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企業經營中的財務槓桿效應論文

學問君 人氣:1.61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爲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淺析企業經營中的財務槓桿效應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淺析企業經營中的財務槓桿效應論文

摘要:資金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保障。一個企業的資金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自有資金、透過股權融資、透過負債融資。自有資金在一定條件下是有限的,透過股權融資的成本又相對較高。合理分配負債籌資的比例能優化企業資本結構,提高企業治理效率。本文從財務槓桿的原理及其效應着手討論分析,旨在幫助企業正確運用財務槓桿,合理進行負債經營。

關鍵詞:財務槓桿;財務槓桿係數;財務風險

一、財務管理中槓桿效應的經典描述

在財務管理中,槓桿效應分析作爲一項成熟而經典的分析方式,廣泛應用於企業的風險描述和經營決策,很少受到質疑。經典的槓桿效應分析將槓桿效應分爲經營槓桿效應和財務槓桿效應。經營槓桿效應的經典描述是:經營槓桿效應是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隨着經營規模的擴大,單位產品所分得的單位固定成本降低,從而使得企業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或降低率)總是大於企業產銷量的增長率(或降低率),由於經營槓桿效應的存在,自然會產生經營的槓桿收益和槓桿風險,因此也常將經營槓桿係數作爲經營風險的衡量指標。以上是對經營槓桿效應的定性分析,而對經營槓桿效應的定量描述則需要計算經營槓桿係數(DOL):

DOL=(△EBIT/EBIT)/(△Q/Q)

=(S—VC)/(S—VC—FC)

=MC/(MC—FC)

=1/(1—FC/MC)

其中,FC爲籌資的固定成本,MC爲邊際貢獻。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經營槓桿係數是一個恆大於1的值。財務槓桿效應的經典描述是:財務槓桿效應是企業在負債融資中由於固定利息的存在,隨着息稅前利潤的增加,單位收益所分得的利息降低,從而使得企業每股稅後盈餘的增長率(或降低率)總是大於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或降低率),由於財務槓桿效應的存在,自然會產生財務的槓桿收益和槓桿風險,因此也常將財務槓桿係數作爲財務風險的衡量指標。以上是對財務槓桿效應的定性分析,而對財務槓桿效應的定量描述則需要計算財務槓桿係數(DFL):

DFL=(△EPS/EPS)/(△EBIT/EBIT)

=(S—VC—FC)/(S—VC—FC—I)

=EBIT/(EBIT—I)

=1/(1—I/EBIT)

由於固定利息的存在,財務槓桿係數是一個恆大於1的值。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經營槓桿效應和財務槓桿效應的基礎上將兩者結合起來,建立了聯合槓桿效應,將聯合槓桿效應定義爲經營槓桿效應和財務槓桿效應的乘積,意味着聯合槓桿效應的'變化是以兩者的倍率方式來進行的。聯合槓桿效應的計量需要計算聯合槓桿係數(DTL):

DTL=(△EPS/EPS)/(△Q/Q)

=(S—VC)/(S—VC—FC—I)

=MC/(EBIT—I)

=MC/(MC—FC—I)

=DOL×DFL

由於經營槓桿係數和財務槓桿係數都是一個恆大於1的值,則聯合槓桿係數也恆大於1。

二、經典的槓桿效應分析存在的問題

(一)系列假設前提的非現實性。在經典的槓桿效應分析中,雖然沒有明確地指出此分析體系的假設前提,但透過分析可以發現其中至少暗含瞭如下幾個假設,這幾個假設都太爲嚴格而使其並不具有現實性。

假設一:企業的產銷比率達到100%,即企業生產多少產品就銷售多少產品。這純粹是一種理想狀態,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存在。更多的情況是企業生產的產品供過於求被積壓在庫,或者是企業的產品供不應求。

假設二:企業的應收賬款壞賬比率爲0,即企業銷售了多少產品就收回多少貨款,不存在應收賬款,更不會有壞賬損失。這一假設在信用交易或賒銷賒購的大背景下是完全不符合實際的。

假設三:企業的固定成本是確定不變的。實際上,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固定成本並非完全不變,這種不變需要限定在嚴格的業務量範圍之內。但在進行經營槓桿效應分析時,有可能已經超出了這一業務量範圍,從而使分析失去意義。

假設四:企業的債務利息是確定不變的。同前一假設類似,企業在負債經營過程中,債務利息也必須在一個嚴格範圍內纔是確定不變的,而在進行財務槓桿效應分析時,所對應的債務量及其利息量完全可能超出這一範圍,從而使分析失去意義。

(二)兩類風險描述的非完全性。在經典的槓桿效應分析中,用經營槓桿係數去衡量經營風險的大小,用財務槓桿係數去衡量財務風險的大小,並將兩者組合在一起,構成聯合槓桿係數,用於衡量綜合風險的大小,且在兩種風險的平衡中進行決策。這裏暗含一項假設,即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僅包括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很顯然,這種對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劃分本身是不完全的。

