再分別向上述兩支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振盪,觀察實驗現象。組裝好相關儀器後,將滴管中的濃鹽酸加入瓶中,觀察實驗現象。在一隻燒杯中加入50ml的0。5molL-1碳酸鈉溶液,用酒精燈將碳酸鈉溶液加熱至接近沸騰。將一塊油污的銅片浸入碳酸鈉溶液中,靜置約2min。用鑷子將銅片從溶液中取出後,用水沖洗乾淨。比較浸入碳酸鈉溶液前後銅片表面的情況。實驗現象:銅片表面變潔淨,沒有油污。反應原理:碳酸鈉溶液水解顯鹼性,可使油脂發生鹼性水解,因此,碳酸鈉溶液可於除油污。加熱促進水解,溶液鹼性更強,除油污效果更好。

四、改進高中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的具體策略

1.改進教學手段

改進教學手段即要求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活動中,應當不斷探索新型教學手段,將新的教學方法應用於化學實驗教學活動中,從而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爲例,當前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高中課堂教學活動中已經擁有相當廣泛的應用,而教師將其運用於化學實驗教學活動過程中,也往往能夠透過直觀教學的方式來確保課堂教學效果。以“元素週期表”的教學活動爲例,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只是要求學生對教材最後附頁的“元素週期表”進行死記硬背。透過向學生下達硬性背誦指標的方法,要求學生基本掌握元素週期表的大致內容和各元素的排列順序。“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硅”……這樣一長串的化學元素雖然能夠透過長時間的記憶達到熟知的程度,但學生只是機械式地掌握了這一知識點,並沒有對元素週期表的內涵有進一步的瞭解。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首先,教師向學生放映與元素週期表相關的一段小視頻,幫助學生理解元素週期表的來龍去脈,向學生直觀地展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元素週期表是經歷了一些變化才形成的。在此基礎上,對於元素週期表的具體元素排列的規律、標準,教師還可以透過相關趣味知識教學小短片的方式,透過短片中生動形象的講解與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學生明白每一個元素在週期表中的排列是有其一定規律的。最後,在元素週期表的記憶方面,教師可以透過口訣、歌謠等多種靈活的方式,寓教於樂,幫助學生在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掌握元素週期表的相關知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改進教學方法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要着力摒除不合時宜的教學方法,在滿足實驗教學活動需求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各種有效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應當不斷拓展自己的教學理念,透過不斷地實踐探索,逐漸探索出一條適合個人教學能力與課堂教學氛圍的獨特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