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接受美學與新聞傳播學:現實與可能

學問君 人氣:2.84W

興起 20 70 的接受作爲種接受把文活動看一個有統一的給新傳播的展帶來很大的本文先對接美學的生和發情況作簡單的接着述了接的受衆點對新傳播學展的影旨在探接受美在新聞播學研中具有啓示意和借鑑。關鍵詞 傳播學 受衆

接受美學與新聞傳播學:現實與可能
接受(Receptional Aesthetic),又被稱爲接受理論, 它是德國康士坦茨大學文藝學教授姚斯在 1967 年提出的 一個概念。它興起於 60 年代後期,在 70 年代達到高潮。其理論核心是從讀者出發,在文學域文學史的研究中側重讀 者的接受過程。主要代表是被人稱爲“接受美學雙星”的姚斯和伊瑟爾。姚斯關注的重心是重建歷史與美學統一的文學研究方 法論,尤其強調文學接受的歷史性,並對文學史作了具體的歷史性接受研究。而伊瑟爾主要致力於對文字結構內部的閱讀反應機制,作一般的現象學分析。所以,伊瑟爾曾將姚 斯的理論稱爲“接受研究”,而將自己的理論稱爲“反應研 究”。他認爲接受研究強調“歷史學—社會學的方法”,反應研究則突出“文字分析的方法”。只有把這兩種研究結合 起來,接受美學才能成爲一門完整的學科。接受美學是一種文學理論,但其中許多的觀點和主張,也同樣適用於新聞傳播學的研究。因爲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新聞傳播活動同文學傳播活動一樣,都是語言藝術,都是一個以生活爲源頭、以語言爲媒介、以寫作爲起點、以接受爲 目的的資訊傳播活動。文學作品的意義只有透過讀者的具體化才能實現,而新聞傳播的活動,也必須經過受衆的接受才能真正地完成。因此,接受美學原理是可以對新聞傳播的 實踐起指導作用的。接受美學認爲,文學作品只有在讀者能動的閱讀活動 中,才能獲得現實的生命,變成活生生的藝術。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接受美學充分肯定讀者對於文學作品的意義和審美價值得以最終實現所具有的決定性作用,第一次將讀者 推到了整個文學活動的中心。而在新聞傳播的發展過程中,受衆又是傳播者不可缺少的對象,傳播活動的能動性決定了傳受雙方都是能動性的主體。特別是在今天這個多媒體競爭的時代,媒體越來越關注“受衆”,關注他們的“接受”程 度,從受衆的角度來發掘新聞的`審美性,從受衆接受的程度來詮釋和解讀新聞。所以,正是在“受衆”這一共同性命題和廣闊的“接受”背景下,新聞傳播學與接受美學開始結緣。對於讀者的能動作用,姚斯認爲,它不僅表現在能夠影響甚至決定文學作品,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評價和地位,而且還表現在它能夠間接的影響文學的生產,接受過程不是對作品的簡單複製和還原,而是一種積極的、建設性的反作 用。讀者在閱讀和其後的反思過程中,會提出道德和美學上的新問題。作家在再創作中必須對此做出反應和回答,而這又會逐漸引起舊的題材,形式和表現技巧的死亡和淘 汰,新的產生和運用。文學正是在這種生產和接受的複雜 交錯、無限延續的過程中不斷“進化”的。由此可見,在文學活動和新聞傳播活動中,讀者和受衆的接受也是一種“消 費”,爲文學創作、新聞傳播提供內在動機、需要、動力和目的等,可以看作文學創作、新聞傳播的“前提”。在接受美學的理論中,還有一個期待視域的問題。它主 要是指讀者在閱讀理解之前,對作品顯現方式的定向性期 待,這種期待有一個相對確定的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姚斯認爲,每一部文學作品在其結構、內容和語言中都包括有與“非美因素”相一致的期待視域。這一視域在閱 讀過程中與讀者期待的視域之間通常不一致而構成審美距 離。兩種不一致的期待視域在審美過程中發生碰撞,當二者 透過“同化”和“順應”兩種機制的作用,克服審美距離達成 視界相融時,便由讀者賦予了作品以意義。所以在具體的文學接受中,讀者的審美過程就是要通 過“同化”和“順應”兩種機制來克服審美距離,從而達成視 域的融合,以致最終產生審美效應。在讀者的期待視域與文學文字經驗視域的接觸中,大致存在這樣幾種審美距離關 系:一是文字所提供的經驗視野與讀者期待視野完全相悖, 使讀者產生反感情緒而牴觸;二是文字所提供的經驗視域 順向,但卻低於讀者現時的期待視域,讀者會因此而感到失 望;三是文字經驗視域超出讀者的期待視域甚遠,令讀者難 以企及而離去,可謂因完全遇挫而不感興趣;四是文字經驗 視域順向而又適度地超越讀者的期待視域,使讀者感受到新的吸引和精神愉悅,可謂期待適當而魅力無窮;五是文字所提供的經驗視域完全與讀者的期待視域相吻合,讀者會感到一般性滿足,但是情緒反應平淡,可謂期待滿足而興味索然。可見,“並非讀者的期待視域與文字愈一致,接受興趣 便愈強烈。但是如果作品過大地超越、校正讀者的期待視 域,它的吸引力與過於接近期待視域的情況相同,讀者也不 會產生閱讀興趣”。在新聞傳播中,也同樣存在一個期待視域的問題,受衆 在欣賞媒介文字以前,都會根據自己的既有經驗產生一個定向的思維或是先在的結構。比如說,當我們提起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就會想到歌舞、小品中會出現哪個演員、哪個 明星;當我們觀賞好萊塢的大片時,就希望觀賞到輝煌的大場面和大製作;當我們一接觸韓國的影片,會覺得要麼是幽默搞笑的情節,要麼是纏綿徘惻的愛情,要麼是唯美的藝術 畫面。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的媒介順向並適度超越受衆的期待視域,用創新來打破新的期待視域,是會有很好的發展 的。 參考文獻:[1]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華東師範大學 出版社,2005 年 4 月第 2 版(增補版)。[2] 吳定勇:《接受美學對於報紙新聞傳播的啓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 年 1 月。 

作者簡介:白楠,女,1982—,河北臨西人,河北大學新 聞傳播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