(三)兩類槓桿效應的非平行性。

按照常理,將經營槓桿效應和財務槓桿效應並列起來進行分析,兩者應該是兩個並列平行的概念。但實際情況是經營槓桿效應反映了從用資(生產產品)到變資(銷售產品)再到收資(收到貨款)等環節的相關風險。而財務槓桿效應表面上反映了從收資(收回貨款)到分資(支付債務利息)環節的相關風險,但實際上卻涵蓋了從籌資、投資、用資、變資、收資到分資的所有環節的風險,因爲這類由於固定的債務利息的存在而產生的財務風險在籌資行爲發生時就已產生了。很顯然,經營槓桿效應和財務槓桿效應並不是兩個平行的概念,而是一種包含關係,即財務槓桿效應包含了經營槓桿效應。傳統槓桿效應的這種平行性,註定了將兩者平行並列地用於風險分析時在邏輯上的內在矛盾性。

三、對槓桿效應的新認識

雖然經典的槓桿效應分析存在着若干問題,但受其基本思想的啓發,可以完成對槓桿效應的重劃與細分。經營槓桿效應與財務槓桿效應產生的機理不同,前者是由於經營的固定成本的存在,後者是由於債務的固定利息的存在。從槓桿係數的量化來看,它們在本質上都是兩個大於1的彈性係數。籌資槓桿效應的產生原因是資金籌集率低於100%,但籌資中有一部分籌資成本是固定的,不論是否完成100%籌資,都需支付這筆成本。籌資槓桿效應表現爲實際籌集資金變化率與需要籌集資金變化率的比率。籌資槓桿係數DFL爲:

DFL=(△TF/TF)/(△DF/DF)

=MC/(MC—FC)

=1/(1—FC/MC)

投資槓桿效應的產生原因是資金投放率低於100%,但投資中有一部分投資成本是固定的,不論是否完成100%投資,都需支付這筆成本。投資槓桿效應表現爲實際投放資金變化率與需要投放資金變化率的比率。投資槓桿係數DIL爲:DIL=(△TI/TI)/(△TF/TF)

=(MC—FC)/(MC—FC—IC)

=1/[1—IC/(MC—FC)]

其中,IC爲投資的固定成本。

用資槓桿效應的產生原因是產能達產率低於100%,但生產中有一部分生產成本是固定的,不論是否完成100%生產,都需支付這筆成本。用資槓桿效應表現爲實際應用生產能力變化率與投資形成的實際生產能力變化率的比率。用資槓桿係數DPL爲:

DPL=(△PC/PC)/(△TI/TI)

=(MC—FC—IC)/(MC—FC—IC—PC)

=1/[1—PC/(MC—FC—IC)]

其中,PC爲生產的固定成本。

變資槓桿效應的產生原因是生產銷售率低於100%,但銷售中有一部分銷售成本是固定的,不論是否完成100%銷售,都需支付這筆成本。變資槓桿效應表現爲實際銷售額變化率與實際生產額變化率的比率。變資槓桿係數DSL爲:

DSL=(△SS/SS)/(△PC/PC)

=(MC—FC—IC—PC)/MC—FC—IC—PC—SC)

=1/[1—SC/(MC—FC—IC—PC)]

其中,SC爲銷售的固定成本。

收資槓桿效應的產生原因是銷售收現率低於100%,但收資中有一部分收資成本是固定的,不論是否完成100%收資,都需支付這筆成本。收資槓桿效應表現爲實際收現額的變化率與實際銷售額變化率的比率。收資槓桿係數DRL爲:

DRL=(△RC/RC)/(△SS/SS)

=(MC—FC—IC—PC—SC)/MC—FC—IC—PC—SC—RC)

=1/[1—RC/(MC—FC—IC—PC—SC)]

其中,RC爲收資的固定成本。

分資槓桿效應的產生原因是自有資金率低於100%,但分資中有一部分分資成本是固定的,不論是否完成100%分資,都需支付這筆成本。分資槓桿效應表現爲自有資金收益變化率與實際收現額變化率的比率。分資槓桿係數DDL爲:

DDL=(△EPS/EPS)/(△RC/RC)

=(MC—FC—IC—PC—SC—RC)/(MC—FC—ICPC—

SC—RC—DC)

=1/[1—DC/(MC—FC—IC—PC—SC—RC)]

其中,DC爲分資的固定成本。

槓桿效應的重劃與細分,再現了企業資金流轉過程中的籌資、投資、用資、變資、收資、分資六個環節,並且用六個槓桿係數將六個環節產生槓桿效應的原因和程度體現出來。甚至可據此建立企業財務管理的綜合風險,即將反映綜合風險的指標用聯合槓桿係數定義爲六個槓桿係數之乘積,這樣就可用連環替代法進一步分析每一類風險對綜合風險所作的貢獻。將單一槓杆效應和聯合槓桿效應分析結合起來,爲企業的財務管理的相關決策提供更有價值的決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