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如何看待中國當代“國學主義”

學問君 人氣:1.73W

  論文關鍵詞:傳統 大家
  論文摘要:
本人可能對國學概念持有偏執,因此一向對標舉“國學”的書籍敬而遠之。在印象裏,“國學”很大程度上是種理想主義的定義,不管學術界和傳媒界怎麼稱之爲“熱”,本源還是因爲太“冷”。如同強調團結,根本問題是人們目及之處幫派林立,“不團結”的現象叢生,否則就沒有必要多此一舉。但偶爾讀到由新華文軒策劃的《大家國學》系列叢書(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卻讓本人對“國學”的外延有了深層的認識。
  
   《大家國學》是一套具有的普及性讀物,收錄了近代以來在文化領域有重大影響的代表作,其中有人們耳熟能詳的梁啓超、章太炎、魯迅、聞一多、朱自清等20人的作品。由於選題具有鮮明的高端性,將之解讀爲“國學大家”也恰如其分。儘管今天的學術界對“國學”的爭議尚無定論,諸如“復辟”、“復古”的批評不絕於耳,但從“接續文脈”的角度看,叢書的出版對普及傳統文化具有相當突出的價值和意義,尤其在當下文化急劇變革的時期,翻讀昔日博學鴻儒的著作,至少可以看清中國文化發展的脈絡。
  傳統意義上的國學,分經、史、子、集四部,是以儒、釋、道爲基礎的文化經典集成。自從被章太炎等人冠以了“國學”名號,所謂“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便開始附加了大量的社會實用主義內涵,偏離了“窮治文字以通經學”的學風。隨着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各方面的鉅變,人們對“國學”的渴求心態愈加莊嚴凝重,認知度也越來越寬泛。如此便造就了形形色色的“國學”倡導者,其中不乏毫無原則復古尊儒的人,也有不分青紅皁白打壓者,而這都不是正確化解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間張力的`應有態度。
  有人認爲,國學之所以淪落到“弘揚”或“捍衛”的地步,首先是普及力度不夠,中國文化受西方文明的衝擊出現的斷層已經不能迴避,而貼近民衆的傳統文化書籍甚少;其次表現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誤讀,不論是以魯迅、胡適爲代表的“社會文化派”還是以王國維、傅斯年爲代表的“學術理論派”,都沒有客觀地認識到新舊文化無法截然分開的事實。而實際上,這樣的理解也是對“國學”的誤讀,因爲沒有“五四”新文化運動,就不可能有中國現代學術存在的依據,更沒有當代文化發展的基礎。若釐清“國學”概念,一方面必須承認傳統文化也是漸進和流動的,如認同孔孟論著屬於傳統文化,李贄等人的反儒學論著同樣也是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國學作爲民族文化的集合體,目的是用於區別“西學”,在學術領域只能算是一種分類符號,不可能成爲人類社會科學的精細學科。
  雖然世界各種文化浩瀚,但就人類本身而言,更像寄生在地球上沙漠高山海洋邊緣的青苔,脆弱到隨時都有被火山狂風驟雨摧毀的程度,所以,在對文明的傳承方面畫圈而強調歸屬性,歷來不是明智之舉。王國維認爲“學無中西”,無非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定論的。既然國學概念沒有“承前”,也就沒有必要指望它“啓後”,最多是一個特定時期的文化思潮。在這樣的前提下,把“國學”獨立起來,註定是種虛妄的狹隘文化心理反映。進一步說,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傳統,如果都用這樣的思維方式劃分,那麼“國學”所對照的“西學”也值得從上再推敲。而事實上,西方學術領域從來也沒有“西學”,即使他們進行,也與“學無中西”思想殊途同歸,這也是爲什麼沒有“西學大師”的原因。

[1]   

談如何看待中國當代“國學主義”