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距離在舞蹈欣賞與創作中的應用

學問君 人氣:1.11W

美感的產生是來自於觀賞者主觀感知與藝術品之間的心理距離,下面是一篇探究心理距離在舞蹈欣賞中的應用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借鑑。

心理距離在舞蹈欣賞與創作中的應用

在生活中,人們時常評價一部舞蹈作品或一幅繪畫"看不懂",其實根本原因是因爲沒有與藝術作品的"距離"掌握好。

"距離"表意上指事物空間或時間上的相隔長度,但在藝術作品中,欣賞者個體與藝術作品空間和時間的距離並不是造成理解差異的真正原因。"審美距離"由美國學者愛德華·布洛(EdwardBullough)在20世紀前半期提出,在西方美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愛德華·布洛認爲,在欣賞藝術作品時,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距離",讓欣賞者無法與作品所表達出的自我產生聯繫,關注點始終是聯繫作品的本身美感。愛德華·布洛指出,在日常的經驗中,事物總是向我們顯示其實用的方面,我們也不能棄絕自身的慾望,以純然不計利害的眼光來靜觀事物的客觀特性。透過一定的距離來欣賞藝術作品的方式是一種特殊的審美方式,不需要讓作品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連。

因此,在這種審美條件下,藝術作品或舞蹈作品才能夠單純地被觀衆所觀賞。由於大多數人在觀看作品時,無法掌握恰當的距離,因此對於所欣賞的作品並不能夠用一種單純的審美心理去欣賞,因此失去了作品的真實美感。

 一、心理距離說

心理距離是一種解釋美感的概念,意指美感的產生,是來自於觀賞者主觀感知與藝術品之間的心理距離。最早由美國舞蹈家傑伊·弗里曼(Jay Freeman)將"心理距離說"運用到舞蹈美學的研究之中。在我國,"舞蹈心理距離"是由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平心提出,並在近年來的實際操作中得到運用。

在此基礎上,筆者認爲"舞蹈心理距離"具有雙向性,藝術的物質距離與空間距離具有主體與客體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雙向關係。首先,從觀衆的角度來看,在舞蹈藝術中,物質距離指的是欣賞者與舞蹈或作品的距離即欣賞距離,這種心理距離並不是欣賞者與舞蹈劇目的距離感。其次,是創作者與觀衆的心理距離,即作品與觀衆想象之間的距離,這也是作品與觀衆存在關係的重要表現。

二、心理距離在欣賞中的應用與審美動機

欣賞距離是從觀衆到作品的距離,是從受衆的角度看舞臺表演與觀衆之間的物理空間距離。藝術形象即意象與具象或原型之間的心理距離,亦指審美理想與客觀現實之間的距離,是記憶表象與想象表象即意象之間的距離,也就是"藝術高於生活"的距離。

想象是人們在審美過程中,衡量個體與客體之間心理距離的重要環節。在舞蹈作品中,很多作品會令觀衆產生疑惑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審美距離中觀衆想象不足或無法想象。在平心的《舞蹈心理學》中,以芭蕾舞劇《天鵝湖》作爲案例,分析了作品演變與觀衆心理距離變化造就的成功。1877年版《天鵝湖》的天鵝形象是將兩個翅膀安在演員的手臂上,使演員手臂僵硬、動作單一,缺乏美感,使得天鵝形象過於真實,觀衆失去了想象空間,造成了心理距離過近,導致美感的流失。

當然,在很多古典、民間舞蹈中,主題及人物的刻畫清晰,可以使觀衆在看到舞蹈作品名稱時即可對作品有一個大致的定位,如《孔乙己》《濟公》《孔雀》等。這類形象型舞蹈作品,觀衆對其形象把控準確,在欣賞的過程中多數也與心中的人物形象進行聯繫,所以出入不大。但是在現代舞作品中,對很多作品的理解就沒有那麼容易。比如《也許是要飛翔》這部作品,觀衆得不出一個很精確的定位,會帶着什麼樣的人、爲了什麼、要怎麼飛等問題在舞蹈作品中進行很好的對應。但是作品中對爲什麼要飛?怎麼飛?並沒有很明確的定位。這時就需要觀衆自己把控心理距離,自我想象出一個情景,理解其中的情緒及內涵。這也是現代舞的魅力之一,沒有具體的標準答案,讓每一位觀衆對舞蹈形象、作品有個人獨特的主觀見解。

心理距離是美感的一種顯着特徵,主張人在藝術或其他審美活動中,一方面,要對審美對象採取一種超自然和脫離生活實用目的的態度;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脫離實際生活,也就是既要忘掉自我,又要拿個人的實際生活經驗來印證作品。

