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的轉型升級論文

學問君 人氣:1.1W

世界正經歷第三次工業革命。新材料、新能源、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的發展以及現代服務業的興起,正在顛覆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各國更加註重生態文明建設和全面創新。2008年的金融危機加速了世界經濟、社會、環境的轉型升級,提出了教育和人才需求的新標準(丁元竹,2015)。中國經過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快速增長,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形成,經濟總體規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並在整體上實現了與世界經濟的接軌。但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制度紅利、國際化紅利與要素紅利日益減少,而且由於發達國家佔據產業鏈高端、發展中國家基於要素低成本吸引產業價值鏈低端的雙重擠壓,出口市場的擴張潛力有限,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由總體規模擴張向改善效益的可持續發展轉變成爲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杜玉波,2015),迫切需要加快轉型升級。由要素驅動與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成爲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對中國工商管理專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提升勞動者素質和創造附加價值的能力成爲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的主要目標。

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的轉型升級論文

一、中國經濟的新常態迫切要求工商管理專業教育轉型升級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開始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國內工商企業對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國內80%以上本科院校逐步開設工商管理教育專業,招生規模快速擴大,短期內完成了規模擴張、學科設定和專業佈局。由於主要強調擴大規模、申請學科、提高培養層次、引進理論體系,教育質量與社會需求很不適應,工商管理教育成爲近年來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之一。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中國工商管理教育迫切需要以市場需求爲導向,適應經濟轉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進行以規模擴張爲特徵的外延式發展向質量提升爲核心的內涵式發展的戰略轉變與升級,更加註重有特色、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與供給,並透過社會評價和監督,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二、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教育轉型升級的主要目標

1、轉變工商管理教育發展方式

目前,我國工商管理教育的人才培養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的實際人才需求,主要是人才培養定位存在盲從性、趨同性,缺乏特色;教育內容偏重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人才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人文素養與管理素質的提高;對於學生自主學習、競合式學習重視不夠,導致學生探索學習動力不足、分析解決問題的興趣不濃、學習效果不佳。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重大變革,提出了人才需求的更高要求,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我國工商管理專業教育要在穩定規模的同時,優化人才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強化素質教育,依靠質量提升實現進一步發展。

2、培養高素質工商管理人才

目前,國內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育主要以知識教育爲目標,儘管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聘請外國教師進行語言鍛鍊,引入了國際原版教材,採用雙語乃至全外語教學組織模式,以加快教育的國際化趨勢,但由於課程設定、師資力量、教學過程管理、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的考覈等方面的不足,在實踐中普遍存在以教師授課爲依託、單一教材爲基礎、課堂活動爲中心的人才教育模式,難以體現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綜合性、創新性和實踐性要求(趙德武,2015)。在現代企業經營範圍逐漸擴大、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情況下,傳統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甚至管理理論受到空前挑戰,新的管理模式不斷涌現,管理的知識內容更新加速,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標準和要求大大提高,主要以知識傳授爲主的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註定會遭到市場淘汰。只有具備基本的專業管理知識和多元化的知識體系、敏銳的洞察力和良好的管理技能與素養,擁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才能夠迅速把握全球市場機遇,控制商業風險,適應外部環境變革、個人成長的'需要。可以說,培養高素質的工商管理人才既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教育的目標和方向。

三、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教育轉型升級的關鍵措施

1、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管理能力和素養

首先,要透過課程設計與教學過程改革,使學生熟練掌握經濟活動基本規律的專業知識,具備管理的理論基礎與方法,掌握國際交流、管理溝通、計算機辦公、數據處理和分析以及快速及時地獲取管理資訊等基本技能,瞭解國際管理和實踐的前沿動態、經營法則法規。其次,要重視現代科學和人文精神的薰陶,透過科學思維訓練以及世界歷史、地理、宗教、哲學、藝術等方面的教育,提升學生參與國際交流、管理國際經濟活動的綜合素養。工商管理是以人爲中心的社會活動,良好的科技與文化修養、健康的道德情操、得體的行爲模式是人的基本素質,也是獲得他人尊重與合作的基本前提,更是增強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培養合格的職業管理人的重要載體,尤其是我國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大部分沒有社會獨立生活與工作的經歷,更需要科技、人文素質教育提升審美意趣,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最後,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國際意識與創業精神,使學生能夠適應全球經濟複雜性和多樣性的要求。經濟全球化是以一系列國際規則與合作準則爲基礎的,並已經形成了規範的全球治理結構。中國的工商企業是全球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國際規則從事經營活動是企業參與國際分工、實現轉型升級的前提。重視和加強國際規則的教育,提升國際意識與創業精神,是中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減少衝突和摩擦,真正走向國際化運營的必然要求,我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教育在這方面普遍比較滯後。

2、切實強化創新與創業教育

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企業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進行產品與工藝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和市場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但前提是提高企業員工的創新能力,積極推進公司內部創業。工商管理人才作爲企業未來的領袖,必須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及企業家精神。爲此,創新創業教育就成爲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的重要內容與必然發展方向。但是,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與創業教育目標不僅僅是以書本知識爲主,系統教授戰略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公司治理等理論知識,更不是培養創業奇才或者創業競賽冠軍(陳煒,2015),而在於透過創新創業教育、訓練和實踐,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和創業夢想,培養創新精神,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習慣和合作意識,具備敏銳識別發展機會、整合社會資源,把創意想法進行產品化、商業化、產業化的能力與素質,培育和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不斷改進人才培育過程的質量

一是轉變教學觀念、組織方式。變革以教師知識講授爲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凸顯學生爲中心、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的理念,採用以小組爲單位主動學習、討論、彙報與評估的競合式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並在實踐中掌握如何學習、團隊合作、說服、分析與解決管理問題的知識與綜合技能。二是重視實踐與國際化教學。透過實習、校企合作、國際交流等多種途徑與方式,以及學生對國際案例的獨立分析、小組研究、討論與展示等教學組織形式,推動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國際意識與綜合素質的提升。三是依託現代科技尤其是資訊科技提供的優質資源,推動教育手段的轉型升級,形成開放教育背景下人才培育的競爭優勢。基於網絡共享平臺的開放教育,促進了國內外優秀網絡教學資源的公開化與共享,爲工商管理專業教育提供了高質量課程的系統學習機會和自主學習的平臺,不僅可以模擬工作環境和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還有助於推動工商管理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

4、積極建立客觀的工商管理專業教育評價體系

目前,國內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教育往往採用分數、績點來衡量,雖然學生研究探索的專利、論文以及一些技能培訓、創新創業活動等可以計入成績,但總體比重不高、範圍不大;學校外部對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的評價,主要透過教育行政及其所屬機構定期進行專業評估與指導,或者是一些研究機構根據院系學術論文的發表、科研課題的立項等指標對各校專業進行的排名。國外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評價,主要根據畢業生在工作崗位的薪酬等體現其在市場環境下的生存發展能力進行評價,評價體系和標準更爲客觀,而且可以促進學校的工商管理教育不斷適應商業變化與新要求,提供高質量的課程體系。爲了更好地挖掘學生髮展潛力,特別是引導我國工商管理專業教育適應經濟全球化、跨國生產經營與服務的發展趨勢,需要逐步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並獲得國際認可。目前,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的管理學院已啓動工商管理教育的國際認證工作,但中國建立適應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工商管理教育評價體系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