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內齒圈成組數控加工工藝及其鑽牀夾具設計開題報告(一)

學問君 人氣:2.43W

畢業設計(論文)課題來源、類型
 本課題來源於。屬於成組加工工藝和數控編程設計,類型爲工藝設計。                                                  二、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選題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在畢業之前感受一定的工作的氣氛,以後好儘快的適應自己的工作;其次讓學生了解成組技術和數控加工的發展狀況和前景,對這個行業有一定的理解;培養大家如何編寫一套加工工藝的能力;並且培養學生如何準確的運用手冊,標準,規範。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實際獨立完成課題的能力,另外對學生的知識面,掌握知識的深度,運用理論結合實際去處理問題的能力,計算機運用水平以及自己的手工繪圖能力進行考覈,提高學生能夠掌握查閱文獻檢索,調研統計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閱讀外文書刊和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                                                                                                    
三、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
 成組數控技術從 50 年代提出到如今已經歷了近 50 年的發展和應用。成組數控技術作爲一門綜合性的生產技術科學是成組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 CAM )和柔性製造系統等方面的技術基礎。我國早在 60 年代初就在紡織機械、飛機、機牀及工程機械等機械製造業中推廣應用成組技術,並初見成效。原機械部設計研究院負責組織研製的全國機械零件分類編碼系統 JLBMI ,它將對我國推廣應用成組數控技術起到積極推進作用。近幾年來,一些工廠實踐經驗表明,應用成組技術的經濟效益是十分顯著的.。我國不少高等工業院校結合教學和科研工作,在成組數控技術基本理論及其應用方面,如零件分類編碼系統、零件分類成組方法和計算機輔助編碼、分類、工藝設計、零件設計、生產管理的軟件系統等方面都開展了許多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和國外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它朝着以下3方面發展:        
1.成組夾具設計方向;
2.數控加工宏程序高功能性方向;
3.加工工藝工序設計方面;
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是成組技術的運用,以及成組工藝的設計,以及成   組加工工序的編寫,以及成組夾具的設計,以及數控加工宏程序的編寫。 採用德國OPITZ 編碼系統把零件編碼分類,設計成組夾具,採用成組技術的多品種小批量產品工藝編碼編寫工藝工序,用戶宏程序實現編程成組加工。
完成論文的條件和擬採用的研究手段(途徑)

內齒圈成組數控加工工藝及其鑽牀夾具設計開題報告(一)

 條件:電子閱覽室數據庫,2張銀川機牀零件圖,圖書館藏書,期刊雜誌,其他圖書館。
方法:主要是運用各種方面得來的知識完善自己的思路,最後完成畢業設計。
措施:1.透過各種渠道蒐集更多的資料不斷充實論文論題的支援點。
2.定時與指導老師就論文的各方面情況進行交流,不斷的改進論文中的不足,完善其論據。
六、本課題進度安排、各階段預期達到的目標:
     第1階段(3.17-4.10):查好所需資料,確定初步方案;                                                         
      第2階段(4.11-5.15):零件編碼分類,工序工藝過程編制;                                                               第3階段(5.16-6.12):設計成組夾具,繪製成組夾具圖;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