 三、心理距離在創作中的應用與創作動機

創作距離對於編導而言,是對作品形象及意向做準確的距離把控。過多的關注與人物形象的真實性會在一定程度上流失藝術高度。將這種心理距離安排妥當,是當今舞蹈編導的重要課題。

編創可以用兩句話界定,一是個人的編創,二是表現個人的認識。前者很好理解,觀衆可以直接在作品中理解編導在舞蹈作品中的物理事實。而後者較難理解,因爲有的作品看不到個人的`認識。這種認識是精神內容,而並非具象化的動作形式。

作爲編創者,還要考慮舞蹈作品與觀衆的距離。在過去的劇目中有很多作品失敗在創作者與表達意象之間的距離上。以1877年版《天鵝湖》爲例,過於真實的翅膀使演員的表達過度真實,使作品在藝術高度上缺失了美感的存在。過於具象的肢體表達,便成爲編創在編創過程中要避免的問題。以北京舞蹈學院現代舞教師王玫的最新作品"2011級新疆班畢業彙報--《傳統舞蹈的現代性編創》"爲例。作品以維族傳統舞蹈作爲素材,進行現代舞解構並創新,產生新的語彙。作品的題目與《雷和雨》《天鵝湖》等不同,很難找到敘事的影子。王玫在創作手法上採用傳統素材進行現代編創,音樂採用傳統音樂,舞臺裝置十分簡潔,因此形成十分強烈的傳統與現代的裂變與反思。這樣的創作也是我們常說的"危險",形式和理念的突破很可能會將作品與觀衆的欣賞距離變得疏遠,進而造成心理距離過大。

 四、平衡舞蹈欣賞與創作的時空距離

那麼如何來解決審美體驗中的"距離的內在矛盾"呢?愛德華·布洛認爲,無論是在藝術欣賞的領域,還是在藝術生產中,最受歡迎的境界乃是把距離最大限度的縮小,而又不至於使其消失的境界,這纔是理想的藝術審美條件。

其成功或者說理想的原因在於對"距離的內在矛盾"做了合理的安排,沒有讓審美距離過遠導致脫離實際,沒有使某種距離消失進而失去對生活審美的享受。當然,在審美體驗中,能不能獲得"不即不離"的距離,不但與審美客體相關,也與審美主體的思想文化修養相關。對思想文化不高的審美主體而言,無論面對多麼優秀的藝術品,也會因"距離喪失"而聯想翩翩。

在合適的審美距離下,舞蹈編導利用舞蹈藝術的表現手段,製造超越生活實際的舞臺效果,使觀衆在欣賞的過程中發生幻覺和錯覺,以達到舞蹈藝術作品的藝術性和美感。這在許多現代舞的作品中運用比較明顯。如德國現代舞編導家皮娜·鮑什的《春之祭》:舞臺中佈滿了泥土,表面上是復原了祭祀時村落的環境,其實給予觀衆更多的是一種時空的錯覺,彷彿置身於祭祀活動中。

這樣的審美距離與藝術錯覺的相融合,使作品更具有獨特性和距離感。舞蹈編導不使用具象的動作及道具表達不相關的意象,使觀衆理解,並調試好審美距離,也是現當代舞蹈編導們一直追崇的手段。在這樣的條件下,看似不經意間的流露,其實是經過精心巧妙安排的創意,更能夠衝擊觀衆的內心,使其不必考究編導或作品表意,而是追隨作品本身。

 結語

由此看來,舞蹈作品依靠的不僅僅是舞者的動作,還有心理空間和心理時間所產生的想象。心理距離的本質是在心理空間和心理時間中表象與意象之間的心理距離,心理距離的雙向性也是創作者和觀衆應該重視的問題。恰當的心理距離、審美空間會幫助觀衆在藝術作品中尋找到另一層的精神碰撞。舞蹈作品的創作和欣賞成功與否,就要檢驗創作者是否把"審美距離矛盾"安排妥當。透過時間、空間將欣賞主體與對象、作品與受衆的關係處理恰當:前者要注意觀衆與藝術作品之間的心理距離,保持適當的客觀審美概念;後者要注意編創者個人認識的表達方式與受衆的心理距離保持適當的創作意象,留給觀衆適當的想象空間。

 參考文獻:

[1]穆瑞.中國文學藝術中的"亭"意象[D].暨南大學,2011.

[2]林婷.具象與意象的深度連接--論電視舞蹈的藝術優勢[J].藝術教育,2008(2).

TAGS:舞蹈 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